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欢迎关注【欣姨说】,500强职场妈妈带给你最接地气的亲子观察。

闺蜜小洁,周末去考察了一家幼儿园。她和我谈起了这家幼儿园,非常鸡血,幼儿园的目标是,毕业的时候,数学会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英语1500单词词汇量,语文拼音全会,认识500个汉字。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我看过的第一反应是,这家幼儿园太了解中国父母的喜好了吧,全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偏应试能力。这样的标准,家长理解起来不困难,也很容易向其他人介绍。


如果一家幼儿园说主打孩子的人格培养、性格养成和社交能力,一来比较虚,二来最后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是真实力还是大忽悠,也很难评估。尽管这些能力的培养,比知识储备重要得多。


小洁和我说,觉得这家幼儿园太鸡血了吧,有点纠结,想上,又不想上。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想上这样的幼儿园,是因为确实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汉字、拼音、英语和数学。


不想上这样的幼儿园,是因为怕孩子在如此鸡血的环境中,兴趣和自信遭到打击,一蹶不振。说白了,就是害怕抢跑的副作用。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最后她无奈地和我说,“道理我都懂的,就是做不到呀。”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面对如此纠结的妈妈,那我们帮她厘清一下,她到底在纠结什么?当妈的是不是要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呢?


强烈的掌控欲望


有些妈妈很强势,对自己和孩子的人生,有着强烈的掌控欲望。


想想看当孩子开始自己学着穿衣服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特别着急?那种自己明明一分钟可以帮助他完成的事情,在孩子这里,可能需要半个小时。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想象一下,和一个偏瘫的人一起走路,面对走路节奏的巨大反差,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难受?会不会想去帮他一把,让他的走路和你在同一个频率?这才能使我们自己,从这种内在的矛盾中解脱出来。


面对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阻挠孩子缓慢的做事节奏,出手干预,亲自代替孩子做事情。


当我们代替孩子去做他们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其实也妨碍了孩子的行动自由,这种不必要的帮助,给孩子的自然发展带来障碍。


于是,有些为孩子安排好设计好的看似完美的人生,遭到孩子成年后的报复性反噬,因为那真的不是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路,只是按照家长意愿,硬着头皮走,翅膀足够硬的时候,就开始反抗了。


于是,有些男孩子长成了妈宝男。妈妈掌控欲望太强,遮风避雨,披星戴月,孩子什么都不用操心。成年以后,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妈宝男,凡事都听妈妈的,连结婚的对象,也让妈妈选。如今,妈宝男,已经和渣男齐名,成为女生最不愿意嫁的类型。


争强好胜要面子


面子,是中国人的特有词汇。


当妈的,谁不希望听别人夸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最好是十万里挑一的天才。孩子越优秀,妈妈越有面子。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有些妈妈的性格就是争强好胜,一辈子什么要赢,他们确实有能力,所以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一定不能输给别人家的孩子。一旦发现孩子的竞争对手走在前面了,妈妈们立刻打鸡血,奋勇追赶,不掉队,一定要赢。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其实,那些早慧的、暂时走在前面的孩子,能保持领先多久,不好说。

因为需要辨别,看上去很牛的孩子,到底是妈妈高压下培养出来的拔苗助长,还是真的天赋异禀。后者真的有,概率等同于卵巢彩票。


高晓松通晓古今历史,在流行乐坛也有一席之地,说他聪明过人,不过分吧?然而,这样的才子,在三岁的时候,其实很普通,甚至可以说落后于其他孩子。他自己曾在《晓说》里提到,家人写信描述他三岁时候的样子,称“只爱大笑,别的什么都不懂。”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晚懂事、晚成熟的孩子,反而潜力更高,因为他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得更通透。


学校里也能看出端倪。那些高中阶段成绩突出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往往并不出众,但是他们后劲非常的足,有点像在马拉松长跑的前半段储存能量,到后期逐渐发力的感觉。


我有个侄子,中考考进了上海最好的中学,嫂子告诉我,他的小学成绩并不突出,初中才追起来的。


所以,急着抢跑的家长们,能接受孩子的后劲不足吗?能享受因为抢跑带来的前半场的胜利,高开低走?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不愿意面对现实


人到中年,被岁月抹平了棱角。那些年轻气盛的梦想,如气球从手中滑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是常态。所以前几年流行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自己的人生再不如意,孩子毕竟是new-born,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星星,是全家的新希望。自己未尽的梦想,觉得没有机会完成,就会寄希望于孩子。


对自己现实生活的不满意,逐渐转成了对孩子的新希望。


个子矮的,希望孩子个子高;英语不好的,希望孩子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学历低的,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再毕业。


因为这样的新希望,可以持续20年而不破碎,可以贯穿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之中,犹如麻醉剂。没有比这更好的心理安慰了。


不信咱们试试。写到这里,有些家长开始自我反省了,


一边嘴上说:

“哎,其实我也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天生聪慧,文曲星下凡,他其实挺普通的。”


一边心里想:

“我觉得我家孩子,应该在某些方面天赋过人的,只是目前还没有发现罢了。”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这不是人格分裂,是炸裂。

妈妈多少会对孩子,抱有一丝幻想,尽管嘴上说普通,行为却很诚实。因为确实会有万里挑一的孩子成就梦想。问题在于,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个万里挑一。道理都懂的,只是不甘心。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即便是十万里挑一的天才,也不代表一生幸福无忧,请参考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学生,神童也会泯灭众人的。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受周围环境/朋友圈的影响


小洁跟我说,“你不知道,我还算好的,我身边的妈妈们,真的一个比一个鸡血喔。孩子才三岁,已经会两位数加减法了。你说,可怕不?”


