论“卫气”

1,卫气的含义


甲骨文中“卫”作:

论“卫气”

甲骨文的上部是脚趾朝左的一只脚,下部是脚趾朝右的一只脚,中间的“口”字形表示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那么脚步在其周围循回,就是“保卫”的意思。


金文作:


论“卫气”


金文的形体更为形象,中间的圆圈表示区域或城市,周围的四只脚真像是哨兵或卫士所留下的足迹。


卫”有“巡逻保卫”之意。如《公羊传·定公四年》载:“朋友相卫。”《战国策·赵策四》说:“以卫王宫。”故《古文字学·汉字结构分析》云:“卫”古义“围绕”。《仓颉篇》则以“卫”释“营”,曰:“营,卫也。”可见“卫”在古代有“围绕,保卫”之意。而《内经》中“卫”也继承了这一基本含义。


《灵枢·营卫生会》载:“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说明脏腑所受之气中,其偏浊者,在脉外循行、围绕周身的部分称为卫气。


再据《素问·痹论》载:“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以及《灵枢·本脏》所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可知卫气其性剽疾滑利,在循行过程中,发挥温煦人体等功能。


论“卫气”


现代医家受西方分析思维方法的影响,多致力于以西医生理病理的知识来阐释中医概念,对卫气内涵的解析也多遵循这一研究思路。何海明认为卫是循于血脉外的人体正常水液功能的体现,


卫气指水液护卫于外面运行的功能。泰树仙等分析体内水液应具体指组织液和淋巴液。


淋巴液呈乳糜状,其质浊;其前身即组织间液,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在脉外。且组织液和淋巴液均散在于各器官组织之中,与卫气布散位置相似;


二者均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有抗细菌和抗病毒作用,与卫气抗御外邪之功相似。


也有医家将中医固有的概念与西医的生理知识相结合来解释卫气之体,如黄沾文等从系统论、控制论角度认为“经络是机体新陈代谢在筋膜间隙形成的一个水蒸气网”,


而经络中的水蒸气含有淋巴器官分泌液,具有吞噬活性细菌、活性内毒素等有害物质的功能。因此认为《内经》中的卫气之体为经络中的水蒸气。


但“经络中的水蒸气”这样的非中非西的诠释无疑会给研究带来更大的困惑。


随着对传统思维方法的回归,更多的医家主张以中医学固有的“气”、“血”、“津液”等相关概念以阐释卫气。


如刘文平等认为卫气之体是人体肌表之气,而卫气是其温煦、营养、防御、调控功能的表现。杨诗德认为卫由血中精华所化之气,营养温煦全身、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和抵御外邪功能的概括。


王凤仪、赵党生等〔刘据《研经言·原营卫》所云,“荣行脉中,附丽于血;卫行脉外,附丽于津”,认为卫气依附于津液。而卫气“司开合”的功能也是针对津液所成的汗液而论。


所以认为津液之功在温分肉、司开合,此为卫之用;津液之体,充皮肤、肥腠理,此为卫之体,二者实为一耳。

以上医家皆从不同角度对卫气内涵进行探讨与阐述,然基于《内经》经文本意,按照传统的思维方法,“气有定舍,因处为名”(《灵枢·百病始生》),所以卫气的由来,也因其用而名。


即只有当人体之气行于脉外,循行周身,发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之用时才可名卫。其体可变,其用不变,无论何气何时何地发挥了上述的功能,皆称为卫气。


此处“气”指人体一身之气,“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故卫气之体,皆以一气为基础,人体一身之气的不同状态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挥卫气的功能。


论“卫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仓颉   腠理   淋巴液   组织液   温煦   津液   医家   水蒸气   内经   受气   经络   西医   思维   人体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