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乞者》:鲁迅借题发挥,深刻讽刺周作人两口子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欢迎来到“走近鲁迅”栏目,今天为你拆解的是鲁迅《野草》系列的第三篇——《求乞者》。


《求乞者》:鲁迅借题发挥,深刻讽刺周作人两口子


某个下午,我到一家奶茶店,一边喝奶茶一边在看书,忽然有一个小伙子想我招手,我没看清他的样子,出于礼貌,我也作出回应。然后,这个小伙子就拿出一瓶清洁剂,说“哥,要不要了解一下我们的这款清洁剂?”一看是做推销的,我立马拒绝了,接着他又向其他顾客继续推销。只见到他非常熟练地拿一支油性笔,往自己的帆布袋上涂一下,然后迅速拿起清洁剂一喷,用抹布一抹,污渍就不见了。有没有买账呢?并没有!接着,他又把目标转向奶茶店的店员,问到“能不能找你们老板聊聊?我们这个清洁剂真的很好的……”这样罗里吧嗦地一大堆。最终结果怎么样?各位自己脑补一下。


也许这家奶茶店也真的有它的魅力,能够吸引不少“求乞者”来“觅食”。过了半个小时,有一对“聋哑人”拿着一个小本,一些小物品,然后要其他的客人给钱买他们这些“爱心礼品”。不论客人说什么,他们都要表现出自己是聋哑人,不会说话这样子。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聋哑人,我不确定,但我确定的是,他们同样也是“求乞者”。


以上所说的两种“求乞者”,有没有感觉到似曾相识?也许你也遇到过,而且还真的为所谓的爱心买单了,殊不知,也许你买的并不是爱心,更多的是“智商税”。这正是我今天要拆解的文章《求乞者》,迅哥在本文也把这两类求乞者描绘得有声有色。《求乞者》写于1924年9月24日,跟《影的告别》写于同一天,在上一篇我也讲过,这一天是鲁迅先生最高产的日子。虽然是同一天写的,但两篇散文诗的风格却是完全不同,《影的告别》显得有点晦涩,而《求乞者》写的是一个我们都能看得懂的现象,也特别好理解。


鲁迅写《求乞者》想要表达什么呢?在三个月前,迅哥回到旧居拿一些重要的书籍,却跟周作人夫妇吵了一架差点打起来了,对这件事情依然是耿耿于怀。有了这个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求乞者》这篇文章,它的矛头正是直指周作人夫妇的。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我个人猜测,大家也可以替我点评一下,到底我这个思路对不对。



在《求乞者》的原文,我们会发现,出现得最多的词,就是“灰土”。对于“灰土”,我们能够想到的是什么呢?首先,灰土一定是很脏的,这意味着纯净的东西,都会被灰土弄脏。其次,灰土只要多一点,就可以掩盖很多的物体,这意味着真相也是可以掩盖的,甚至颠倒是非。再次,如果灰土更多一点呢?那就不是掩盖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埋葬了,比如说鲁迅和周作人夫妇的亲情,就是被“灰土”埋葬了。


我们先看第一个求乞者,他是“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拦着磕头,追着哀呼”。我个人猜想,这讲的就是周作人。首先,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太差,但还一个劲地问大哥要钱;迅哥实在拿不出钱了,依然要追着一定要给,满足他们那些奢侈的需求。接着再看第二个求乞者,他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这个形象用来形容羽太信子,实在是太过贴切了!因为羽太信子是日本人,那她当然无法说中文啊。即使鲁迅在日本留学,会不会跟她说日语?当然不会!我们就有理由认为,鲁迅说羽太信子是装聋作哑求乞。


《求乞者》:鲁迅借题发挥,深刻讽刺周作人两口子

其实我们往深处想一下,周作人两夫妇的经济条件真的差到揭不开锅这么严重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羽太信子就是一个败家娘们,纵使迅哥每个月300大洋的家用开销,都不够她这个剁手党去挥霍。当鲁迅决定不再纵容他们时,还一直向他要钱,直到最后给不出钱了,就兄弟失和彻底闹掰。对于求乞者,鲁迅憎恨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求乞者演戏演得非常投入,在外人看来,就像真的是很困难,哪怕是假的,只要不被拆穿,至少还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这样其实还好。但是,这些求乞者演戏并没有演全套。比如说,白天在路边求乞卖惨,到晚上跑到大排档,小龙虾大快朵颐,而且还被刚刚施舍过的人看到,尴尬不?


