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生孩子的惊险,不少女明星都经历过。大S生二胎产后昏迷进入重症监护、李小璐剖腹生甜馨大出血、张庭做过9次试管婴儿、梅婷生女儿羊水栓塞。

梅婷回忆生孩子的惊险历程:“显示器上血液的低压完全没了,高压到60多,就像什么都突然静止了,自己掉入谷底,周围的一切事物越来越远,但又很慢很安静,然后感觉自己什么也抓不住地沉到了里面。”

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30周产检,被关进医院

完美的妈妈,从孩子顺利出生开始。可是还没开头,好像就被我搞砸了。提前剖腹,让一切变得那么被动,和想象中的完美妈妈,完全背道而驰。

30周产检,那天是周五,我的尿蛋白和血压测量多次不过关,医生诊断说要住院观察。本来准备检查完早点回家吃饭,突然就住院了,老公回去收拾了些东西带到医院。当时我们也没当多大的事情,以为住一个礼拜,输点营养液,这事儿就过去了。周末我们在医院,还很乐呵地上网看电影。

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28周体检,拍了简单的孕照,满怀憧憬。2周后被关进医院


周一早上,主任医生查房,我这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原来是中大彩了。前期重度子痫,产科四大杀手之一,这么低概率的事儿,偏偏被我碰上了。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病,因为周围没有任何一个人,生孩子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医生会诊之后,认为30周胎龄太小,继续妊娠,会危及产妇安全,采取住院保胎,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苗头不对,立刻剖腹。此后开始了漫长的保胎18天,那是我一生中,过得最漫长的18天,就像一只随时等待宰割的羔羊。

护士每隔四个小时,量一次体温和血压,不分昼夜。每天早上六点,称体重和打针。白天医生查房以后,打吊针,硫酸镁、白蛋白各种输入,最后手肿得针眼根本扎不进去。每天都要做B超和胎心监测。

对未知的恐惧

其实和这些生理上的折磨相比,心理上的折磨更是百倍的放大,那是对一切未知的恐惧深渊。医生说了很多手术台上我可能面临的危险境况,然而我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情况。我特别想知道,孩子出生后会怎样,可是没有人能告诉我。产科医生负责产妇,儿科医生才能评估孩子,而且必须是孩子出生以后进行评估。换句话说,只能听天意了。

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候老公上网查询了很多资料,都说情况不乐观,不甘心的他就去找了全上海在重度子痫领域最权威的医生。当天的挂号已经满了,他就徘徊在医生办公室的门口,坐等一天,直到助理出来询问情况,才安排了让他最后一个进去,临时加一个挂号。医生说32周出生的早产儿,有17%的脑瘫概率,我们的建卡和产检都不在她这家医院,无法转院,找她的意义不大,同时表示认可我们的医生所采取的保守治疗方案。

打击接二连三

在老公反复查询各种资料和咨询过权威医生以后,在婆婆的怂恿下,他居然劝我放弃孩子。我原本以为,所有家庭在这种类似事情的处理上,会夫妻同心,为了抢救孩子不惜倾家荡产。我实在太天真了,人性里有爱的光芒,也有自私、算计和贪婪。

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28周孕照,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不离不弃的,只有我的父母。我哭得最凶的时候,我妈笑容灿烂地对我说:“万一孩子都挺好的呢?我总觉得,他就是挺好的,别往坏处想!”那句话带给我百倍的勇气,至少,我不是一个人在面对。

住院的第18天,医生说已经撑到32周了,很不容易,今天就安排手术。我长舒一口气,终于要卸货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图片来自网络


手术台上的我,经过18天的折磨和摧残,已经麻木了。听到宝宝出生的哭声,泪流满面。第一个未知的恐惧就此结束,我的手术顺利,没有任何大出血或者昏迷。第二个未知的恐惧,接踵而来,孩子到底是什么情况?

宝宝出生状态很好,打分9.9分。因为胎龄太小,直接转儿科医院ICU。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老公签字。为了防止他在任何一刻的“放弃”念头,我爸寸步不离跟着他,看着他签字。颇具讽刺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提“放弃”,只说住院观察,经历许多关卡,如呼吸关、喂养关和感染关。

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我才明白,朋友圈那一句简单的“母子平安”,背后的故事是多么跌宕起伏。


终于出院了,顺利接回宝宝

产后我转入两人间VIP病房,隔壁床位一直有宝宝,我身边没有,有点落寞。儿科医院那边打过两次电话给我们,一次是缴费,一次是催初乳。以后,就是我们打电话给医院,询问宝宝的生长情况,不能探视,没有办法做袋鼠抱。医院说,只要他们不主动打电话过来,就是好事。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宝宝人生的第一张照片,由医院的护士拍照打印给我们


住院的第22天,牢底终于被我坐穿, 我出院了。久违的阳光斜射进一楼门诊大厅,带来一种重生的喜悦。

回到家,坐了个与众不同的月子,虽然宝宝不在自己身边,奶还是要吸的。宝宝仅在出生的第一天,上过呼吸机。此后每天奶量见涨,状态趋于稳定。不安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剩下的,就是日夜期盼宝宝回家。

宝宝住院42天,从2.7斤长到4斤,医院通知可以接回家了。整整42天后,我们第一次正式见面。那么小那么可爱,额头上还有针眼,也算吃过苦头的了。小小人儿特别淡定,尽管胳膊和我的手指一样粗,懒洋洋伸个懒腰,手和脚的力气可大着呢。

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办理接孩子的手续和排队等待


这真的不是你的错,请收回自责和内疚

作为一个早产儿妈妈,坦白讲,这是一段尘封三年、不愿意去触及的经历。开了头条号以后,有宝妈看到我的发育系列文章里提到早产儿,给我留言说她的孩子早产一个月,现在在家里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带他,内心充满了愧疚和难过。这种感觉,我实在太熟悉了,勾起了我心底那扇封闭的门。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感同身受。


我想对每一个早产儿妈妈说:“这真的不是你的错”,请收回你无穷无尽的内疚和自责,没有人希望它发生,既然发生了,请接纳事实。用积极的心态去带孩子,别想太多,避免陷入抑郁。毕竟早产儿需要更多的精心护理,妈妈的正能量可以带给宝宝好的心情,促进发育。

早产儿妈妈的心路历程,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至暗时刻终会过去

图片来自网络


早产儿话题比较小众,尽管早产儿比例不断上升,但是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出生的。为什么会早产?至今我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每个早产儿妈妈的情况不同,每个早产宝宝的出生状况,也不一样。

我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希望哪怕只有一位早产儿妈妈看到,也能带给她一点小小的希望和鼓励。这也是当时在医院天天以泪洗面的我,最想解开的未知之谜。一点微弱的光,足以带给当事人勇气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早产儿   关进   妈妈   生死之交   针眼   产科   产妇   儿科   母子   恐惧   顺利   老公   时刻   医生   情况   宝宝   孩子   医院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