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云闺蜜们好!我是欣姨,会写文章的500强外企职场妈妈。关注我,给你不同的育儿视角。


前段时间,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张文宏医生,因为在疫情期间的发言专业、不矫情、金句频出,成为了全民偶像。


张文宏医生的思维模式,见识阅历和专业素质,成就了他的高情商。仔细回味那些令人津津乐道的金句,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某种程度上,张医生和媒体的对话,类似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通过这种高情商讲话技巧的迁移,我们能从中学到不少亲子沟通的小技巧。

反矫情、真实准确的自我表达

1)知行合一

张文宏医生的讲话,代表了一种真实的力量,没有藏着掖着,知行合一。许多家长会发现,面对孩子的时候,内心想法和说出来的,隔着一层厚厚的屏障。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自己也上了前线。

当我们和孩子说“不许躺在床上看手机”的时候,我们自己做到了吗?

2)站在对方角度回答问题

“我跟你讲你一定是听不不懂的,因为你读的书和我读的书不一样。我说的每一个汉字你都能听明白,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意思。”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当孩子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欲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你有没有内心OS“不要问了,我讲了你也听不懂”?

到张医生这里,就升级成了先抑后扬、加一点点幽默的清晰表达。他继续补充说:

“但我有一句话你一定听得懂,上海的重治方案讲出来就一个点,多学科的团队全部集中在这里,一起救治。”

和专业人士谈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谈他们最想了解、并且听得懂的内容。这样的沟通,最能有效建立信任和信心。


和孩子解释为什么,用小猪佩奇、海底小纵队等孩子熟悉的动画形象,以他能理解的方式入手(下文提到的类比),以和孩子平视的姿态进行交流,促进亲子沟通,从而建立孩子理解世界的信心。

3)接纳自己的情绪

采访中间,忽然接到妈妈来电,记者试图让他接电话,他掐断来电,直接说:“我就问你,哪一个正常人,他不会想念自己的母亲?”

不矫情,不做作。

“专家到了这份上吧,我看了,脾气没有一个好,每个人都极端的自信,吵架是经常的。但是有一个,每个人都抱着对病人极端负责的态度。大家看到医生都是文质彬彬的,都是假的。“

这句话的完整度很高。首先承认了自己是会发脾气的,间接传递了“医生也是普通人”。紧随其后解释了发脾气的背后,是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虽然有情绪,但是能够控制住,理性优先。完美闭环,无懈可击。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其实,害怕、担心、生气,都是真实的情绪。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先引导孩子感受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从而一步一步开始消化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负面情绪不可怕,但需要家长的及时发现、沟通和疏导。

清晰的自我定位,不被外界光环所迷惑

1)谦逊的姿态

张医生的简历是真的牛,高三保送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微生物与免疫系做博士后。

对此他却说,

“对于我个人你不要采访,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我就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其他没什么。”

面对逆天的简历,足够炫耀的资本,被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不值一提。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头顶光环,却时刻保持谦卑和低调。

“当新冠大幕落下,我自然会非常silently走开,你再到华山医院来,也很难找到我了。我就躲在角落里看书了。”

在网上走红以后,依然保持着无比强大的自我认知,足见其内心的强大。

“等过了这个事情,大家该看电视的看电视,该追剧的追剧,该看跑男的看跑男,谁要看我啊?”


2)鼓励和赞扬

反观现在的孩子,得到赞扬实在是太容易了。孩子明明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家长却想迫不及待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当孩子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请给他鼓励,而不是夸张的赞扬。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提高他受挫折的能力。过度的赞扬,会引发自我膨胀,错误地以为自己天下无敌。走出井底,才发现天外有天,那时候,沉浸在长期过度夸赞中,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知,会面临难以接受现实的痛苦。


那么究竟如何区分鼓励和赞扬?

“这次考试你准备得很用心”是鼓励,“你考得真棒”是赞扬。

鼓励传达的是不论结果如何,你都可以继续往前走,过程中的努力,比结果更值得肯定。

用鼓励替代赞扬,能促使孩子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成绩的时候不膨胀,遇到挫折了不气馁。踏实做事,谦虚做人。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3)分清本末,直击问题要害

在回答新冠病毒有没有特效药时,他一阵见血地指出:

最好的药就是免疫力。

简单有力又实在。

“我们应该关心最本质的东西,你去吃饭会问上海菜还是山东菜,你会去问这顿饭会不会吃饱。我们最关心的是出院以后一旦复检阳性了会不会继续传染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

张医生这种追求本质的能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们从出生就开始连结客观世界,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家长打断,对孩子的干预过多、要求过多,就会导致孩子无法全身心投入到事物本身里面去,本末倒置。例如打卡学习,容易变成更关心打卡这个行为,而忽略了学习本身。