所以嘛,有时候做戏也真的要做全套;如果你没有能力全盘演戏,那真的不要冒这样的风险。其实,做戏也是一门技术活。正因为文中的这些求乞者本来就是假可怜,加上演戏也在敷衍着,所以被揭穿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那些推销的呢?在鲁迅看来,这跟求乞者无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只为了自己的私利着想。鲁迅先生这辈子,最看不惯的人性,就是“奴性”。所有的奴才,想的都只有他们自己。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有的打工人,因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在一个单位待习惯了,但公司宣布要裁员,怎么办?只能是求着老板,不要把自己开除了,我很需要这份工作,没有这份工作,揭不开锅了。那么创业者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同样有!为了争取一份订单,遇到那些有购买力的客户,都会“舔狗”舔得怀疑人生,为的就是拿下订单,让自己有口饭吃。


《求乞者》:鲁迅借题发挥,深刻讽刺周作人两口子


有这样的本事,也是人才啊,不是挺好的吗?如果说,从骨子里边都已经充满了奴性,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呢!今天,主子可以给你打赏,你可以偷着乐;明天,主子有可能把你无情地抛弃,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所以说,所有的求乞者都是奴才,在历史上,我们见过一个奴才能够因为他的奴性做到极致而发达的吗?


对于求乞这种行为,我该怎么做?作者的想法是,我要在求乞者之上。具体点说,对于求乞者,我绝不给他们布施,甚至根本不考虑给他们布施。说得通俗一点吧,就是在他们来到之前,压根不给他们接近的机会;要是他们厚着脸皮来求你施舍,那就严词拒绝。总之,在行动上坚决不予支持。同时,在文中鲁迅也表明了态度,我是坚决不会做求乞这样的行为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用的是“无所为和沉默求乞”,能够求乞到什么呢?只有“虚无”!这看起来好像有点奇葩吧,啥也不干怎么求乞啊?说白了,我压根都不会干这样丢人的事情,也不会指望有人给我“打赏”。



以上就是《求乞者》本文的拆解,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下面我再说一些个人的想法。在本文中,作者只是表明了自己“绝不求乞,绝不支持求乞者”的态度。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到底钱从哪里来?既然不是通过求乞的手段,那我们总得解决生存的问题吧。在我个人的愚见,还是学点“博弈论”会好点。为什么呢?我们只要在跟人打交道,不论是工作上和生活上,都离不开与人博弈。简单来说,除了考虑自己的想法,还得考虑对方可能有的想法。


就拿工作来说吧,你要的是一份工资和收入,但你确定这份工资真的是稳稳地吗,能保证不会失业,或者公司不会裁员?不论你做什么工作,你的这份工资,除了是你的生活费以外,还是你对用人单位开出的筹码。万一哪天不幸被裁员了,当然是要去重新找工作。但这回要注意的是,在面试的时候,并不是求着对方一定要把你聘用了,而是掂量一下自己有多少价值,应该是对下一个用人单位,客观公正地陈述你可以带来的价值,你们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这就是“买卖”和“求乞”的根本区别。


好了,今天关于《求乞者》我们就聊到这里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和理解,难免会带有偏见,也欢迎你在留言区指正。我是@狂人先生,感谢你关注“走近鲁迅”栏目,下一篇我将为你拆解《我的失恋》,我们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鲁迅   都会   聋哑人   揭不开锅   奴性   借题发挥   灰土   奴才   两口子   主子   清洁剂   奶茶   文中   夫妇   深刻   爱心   想法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