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猕猴桃,竟有14项营养保健功能,让世人惊叹

猕猴桃又名毛桃、藤梨、奇异果,因其肉质鲜绿,细嫩多汁,酸甜宜人,是猕猴喜爱的一种水果,故名猕猴桃。它物美价廉,拥有“水果之王”、“营养金矿”、“保健奇果 ”之美称。

小小猕猴桃,竟有14项营养保健功能,让世人惊叹

图片来源:头条号

1、猕猴桃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经营养分析,每100克猕猴桃(以中华猕猴桃为例)含能量61千卡、蛋白质0.8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4.5克、不溶性纤维2.6克、胡萝卜素130微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3毫克、维生素C62毫克、维生素E2.43毫克、钙27毫克、磷26毫克、钾144毫克、钠10毫克、镁12毫克、铁1.2毫克、锌0.57毫克、硒0.28微克、铜1.87毫克、锰0.73毫克。此外,猕猴桃还含有果胶、鞣酸、柠檬酸、叶黄素、黄酮类等食物成分。

2、猕猴桃的最大营养特点

从以上营养成分的含量可以看出,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每100克猕猴桃含维生素C竟高达62毫克,是西兰花的1.2倍,是草莓的1.3倍,是桂圆的1.4倍,是荔枝的1.5倍,是卷心菜的1.6倍,是橙的1.9倍,是大白菜的2倍,是柑橘的2.2倍,是葡萄的2.5倍,是番茄的3.3倍,是菠萝的3.4倍,是哈密瓜的5.2倍,是樱桃的6.2倍,是香蕉的7.8倍,是桃的8.8倍,是西瓜的10倍,是苹果的15.5倍,是雪梨的62倍。

3、猕猴桃的保健功能

猕猴桃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保健功能多,归纳一下,至少有以下14项营养保健功能。

1)预防和治疗坏血病

猕猴桃所含的维生素C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可发生坏血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抑郁、齿龈肿胀出血、皮肤瘀点瘀斑、肢体疼痛、伤口不易愈合、内脏出血、贫血、水肿、黄疸等。成人每日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孕妇和乳母每日需要130毫克。

(2)预防和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铁是合成血液中红细胞的重要原料之一,人体缺铁可患缺铁性贫血症,又称营养性贫血。食物中的离子铁包括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两种,人体能够吸收的主要是二价铁离子。猕猴桃所含的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将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促进食物铁在肠道内的吸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小小猕猴桃,竟有14项营养保健功能,让世人惊叹

图片来源:头条号

(3)预防和辅助治疗恶性贫血

人体缺乏叶酸时可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对氧较为敏感,而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一方面,它发挥对叶酸的保护功效,减少叶酸在烹调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提高膳食中叶酸的有效供应量;另一方面,维生素C可将叶酸还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胶原蛋白是含有大量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的纤维状蛋白质,它们分别是由脯氨酸和赖氨酸经羟化作用所形成。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作用在于活化脯氨酸羟化酶和赖氨酸羟化酶,促进脯氨酸和赖氨酸向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转化,进而促进细胞间质中胶原蛋白的形成,使皮肤健康、娇嫩、细腻,故猕猴桃素有“美容果”之称。

(5)促进类固醇物质合成

猕猴桃中的维生索C参与类固醇物质的羟化反应,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如果维生素C缺乏,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减少,以致胆固醇在肝内蓄积,血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补给充足的维生素C。

(6)有利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功能

猕猴桃中的维生索C是一种酸性化合物,可在消化道中形成酸性介质,可防止不溶性钙盐的生成,促进膳食钙的吸收;另外,维生素C还可进一步促进钙在骨骼和牙齿中的沉积,有利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功能。

(7)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人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而生成脂质过氧化物,损伤细胞膜。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可促进还原型谷胱甘肽生成,使脂质过氧化物还原成羟基化合物,从而消除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小小猕猴桃,竟有14项营养保健功能,让世人惊叹

图片来源:头条号

(8)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猕猴桃中的维生索C可促进胱氨酸转变为半胱氨酸,后者参与抗体的合成,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寒冷的耐受力,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9)解毒作用

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后者可与重金属离子如铅、汞、镉等结合成复合物排出体外;维生素C也可直接与重金属离子结合随尿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解毒作用。

(11)抗衰老作用

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而猕猴桃所含的维生素C可抑制体内自由基、过氧化脂质等有害物质的形成,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

(12)防癌抗癌作用

亚硝基化合物是食物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致癌物质,其中尤以亚硝胺的致癌性最为突出。而猕猴桃所含的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有利于预防胃癌、肠癌等癌症的发生。

小小猕猴桃,竟有14项营养保健功能,让世人惊叹

图片来源:头条号

(13)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

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由氨基酸合成时,需要通过羟化作用才能完成,而羟化酶的作用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维生素C缺乏时,这些神经递质的合成将受到影响,故常吃猕猴桃可促进代谢的正常进行。

(14)保护视力

猕猴桃是含叶黄素丰富的食物之一,可有效维护眼睛健康,防止眼睛疲劳。叶黄素又名“眼黄金”,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对视网膜中的黄斑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不但可以抗氧化,抑制有害自由基的形成,还能阻挡有害光线(紫外线、蓝光等)对眼底的损害,保护视力。只要看东西眼睛就会消耗叶黄素,但叶黄素不能由人体自动合成,只能从外界食物中摄取。叶黄素缺乏易引起黄斑退化和视力模糊,进而出现视力减退、近视、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各种眼疾。

小小猕猴桃,竟有14项营养保健功能,让世人惊叹

图片来源:头条号

4、食用猕猴桃的注意事项

中医认为,猕猴桃味甘酸,性凉,具有生津润燥、解热止渴、利尿通淋、健胃、明目和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烦热、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腔溃疡、黄疸、消渴、石淋、痔疮等症。不过,猕猴桃虽然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多,但在食用时还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因猕猴桃性凉,不宜食用过多,一般每日食用量以1~2个为宜。脾虚便溏、尿频、风寒感冒、慢性胃炎、月经过多、痛经、小儿腹泻和过敏者不宜食用。

2、由于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易与奶类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块,可能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故食用猕猴桃后不要马上喝牛奶或吃其他乳制品。 

3、猕猴桃属于膳食纤维丰富食品,故一般不宜空腹食用,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食用。

4、猕猴桃在食用时一定要确保是新鲜的,如果猕猴桃不够新鲜,或者说是已经发生了变质,就不可再食用了,否则可能会引起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那就得不偿失了。食以安为先,防止病从口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想不到吃猕猴桃竟包含有这么多的学问吧,希望本文对您和您的家庭有所帮助。谢谢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猕猴桃   脯氨酸   坏血病   叶黄素   功能   黄斑   赖氨酸   叶酸   胆固醇   维生素   离子   世人   性贫血   食物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