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之巅 | 从制表器到电子计算机,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大家好,我是@狂人先生,欢迎来到“每周读本书”栏目,今天继续为你拆解《数据之巅》,这是第六篇。


数据之巅 | 从制表器到电子计算机,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我们知道了美国在镀金时代,数据文化实现了思维、组织和技术上的崛起,上一篇我们讲的是人们对于数据文化在思维上的转变,尽管这个过程是一波三折,但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一路前行,只要思维上面有了创新,就不可逆转。当然,有了思维的创新,那么技术上的创新也得跟上。上一篇讲到,沃尔克的一个小伙伴西顿研发了制表器,这就埋下了技术创新的一颗种子,在后续将会生根发芽。


我们都知道,人口普查不仅仅是工作量大,而且要统计、处理的数据也是一个天文数字,随着人口的数量日益增多,统计需要用到的时间也日益增多,到后来要将近10年,才把上一届的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完成。那问题来了,新的一轮人口普查又开始了,之前旧的统计数据,还有价值吗?刚刚统计完,又开始新的一轮,这不就等于是瞎折腾了吗?


面对这个困境,应该怎么办?只能采取三个处理的办法:第一个是缩小普查范围。这貌似不太现实啊,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把范围拉开,就很难再缩小了。第二个,就是增加处理人手。这貌似有点靠谱,但这个成本顶不住的啊,纳税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那就只能是第三个办法,技术创新。没错,一切的技术创新,都是由问题驱动的,在这个镀金时代,也倒逼了不少新的发明成果:普尔斯的便携式打字机、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白炽灯等等。


那么,人口普查系统能不能升级一下技术呢?带着这个问题,有一个小伙子霍尔瑞斯说,我可以尝试一下。霍尔瑞斯当时只有19岁,在大家眼中,一个熊孩子,怎么去谈技术创新呢?但是,沃尔克斯是一个伯乐,一眼相中他这匹千里马了,他安排比林斯做他的领导(比林斯正是首屈一指的统计学家,正在主持出生死亡率普查),安排发明制表器的西顿跟他一起做同一个项目。


霍尔顿斯初出茅庐,工作非常主动,因此受到了比林斯特别赏识,给了他不少的点拨和启发,给到他一个建议:其实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在一张卡片固定位置打孔标识出来。诶,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哦!有了这个建议,霍尔瑞斯就打算研发一款可以读这些孔的读卡器,并且把读取的结果加以统计。


在1881年那个非常时期,加菲尔德被刺杀,沃尔克在人口普查局干不下去,就跳槽到了麻省理工大学当校长,这个“伯乐”也不忘关照“千里马”,邀请霍尔瑞斯到麻省理工大学任教,这样就给到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改进技术。在研发的过程中,霍尔瑞斯发现了一个瓶颈:单纯靠机械读取孔洞行不行呢?虽然是可以,但这个效率很低。这个时候,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到他灵感:为什么不用电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数据之巅 | 从制表器到电子计算机,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正在此时,国会提议1885年重新搞一次人口普查,霍尔瑞斯看准机会,想要大干一场,于是就辞掉学校的教员职位,全力以赴。可是,他的运气也真的是够背,这次普查还是泡汤了,而霍尔瑞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工作没了,而研发又无法变现,经济陷入了困境。不过,他还是不放弃,把目标锁定在1890年的人口普查。


在1888年,霍尔瑞斯研发出第一款成型的打孔机器,在他原来的老大比林斯推荐下,给到一些普查部门试用体验,感觉不错哦,这回就有活可干了。但是,要用打孔机器来统计,首先就得要把所有的信息在卡片上打成孔洞,才可以正确识别。这个时候,霍尔瑞斯身无分文,就只能亲自出手打孔。久而久之,感觉“太累了,我可伤不起啊!”怎么办?因此,倒逼他改良装置,把系统升级成为机器自动打孔。


研发打孔机器的,并不仅仅是霍尔瑞斯一家,在这期间还有另外两家企业,同样在研发打孔机器。然而,只有霍尔瑞斯用到了电,他有什么优势呢?普查办公室举行了一次公开的招标,用1万多个真实数据做样本来比赛。在数据录入方面,其他两家分别用了100小时和144小时,而霍尔瑞斯的方案仅仅用了72小时;在数据统计方面,其他两家分别用了44小时和55小时,而霍尔瑞斯的方案仅仅用了5小时28分,大获全胜!因此,人口普查办公室决定采用霍尔瑞斯的机器,仅仅用了2年半,就完成了普查工作。霍尔瑞斯因此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开始自己创业。


霍尔瑞斯自己开公司,他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呢?他的机器不单独卖,而是通过租赁的形式,每个月收取使用服务费,很快就垄断了整个打孔机市场。有没有感觉到,这回真的是躺赚的被动收入呢?但是,哪有什么永久的被动收入,政策一变,你的被动收入可泡汤了!在1909年,人口普查局打算自主研究制表器和打孔机,就不需要用到霍尔瑞斯的机器了。大客户丢掉了,这个被动收入就没有了。霍尔瑞斯有没有因此再次陷入困境呢?


数据之巅 | 从制表器到电子计算机,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不必担心,只要是人才,总会有他的市场,后来新成立的公司IBM找到霍尔瑞斯,IBM的创始人沃森非常看好霍尔瑞斯,就把他连人带公司一起收编了。在运营方面,沃森可是一个高手,在他运营下的IBM,把美国带进了打孔卡片年代。在二战时期,军方的信息系统,都有IBM公司的打孔卡片和制表机为主导。到二战以后,打孔卡片更是无处不在,涉及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历史的车轮都是不断向前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凭着敏锐的商业触觉,沃森也能意识到,打孔机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他当机立断,立马转型做计算机。到了1960年代,IBM已经坐上了计算机产业的头把交椅。


关于技术创新的故事就就讲完了,我们从中学习到什么呢?创新的动力是来自市场的需求,当需求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重大的技术突破就一定会诞生。当初美国建国的时候,人口普查的初心,是为了公平分割权力。但是,在这过程中,人们发现,数据不仅仅代表“真正的事实”,而且还蕴藏着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规律。为了掌握更多的事实,发现更多规律,人口普查越来越细致,数据量越来越大,这样就倒逼新的技术与发明的诞生。


OK,今天就先聊到这里,下一篇我们接着再聊聊,在镀金时代数据文化如何让人际关系组织上面的重大突破。我是@狂人先生,感谢你关注“每周读本书”,我们下一篇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霍尔   技术创新   麻省   伯乐   西顿   孔洞   数据   打孔机   永无止境   美国   电子计算机   卡片   人口普查   思维   机器   收入   小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