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4 | 创业太难,只是能力问题吗?

今天我走到柯桥聚银时代的楼上,看到很多的商铺都关门大吉。回想在去年年底,这个地方非常热闹,尤其是奶茶店、餐饮店等,生意非常火爆。但是,受到今年的疫情冲击,这里变得一片萧条、满目疮痍,大部分商铺都领盒饭了,只剩下少部分的商铺顽强地活着。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些存活着的商铺,生意一如既往地火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4 | 创业太难,只是能力问题吗?

我们不禁在思考,其实疫情的冲击,几乎每一家店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有的商铺这么不堪一击,而有的店铺依然屹立不倒呢?还是麦子老师说得对:“疫情只是一剂催化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旧的商业模式,不再让消费者提起消费的兴趣。”今天我继续为大家解析《经济学思维方式》里边企业经营的那部分,从以下几方面与大家探讨。

1 企业为什么会倒闭?

正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生死存亡都是必然的事情。我在聚银时代看到这一幕,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而实际中,有不少的巨头都已经轰然倒下了,比如著名的女鞋品牌达芙妮,还有贵人鸟关店1400多家,喜得龙破产重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表面上看,就是资金链断裂,企业没有钱再经营下去了;而且,这些大企业,开销都非常大,哪怕没有收入,固定的成本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只要是收入小于支出,这么长此以往,倒闭都是必然的事情。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4 | 创业太难,只是能力问题吗?

没错,这是大多数人的认知。但我们往经济学的方向去深度思考一下:企业为什么会入不敷出?因为花钱买单的客户数量严重下滑,但该花的成本还是得一分不少地花费的吧?我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商铺每个月开支是3万元,能获得的利润是5万,那还有2万的净利润,那当然可以继续干下去。但是,受到疫情冲击,现在每个月就只能赚到1万元,虽然说现在成本可以降低到2万,但继续干下去,每个月还得倒贴2万,这样的事情谁会干啊?当然,有的人会坚持一下,继续熬下去,但也得家底丰厚才有机会翻盘吧,要不然,几个月就把你榨干了。

再往深一层思考,为什么现在收入少了这么多?原来为什么生意这么好,因为他们的产品或者服务是稀缺的;而现在看来,已经不再稀缺了,因为用户的需求还是减少了,愿意为此花费的成本少了很多。如果从单个客户来看,少一个客户也不见得有太大的影响,但从整个大环境来看,这个影响可是灭顶之灾。我们抛开经营技巧不谈,任何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是稀缺的,有稀缺就有满足需求的必要,就会有市场。当稀缺不存在时,这只无形的手就会通过“亏损”让你顿悟:该放手了。

2 利润是一种激励

当我们去到KTV唱歌,买一打啤酒要100多块钱,不禁感叹:真TMD暴利啊!在超市也就是几块钱一罐,一打也就几十块钱而已,到了KTV就翻了几翻,这样真的合理吗?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4 | 创业太难,只是能力问题吗?


在我们吐槽之前,先认真想想,假如你开这家KTV,酒水会卖这么高的价格吗?假设某人对你道德绑架,说不应该卖这么贵,还是按照超市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酒会怎么样?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卖酒水是不赚钱的,那你还会在酒水方面大量进货吗?根本没这个必要,让顾客自己到超市买就好了啊。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干谁傻。如果有的顾客唱K唱到途中口渴了,那想要到楼下超市买,不好意思过了晚上11点就关门了,那就只能干着急。因为你无利可图,也没必要进货,这样的话他们哪怕想要多花钱,也买不到。

此时此刻,就会有人给你提建议了,能不能进点酒水啊?你就毫不掩饰地回答:“我这么干又没钱赚,而且你们能喝到便宜的酒水,又不会感谢我,何苦呢?”这就是真相,因为无利可图,所以干脆让客人自己搞定了。这时,就会有的顾客,愿意多花一倍的价格,向你购买酒水。比如超市卖5元,你卖10元是可以的,因为客户不想麻烦,他们愿意花10元去买,而多出的这个利润,正是给到你去采购的动力。尝到甜头用户,客户也方便了,你也获得应有的利润。如果说,10元还是不够卖,还是供不应求,为了给到迫切需要的人,哪怕你卖到15元,还是有人购买的。