我真的不止一次,听到其他妈妈跟我说,“你不知道,楼上的/隔壁的/孩子班上同学的妈妈……”


心理学上有一个孕妇效应,当你怀孕的时候,走在大街上,觉得今天的孕妇怎么这么多。因为你怀孕了,所以会不自觉地、对街上的孕妇多看两眼。其实,走在街上碰到的孕妇数量,和往常的概率是一样的。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同理,当你开始关注鸡娃这件事情,不自觉地接收的、关注的和吸收的,都是鸡娃的故事,网上搜索,因为有过查询记录,推给你看的全是逻辑思维、英语、早教、绘画等等。


打开朋友圈,只盯着那些牛娃妈妈发的内容看。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事实是,你能找出10个鸡血的妈妈,我就能给你找出10个佛系的妈妈。

如今的朋友圈,除了有误导作用,我想不出来其他功能了。

有意思的是,我关注的两个育儿大V,都很坦诚地表示,自己的孩子,并不出众。


朋友圈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只是他想展示给你的部分。家长谈论的,也只是他们想谈论的,也未必完整囊括了事物的来龙去脉,别把冰山上的尖尖角,当成冰山的全部。


观念的转变,落后于时代

开头那家幼儿园的教育,以语数外的应试为目的。我们小时候,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是最稳妥的道路。


可是,十几年前,高考就扩招十倍了,今年连博士都要扩招了,大学生早就不是天之骄子,学历本身就在贬值。


市场经济绽放的时候,铁饭碗已经不香了。


外卖小哥、直播网红的收入,已经远远高过格子间的小白领了。获取财富的方式,一直在变化。可是我们依然像一颗颗螺丝钉,轻易塞进别人准备好的位置,自己的孩子,也变成了下一代的螺丝钉。


20年后,孩子现在拼的路线,也许就被淘汰了。当新科技突破极限,会产生新的玩法,新的竞争关系,和新的财富阶层。


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的沉淀。但是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深远。


害怕承担结果,不想后悔


人生是长跑,拼的是耐力,不是110米跨栏,拼爆发力。妈妈可以为孩子选择鸡娃、或者佛系,但是请自行承担结果,不要处处纠结,遇到挫折就后悔。走哪条路,本来无对错,但是摇摇晃晃、无法坚定,倒是容易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粉耳朵妈妈就是,今天看了我写的文字,就觉得育儿,持着平常心,挺好的。明天看到了虎妈,她的女儿,在严格的管教下成长得非常优秀,就觉得,哎呀还是得下班回去鸡娃呀。


这种心态,最可怕。孩子夹在两种方式之间,也会困惑。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有人说,让我坐着时光飞机,去看看20年以后,就知道今天应该怎么选了,不纠结了。


日本电影《解忧杂货铺》,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子,得到了一封未来的信,指导她的生活。她信以为真了,非常认真地执行,这执行的路上,有着许多周围人的不理解,甚至嘲笑。最后,她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你拿到一封未来的信,并且告诉你这是无比正确的,你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你会充满勇气去执行吗?哪怕周围的人嘲笑你,阻挠你?


即使拿到一个正确答案,你的不坚定,也会影响结果。更何况,我们根本不能跨越时空拿到所谓的正确答案。每一个选择,都需要我们去承担相应的结果。


好马配好鞍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反驳我了,著名的虎妈,教育出来的孩子非常优秀,而且孩子写信说感谢妈妈这么多年的付出。鸡娃就全部不对了吗?不尽然。


中产妈妈的焦虑和朋友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必须补充一下,有的孩子就是特别喜欢学习和上课,妈妈的督促,犹如正向的加速器,二者合力,效果最佳。因为有兴趣,孩子从中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促使她更加用功的学习,而不是less 爱学习or less 爱妈妈,这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正循环。孩子爱学习,妈妈的执行力也强,等同于强强联手的能力,所谓好马配好鞍。


谢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依然觉得迷茫,那么请和我一样,做个小小的育儿博主吧,真的,当你看过那么多的育儿书、学过那么多理论之后, 就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毕竟育儿路上的修行,是抵抗焦虑的最佳良药 ,共勉。

声明:本文由欣姨说首发原创,欢迎关注、转载、留言和点赞,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袭、搬运和洗稿。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欣姨说】,从容不焦虑,养娃不炸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中产   朋友圈   妈妈   汉字   争强好胜   螺丝钉   后劲   英语   孕妇   焦虑   幼儿园   道理   确实   欲望   家长   能力   孩子   人生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