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每次看奥运会,老母亲的多巴胺内啡肽和肾上腺素都会飙升。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和我一样,哪怕脑回路里闪现过一丝这样的念头:我家孩子有没有冠军相啊?现在送去还来得及么?

反正,看完这届奥运会,再看看家里5岁的儿子,不由得多想了一点点。他在床上蹦跶,我说莫非有蹦床天赋?他来了个侧空翻,我说要不去练个体操?他在家飞檐走壁,我暗搓搓地琢磨,万一……那啥……是吧?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你看,老母亲早已定型,而娃是未来可期的神兽,我膨胀不了自己,却可以膨胀对他的无限想象。

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奥运冠军小时候,是怎么走上这条竞技之路的?说不定对我有启发呢。

研究了一下,大体上他们可分为体育家庭出身和非体育家庭出身。


第一类:体育家庭出身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陈芋汐和妈妈

陈芋汐,坐标上海,体操世家。妈妈现为体操教学团队教师,爸爸现为体操教练。上幼儿园的时候,陈芋汐就去爸爸的体操房玩,教练一看有天赋,就开始边玩边练。跳水队的史美琴教练教练来看她,觉得不错,就建议她试试跳水。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陈梦小时候萌萌哒

陈梦,坐标青岛,妈妈和姨妈都曾经是乒乓球运动员。刚满5岁,妈妈就带她去吴乃蝉教练那里练球。吴教练也是陈梦妈妈和姨妈的启蒙教练。青岛队教练董熙在比赛中物色苗子,把陈梦挖到青岛市少年队,再后来,就是省队、国家队。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张雨霏

张雨霏,坐标徐州,爸妈曾是职业游泳运动员,后转教练。3岁就跟着妈妈下水了,5岁送到徐州市游泳队接受正规训练。

体育家庭出身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资源丰富。爸妈通过带着孩子玩,就可以判断出其天赋与潜力,该送去哪里学,找哪个教练教,都是圈内唾手可得的资源。

这类家长因为自己是搞体育的,更能理解竞技体育的残酷,更了解孩子每个阶段会遇到的困难。

他们反而是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这条路的家长,因为知道太辛苦,舍不得孩子去练。张雨霏的妈妈就曾在采访中提到,不想让女儿去当运动员。成千上万的运动员,只有1人能拿到冠军,再加上运动员生涯短暂,还落得一身伤病。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张继科上综艺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也坦言不会让儿子学乒乓球

当然,如果孩子真的有天赋有兴趣,愿意坚持付出,他们也会鼎力支持。


第二类:非体育家庭出身

非体育家庭出身,家长的职业和体育不沾边,对普通家长而言,更有参考价值。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爸妈主动送去模式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张家齐小时候

张家齐,坐标北京。小时候被妈妈送去体操俱乐部练体操,因身材不合适而退出,又被妈妈送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跳水俱乐部。北京跳水队去俱乐部挑运动员,入选二线队。

妈妈为啥把她送去?因为张家齐在家里太爱蹦跶了,精力过于旺盛,妈妈想找个体育项目来消耗她的精力。

北京的体育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妈妈随手一送,就送到国家体育总局眼皮子底下去了。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乒乓球男单冠军马龙

马龙,坐标鞍山。5岁的时候,他的爸爸托人介绍,找到了当时铁东区体校乒乓球的专职教练石海梅,就把儿子送到这里练习。因为爸爸觉得打乒乓球,强身健体又安全。

这种爸妈主动送去锻炼的模式,简单可复制。现在的小孩,出生就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他们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和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

至于后面是否有机缘遇到100%匹配的伯乐,得看造化。毕竟伯乐与千里马,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2)教练挑苗子模式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杨倩在清华大学门口留念,中新网供图

杨倩,坐标宁波。宁波体校射击队教练虞利华到杨倩所在的小学选拔人才。先筛选一遍,然后进行常规测试,10岁的杨倩完成得很好。

后来体校给她爸妈打电话,邀请杨倩进入射击队,刚开始他们以为是骗子,后来发现是真的,爸爸不同意,最后他们选择了尊重女儿的决定。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姜冉馨

杨倩的队友姜冉馨,坐标上海,也是因为教练到学校去选苗子,从而走上了专业射击的道路。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上演水花消失术的全红蝉

全红婵,坐标湛江。陈华明教练去她所在的学校挑符合条件的学生,当时全红婵在操场跳格子,因为立定跳远动作轻盈,上了集训名单。

像这样的被动选中模式,实在可遇不可求。孩子天生就是这块料呀!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犹豫,然后反复确认孩子的意愿。这种模式里,家长能做的,就是扶上马、送一程,其他的交给专业的教练团队。


3) 孩子主动要求模式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扎小辫子的管晨辰

管晨辰,坐标荆州。6岁的时候,她看到电视上的体操比赛,心血来潮,吵着要学。妈妈只好带她去了仙桃的体操学校,教练说可以留下试试,管晨辰就赖着不肯走了。妈妈说,“给你三年时间走出仙桃,练不出来就回学校好好读书。”结果7个月后,就被选送到武汉体育学院。


孩子这么小,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明确目标,和为之奋斗的欲望,大写的彪悍人生。有这股韧劲,换个赛道,大概率也是人生赢家。这种模式等于被天启,家长拧不过孩子的“死活非要学”,实在是自豪的凡尔赛呀。


最后

年龄上,除了射击,体操、跳水、乒乓球等选手大多从4、5岁就开始接触专业训练。

渠道上,或者找专业的老师,或者找体校,或者参加校园选拔。

无论以上哪一种模式,开弓没有回头箭。

枯燥的训练,全力的付出,纯粹的梦想,坚定的信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全力以赴。

对自己够狠,终不负韶华。

其实我心里明白,99.9%的孩子都无法参加奥运会。文章开头的我,也只是莫名燃烧了一把冲动而已。但是坚持让孩子运动,我愿意一直陪下去。这恐怕才是我们普通家长百分百该做的努力吧?


排版▏欣姨

文字▏欣姨

图片▏网络

今日自省: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欣姨说】

传递趣味和正能量

我很好奇,奥运冠军小时候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条体育竞技之路的?


声明:本文为欣姨说头条号全网原创首发。欢迎点赞、转载与留言。原创不易,禁止抄袭、搬运与洗稿!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体育   体校   苗子   坐标   体操   乒乓球   运动员   出身   体育竞技   教练   好奇   小时候   爸爸   家长   妈妈   模式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