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 | 我们只知道鲁迅“从文”,但不知他从未“弃医”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欢迎来到“走近鲁迅”栏目,今天我们聊聊鲁迅和医学的话题。


走近鲁迅 | 我们只知道鲁迅“从文”,但不知他从未“弃医”


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感觉跟我们的直觉相违背呢?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鲁迅先生原本从日本学医,因为看到了不该看的现实,然后就果断地弃医从文,回到国内开始自己的写作事业。没错,总体来说这是对的。但我想说的是,尽管鲁迅是不学医了,但鲁迅这一生中写了33篇小说,有20篇都涉及了疾病与死亡,概率占据了60%以上,我们能说这是偶然的吗?虽然鲁迅并没有做医生,但他这辈子并没有“弃医”,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方式来“从医”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详细分析一下。


1 鲁迅和医学“有个约会”


我们都知道,鲁迅的父亲是因为被医生误诊而去世的。在父亲得病的时候,他把家里所有值钱的家当,都拿到典当行低价当掉,换来的钱来给医生的诊金,以及买药的费用。但是,这些医生治不好父亲的病也算了,还开出了各种各样奇葩的药方,不就是明摆着忽悠吧?后来,一个医生忽悠得良心上过意不去了,虽然是忽悠他们,但一家子人品特别客气,实在不忍再忽悠下去了,所以就转给另一个医生继续给他父亲治病。在《父亲的病》就写了这个事情,最后的结果,父亲还是“领盒饭”离去,这让鲁迅愧疚不已。于是,就立定决心学医学,拯救更多像父亲那样的病人,因此就到了日本留学。


走近鲁迅 | 我们只知道鲁迅“从文”,但不知他从未“弃医”


到了日本学医,一开始的时候,鲁迅的信心是满满的,而且藤野先生也对他很好。但是,为什么后来要放弃医学呢?我们大多数人得知的信息,还是“幻灯片事件”背锅,至于这个过程,我也不详细描述了,你可以从《呐喊自序》中找到答案。但我想说的是,“幻灯片事件”只是一剂“催化剂”。早在幻灯片事件之前,鲁迅的信心早已动摇了。拿到现在的医科大学来看,其他的本科类都是学四年,而医学专业的都要学五年。由此可见,这个教学任务有多繁重,我们可以想象。当然,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毕竟只是辛苦一点而已。


更多的是,医学是要解剖人体的,而鲁迅是中国人,对这一点还是有所忌讳的,毕竟这是一个真人放在你面前,要你开刀,这需要多强大的心理素质?一直以来,鲁迅是比较善良的,所以要他狠下心来解剖,臣妾做不到啊!还有一点,鲁迅特别地在意美感,在画人体结构的时候,总觉得按照真实的图像画出来不好看,因此就刻意P一下图,这样显得好看一些。但是,藤野先生就纠正了他,说“我们画的图要如实地反映,而不能随意更改。”虽然这是小事,但以迅哥本人的性格,学医要做这些事情,都是违背了他内心选择的。到了后来,幻灯片事件的发生,只不过加速了他做“弃医从文”的这个决定而已。


2 “从文”,但不“弃医”


从日本回国以后,鲁迅开始了创作的生涯。在1919年,鲁迅写出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主人公塑造成为一个疯子,看所有人都是在“吃人”,看谁都是在用套路。当我们看这篇文章的时候,直觉就看出,这个主人公“有病,得治”。不但在《狂人日记》里边写精神病的人,而且在《白光》和《长明灯》也是在写精神病人。我们看《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会明白,其实文章里边的疯子,都是革命的先驱者,但是人们却不理解他,把他当做“精神病人”看待。“从来如此,便对吗?”到底是这些先驱者病了,还是大多数人病了?这就是鲁迅给我们带来的灵魂拷问。


走近鲁迅 | 我们只知道鲁迅“从文”,但不知他从未“弃医”


在《白光》里边的主人公陈士成,因为在科举考试屡战屡败,最后发疯,溺水而领了盒饭。鲁迅写这篇小说,也给大家一个灵魂拷问:到底谁把他逼疯的,谁是身体和精神病的制造者?在作品《药》里边,更把这两个灵魂拷问合二为一:文中写到的革命先驱夏瑜,想用革命的方式来拯救当下的社会,结果被愚昧的同胞看作是“疯子”,就连他被处决时,血也做成了人血馒头。另一方面,茶馆的老板华老栓,花光全部钱,为儿子求得“人血馒头”这样的灵丹妙药,反而把儿子的病情给耽搁了,以此看出,当时的人民大众病得也不浅啊。一个是革命先驱的“疯子”,一个是愚昧的大众,两者都有病,但这个病怎么治?


由此可见,鲁迅的小说里边写到的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连病因都找不出,到底怎么治,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也就是说“药”永远是缺席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得病必然会领盒饭。为什么找不出治病的药?这跟当年眼睁睁看着父亲的病,最终治不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越来越发现,自己不但承担不了“治疗者”的角色,甚至连“诊断者”都有很大的难度,也就是说,到底病因是什么,都找不出来。在写《野草》的时候,他自我反省,发现真正的“病人”是自己,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在《墓碣文》会写到:“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剧烈,本味何能知?”


尽管对文学报以怀疑的态度,但鲁迅永远相信、坚守文学的疗效,所以在后期的杂文,都充满着“匕首与投枪”的味道,这意味着,他认为只有下猛药,才可以对现实的状况作出有效的治疗。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今天“走近鲁迅”的全部内容,先聊到这里。如果有什么写的不足之处,也敬请各位在留言区指出。我是@狂人先生,感谢你的关注,我们下一次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鲁迅   长明灯   先驱者   大众   盒饭   日本   幻灯片   狂人   主人公   疯子   父亲   医生   事件   医学   体育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