当然,当你10元一瓶的时候,你卖出了20瓶;当15元一瓶的时候,你只卖出了15瓶,你应该定价在多少钱呢?定价10元的时候,收到200元,扣除成本100元,净赚100元;而定价15元的时候,你收到了225元,扣除成本后,净赚125元!你怎么选择?虽然卖得少了,但你的利润是多了,谁跟钱过不去呢?孙子兵法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我们只做对自己有实质利益的事情。哪怕是做公益,也是在为自己的利润打着如意算盘,这一点都没毛病。所以说,只有足够的利润,才可以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才有坚持做下去的动力,要不然,还不如在家泡泡茶喝呢。

3 利润重要,周转率更重要!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4 | 创业太难,只是能力问题吗?

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1元的硬币值钱,还是一个钻戒值钱?看到这里,你一定会笑了:你当我智商为零的吗?谁都知道是钻戒比硬币值钱多了!且慢,要是一麻包袋的硬币,至少有几万个呢?而且,一个钻戒说丢就丢,而这一麻包袋的硬币,想丢失都难。当然,谁有事没事背一大麻袋硬币出门啊,我之所以拿这个来比喻,是想引出一个课题:你觉得是卖房子赚钱,还是卖早餐的赚钱?

卖房子的看起来多么高大上啊,男的穿着西装,女的穿着职业装,这一身打扮也得花费不少成本,他们都憧憬着,要么不开单,只要开一单就够吃几个月了。但是,要出一单真的谈何容易啊?哪怕你是一个销售高手,也不可能每天开单吧,因为房子都属于低频的产品,正常人一辈子只买一套房子而已。

我们再看卖早餐的,一份早餐可能就这么几块钱,他们也不需要穿得太过正式。比如,在广州的棠下村里边卖早餐,每天早上6点站在村口开卖,有不少上班一族从这个村口经过,他们都很赶时间,经过巷口买一份早餐,一边等公交一边吃。上班高峰期,这里都人来人往,所以卖早餐的每天好几百收入,都不是不可能的。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4 | 创业太难,只是能力问题吗?

我们盘点一下,如果说某个销售高手,每个月能够卖出一套房子,姑且就算他这个月赚到5万元的佣金吧,再算算他的成本,一套职业装要花多少钱,还有就是服务客户送礼、应酬等,要多少成本,因为有舍才有得吧。相比之下,卖早餐的成本肯定低很多,但他的利润也没有一套房子这么大,这是我们所看得到的。但是,早餐的优势胜在它的周转率足够的快。你为了卖房子,花了1000块钱成本去打扮自己,不知道多久才收回成本;与此相比,早餐投入1000元成本,可能每天都能周转一次,周转一次就多赚一次。

现在很多的课程培训,都教如何成交大客户,我承认这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要忽视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业。就在我家附近有一家“嵊州小食”,经营了好几年都依然健在,而它身边的店铺都已经换了好几轮,是它很有优势吗?其实,它只是一家普通的快餐店而已。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它的成本足够低,所以价格足够便宜,到了吃饭时间,都座无虚席。不要看它每一份快餐赚得少,其实只要基数足够大,也能赚个盆满钵满的。

结语 创业就是制造“被需要”的过程

我采访过很多创业者,问他们当初为什么要创业?大多数人给我的答案都是“想要多赚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想赚钱没错,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可以赚这个钱,而不是别人赚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稀缺的东西我有;除此以外,提供这个东西,我也不会亏。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创业才有意义。如果第一个不满足,那这个钱轮不到我赚;如果第二个不满足,我也不是傻的,岂可做亏本生意?

某个企业破产了,从个人感情上来说,的确是难以接受;但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这都是正常不过了。为什么企业会亏损,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并不是用户需要的,所以通过亏损提醒他们不要再白费力气了;如果不听老人言,就会吃亏在眼前,不及时止损的话,越亏越多,很快把所有钱都亏光,那就是乖乖地领个盒饭吧。

总之,亏损和破产都不是最可怕的,因为它是市场无形的手,指导着我们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少走弯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麻包   酒水   块钱   多少钱   疫情   硬币   经济学   早餐   利润   生意   事情   成本   房子   能力   超市   客户   体育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