学会类比,复杂问题通俗化

1)复杂问题简单化

薛定谔说:任何一个理论如果不能向酒吧的服务生解释清楚,就不是好理论。

复杂问题简单表达,专业知识说成大白话,需要厚积薄发的深厚内功。张医生,刚好都有。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于是,广告界夸他,其金句的文案水平高跨界去做广告和营销,也是一等高手。


公关界夸他,简直是危机公关的鬼才。

你会发现张医生基本不谈晦涩难懂的医学理论,我们之所以喜欢听他的发言,是因为我们听得懂。

2)类比法

为什么复杂的理论,在他那里就变得通俗易懂了呢?他很喜欢“打比方”,就是运用类比。

“流感肺炎的死亡率是9%,SARS的死亡率只有10%,那你为什么对流感就不怕,对SARS就那么怕呢?因为SARS你一无所知。”

“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跟感冒是一家人吗?那我问你,猫和老虎是一家人吗?好像是一家人啊!因为它们都属于一个family,猫科动物。猫和老虎是一家人说明它们在基因很接近,所以猫和老虎之间虽然有区别,还是一家人。但是流行性感冒跟感冒根本不是一家人!我如果告诉你,流行性感冒是老虎,那感冒是什么呢?感冒连兔子都不是,它可能是小爬虫,是苍蝇,就是差的这么远。”

把流行性感冒和感冒之间的区别,用熟知的动物做类比,生动形象,理解起来不困难。

幽默感

1)幽默的效果

关于疫情的最新进展和预测,我们都喜欢听到张医生的分析,由他执笔的华山感染科的公众号,现在篇篇阅读超10万。

除了权威性,他身上那种浑然天成的幽默感加分不少。

“你在家不是隔离,你是在战斗啊!你觉得闷,但病毒也被你闷死了”

把大家在家隔离比喻成是在战斗,说得太崇高,会让人觉得有点假,但是带着幽默说出来,就消解了鸡汤感,更容易让人容易接受,并且记得住。因此金句一出,就被广泛传播。

“大家只要闷两个星期,少说话,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所以,闷两个星期,对大学生是很好的锻炼喔。”

效果是不是远远盖过了一句模糊的“这都是为了你好”?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防火防盗防同事。”

广告主绞尽脑汁设计出的口号,也达不到这样的洗脑效果吧。

2)有质感的幽默

在讲到禽流感时,张医生说:

“禽流感感染的人数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个女孩子生病了,有可能会感染她的老公,也有可能会感染她的母亲,但是在我看到的病人当中,大多数感染给自己家人的比例是很低的,不高于10%,10%里大多数感染给自己的母亲,却没有感染给自己的老公,所以,在那一刹那,我对爱情产生了怀疑!”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不少人看到“我对爱情产生了怀疑”这一句的时候,会心地笑了。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观察,结论又如此意味深长。每个当妈的,都对张医生说的这段话,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

高级的幽默正如周星驰的电影,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3)儿子也自带幽默感

张医生的儿子小洵,是爱菊小学的学生,继承了爸爸的幽默感,给爸爸写信,不忘吐槽他那“大大的黑眼圈”。

“爸爸,在电视上看您还是挺帅的,就是大口罩都遮不住您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点击下面的视频链接,可以目睹他儿子的风采。

张文宏医生儿子的信:等春到,盼您归

有趣的是,这段视频的下面,好多人留言,张医生基因太好了,应该多生几个。

学说话是为了学做人

1)少说正确的废话

总之,集合了三观正、技术硬、幽默感于一体的张医生,唤醒了那些听惯了假大空的麻木耳朵,带来了新鲜的思考和惊喜,所以有人评价他是“一位硬核、反矫情、不按套路出牌、反鸡汤的务实达人。”

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讲话讲到点子上,能有效提高沟通效率,反观那些鸡汤,则犹如正确的废话,浪费宝贵的时间。这位讲话快狠准的耿直BOY,受到大众的喜爱,也从侧面反应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2)学做人

我们学亲子沟通,学好好说话,最终的目的,都是学做人。张医生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有一段采访透露了曾经的心酸:“我一路被人欺负过来,所以更要牢记善待他人。”

跟着硬核医生张文宏学亲子沟通,少说“正确的废话”

年轻时受了欺负,选择江湖一笑泯恩仇,是善良。

经历过苦难,读懂了生活,活得通透,是睿智。

在岁月静好的时候,不负韶华,在需要负重前行的时候,挺身而出,是担当。

声明:本文为欣姨原创首发,欢迎留言、转发和点赞。禁止抄袭和洗稿。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欣姨是一位500强外企的职场妈妈,经济学硕士,工作之余潜心研究育儿心理学、育儿经济学和玩具绘本选购,你们的关注是我持续写下去的动力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黑眼圈   医生   流行性感冒   矫情   幽默感   鸡汤   亲子   废话   老虎   情绪   家人   儿子   家长   正确   讲话   幽默   孩子   体育   专业   张文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