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减肥吧!不减肥,得了这种癌症药物都难治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我国女性的发病高峰年龄为 50 ~ 60 岁。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20年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从 2000 年到 2013 年,其年龄标准化发生率以每年 3.4% 递增。

视频加载中...

子宫内膜癌是如何发生的?

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可以将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大部分子宫内膜癌属于雌激素依赖型(Ⅰ型)的恶性肿瘤,占 80%左右。而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直接相关。

正常女性都会进行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随着卵巢激素的影响会呈周期性的变化,包括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在此过程中,雌激素、孕激素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内分泌紊乱的女性,缺乏孕激素的对抗,其子宫内膜会长期受到雌激素刺激,从而使内膜长期处于过度增生的状态,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内膜癌变

快减肥吧!不减肥,得了这种癌症药物都难治

为何“肥胖”对子宫内膜癌影响如此之大?

随着现在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广大女性朋友多数存在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现象,这些情况都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紊乱。可怕的是,内分泌紊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肥胖导致的雌激素代谢异常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又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其中,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独立高危因素,据统计接近超过一半的子宫内膜癌与肥胖有关

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个单位(千克/平方米),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增加9%。体质量超过正常的15%,危险性增加3倍,尤其是向心性肥胖女性。与BMI<25的女性相比,BMI在30~35期间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大约增加1.6倍,而BMI>35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3.7倍。

快减肥吧!不减肥,得了这种癌症药物都难治

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正常妇女的6.39倍,如果是低体力活动的肥胖糖尿病患者与高体力活动的 正常体质量非糖尿病女性相比,发病风险可高达9.61倍!

高血压患者常并发肥胖及糖尿病。肥胖并发的胰岛素抵抗不仅增加糖尿病危险因素,并且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与肥胖、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50 ~ 60 岁女性的发病率较绝经前女性增加约3倍。因此,这部分女性朋友更要注重身材的管理,努力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在解决内分泌紊乱问题时,药物治疗是常见手段,但是减肥是最重要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雌激素   内膜   胰岛素   恶性肿瘤   高血压   周期性   发病率   紊乱   内分泌   肥胖   癌症   糖尿病   药物   年龄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