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人不能喝牛奶,知道越早越好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牛奶的营养近乎完美,它的蛋白质含量虽然不高,约为3%,但质量很高,生物价为85,仅次于鸡蛋蛋白质,为第二优质蛋白。牛奶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牛奶含钙丰富,且容易吸收。钙不仅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预防骨质疏松,也是大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有关。另外,牛奶含有促进睡眠的物质,睡前喝一杯温热的牛奶,有促进睡眠的作用,有利于大脑的自我修复。牛奶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喝牛奶,以下7种人不能或不宜喝牛奶。

7种人不能喝牛奶,知道越早越好

图片来源:百度网

1、乳糖酶活性低下的人

牛奶中乳糖含量较高,正常情况下需在乳糖酶的催化下,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被吸收。有些人由于肠道乳糖酶活性低下,喝了牛奶后乳糖不能分解,刺激肠壁,出现肠鸣、腹胀、腹痛甚至腹泻等症,此类人应停止喝牛奶,但可改为喝酸奶。酸奶中由于接种了乳酸杆菌,使乳糖分解为乳酸,就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游离的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增加,变得更易吸收,同时叶酸和胆碱的含量也增加。酸奶的酸度增加,还有利于对维生素的保护,促进钙质吸收。乳酸菌进入肠道还可抑制一些腐败菌的生长,调整肠道菌相,防止腐败胺类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每天喝一杯牛奶或酸奶,值得提倡。

2、牛奶过敏者

有些人是过敏性体质,特别是一些婴儿,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喝牛奶后会出现湿疹、特异性皮炎等皮肤症状,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干燥等消化道症状,少数严重过敏的人,甚至会出现鼻炎、哮喘或荨麻疹等,这一类人群在平常生活中要尽量远离牛奶。如果是婴儿牛奶过敏,要采取饮食排除疗法,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要严格避免吃含牛奶成分的食物。不光是普通配方奶不能喝,还包括禁食奶油蛋糕、奶油面包、奶糖等任何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特殊情况下,应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可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作为一部分替代品

3、消化道溃疡患者

有研究表明,牛奶比普通食物更能促进胃粘膜壁细胞分泌胃酸,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疾病。因此,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最好不要喝牛奶。

4、缺铁性贫血患者

这是因为食物中的铁需在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离子才能被吸收利用。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蛋白质,起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作用。若贫血患者喝牛奶,或正在服铁剂药物的人喝牛奶,体内的亚铁离子就与牛奶的钙盐、磷盐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不利于贫血患者恢复健康。

7种人不能喝牛奶,知道越早越好

图片来源:百度网

5、腹部手术早期

病人腹部手术早期,多有胃肠道蠕动减弱,肛门暂时停止排气,引起腹部胀气,而牛奶中含有较多的乳糖、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肠内不易消化,并可经发酵后产生气体,使肠胀气加重,不利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6、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和胰脂酶的参与,饮用牛奶将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进而加重病情,因此,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不宜喝牛奶,以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7、腹泻者

正在发生肠道感染的人多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使原本没有乳糖不耐受的人,也暂时无法分解处理乳糖,导致未分解的乳糖加剧肠道运动,加重腹泻。

最后解释一下一个容易让人发生误导或误解的问题。有人说,牛奶含钙丰富,喝牛奶会引起肾结石,其实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事实上,喝牛奶是可以降低患肾结石风险的。因为一些蔬菜和水果会含有比较多的草酸,草酸吸收后会与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草酸盐到达肾脏等部位,会增加泌尿系统患结石的风险。而牛奶中的钙可在胃肠道通过与草酸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不溶性草酸钙,从而限制草酸的吸收。可想,如果饮食中的钙减少,肠道就会吸收更多的草酸,可导致尿液中草酸盐含量过高,从而增加了患泌尿系结石的风险。所以,不必再担心喝牛奶会导致肾结石。

总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牛奶营养虽好,但如果是属于以上7类人范围之内,还是奉劝停止或不要勉强喝牛奶为好。建议发给朋友看看吧,以让更多的人受益。谢谢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亚铁   草酸盐   乳糖   肾结石   草酸   消化道   肠道   酸奶   腹部   蛋白质   分解   含量   牛奶   患者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