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出生,让我们有机会做父母,开启人生一段新的旅程。


从怀孕开始,买食谱、孕期的书,孩子第一年屎尿屁的护理书籍,再到英语启蒙、亲子绘本等等,买了那么多书,看过那么多,为什么收获甚微?为什么面对孩子吼叫大哭的时候,依然束手无策?


你是否和曾经的我一样,有一种书看得越多,对自己越失望的感觉?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我们到底是卡在哪一步了呢?所谓道为体,术为用,通过对亲子养育背后的“道”的探索,或许能帮你找到答案。


1. 父母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


手机在桌子上,微信不停地响起,我打开一看,原来小安妈妈在跟我抱怨孩子。小安最近宅在家里,不好好上网课,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小安妈妈当然很生气,对她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 准备长大以后喝西北风吗?”小安妈妈很沮丧地向我描述她带孩子的不开心。


父母和孩子,其实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有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也会生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理解。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父母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几乎不可能完全一致。


理解了这个前提,可以帮我们扫清许多障碍,例如那句“都是为了你好”,真的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自己的控制欲?到底是谁的需求?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回到小安妈妈的话,小安如果不好好学习,需要承担后果的是小安,而不是小安的妈妈。小安妈妈之所以焦虑,她或许是觉得小安如果是学渣,会令她没面子,或许是怕小安长大以后会过得不好。


我们必须要分清,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父母自己的需求里,往往包含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孩子的期待。这种期待里,多含有弥补自己遗憾的色彩,例如自己当年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希望孩子能考进去,或者自己当年家里孩子多,因为贫困牺牲了自己的上学机会,所以对孩子念书有着深深的执念。


我问小安妈妈,如果小安以后真的考不上好的大学,你还爱她吗?


“爱,当然爱啊。”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知道,父母无论何时都相信自己爱着自己,这种对自己无条件的接纳,会让孩子更有信心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父母可以当孩子的灯塔,指引未来的路,但是最终做决定和承担结果的,是孩子,不是父母。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当我们分清了各自的职责和父母的界限,是否就没有那么焦虑了?


2. 回顾原生家庭的影响

有人说,原生家庭里,隐藏着未来婚姻的模样。


小S的父亲抛弃妻女,债台高筑。徐母多年来一直忍辱负重,一边带孩子,一边替自己老公还债。小S在采访中提到,她问过妈妈,“为什么这段感情里你永远是忍受配合?”徐母回答:“因为孩子不可以没有妈妈。”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结婚生子以后的小S,成了著名的主持人,嫁给许雅钧。婚后即使被传出家暴、被出轨,小S依然是第一时间出来力挺老公。有人问她要事业还是要家庭,她脱口而出:“我要陪伴女儿”。和徐母当年的想法,如出一辙。


有些婚姻关系就是这样,潜意识中复制了自己父母的关系。而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潜意识中又复制了父母和自己的关系。没有一个原生家庭是完美的,因此我们需要和自己和解,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当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的时候,请试着想一想,为什么面对孩子的时候,情绪波动特别大?是否跟自己以前的成长经历相关?多回顾一下当初自己的模样,有没有把自己过去的痛点,转嫁给了孩子?


3. 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


许多夫妻吵架,会不自觉地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当孩子被迫成了“靶子”,可能会用一些“奇怪”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和求救。这些令人捉摸不透、难以理解的行为,其实反映了家庭当下的困境。因此,夫妻之间的相处与沟通,非常重要。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虽然养育孩子容易引发焦虑,各执己见,但是夫妻始终是战友,不是敌人。有意见冲突的时候,先谈感受,再论是非。无法改变对方的价值观,但是可以试图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其实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


我的好友豆豆,是一个乐观开朗人见人爱的女孩子,性格非常好。我们中学同窗6年,至今仍记得她经常很骄傲地跟我说,“我爸妈今晚要出去谈恋爱了”,“我爸妈今晚要去看演唱会”。 她的父母,简直是中年夫妻的楷模,女儿都读中学了,他们依然可以手牵着手去逛街、看电影,甜蜜如初恋,完美诠释了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4. 找回自己,做回自己

都说母亲很伟大,伟大的另一面是牺牲,牺牲了自己该有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甚至正在走上坡路的职场生涯,做了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面对自己的牺牲,容易有一种隐形的期待:期待家人认可和感谢这种牺牲。当牺牲没有得到家人正面的反馈和体谅,那种积压的失望和不满,容易转为积怨。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家人也会觉得委屈,当初是你自己要在家带孩子的,现在怎么这么多的抱怨?自愿的牺牲,是自己的选择,从一开始,就别抱有过高的期待。


我经常关注的一个博主,因为自己的孩子出生是早产儿,需要精心照顾,考虑再三之后,她放弃了升职的机会,做了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全职带孩子,水平也是有高有低的。她拿出了职场上拼搏的劲,钻研养育知识,并结合养育实践分享到网络上,很受欢迎,成了大V,再度步入职场,成立了自己的自媒体公司。这是一个从牺牲自己到找回自己的成功案例。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的人生,也就完成了对孩子的放手。这种关注点转移的同时,也会减少焦虑,降低养育孩子的得失心。


5. 运用游戏力,化解矛盾与冲突


前面说完了四个“道”,最后,我为大家补充一个特别有用的“术”。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车上饿了,可是看看外面堵车的路况,可能需要孩子再坚持半小时才能到餐厅?孩子越等越不耐烦,开始哭闹。又或者在游乐场里玩了一个上午,又累又饿,去餐厅吃饭,排队等了好久,孩子开始按捺不住了。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这种情况下,你的一般回应是不是这样,“乖,再坚持一下喔,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如果我们加入一些游戏元素,例如让自己夸张地扮演一回孩子,表示自己也好饿,好希望有超级飞侠来接自己到其他地方去吃饭,是不是就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呢?孩子可能会哈哈大笑,“妈妈,你搞错了,超级飞侠怎么可能来嘛。”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因为目标转移,之前僵持和对抗的氛围,在轻松的游戏中被化解掉了。孩子也能切身体会到挨饿确实是由于现实的限制,而且不仅自己饿着,别人也一样饿着,这,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同理心嘛。


当父母已经挺累了,偶尔让自己做回孩子,跟孩子撒个娇、,卖个萌,把自己当成游戏里的弱者,让孩子做回游戏里的强者,跟孩子玩起来,也让孩子能够换位思考,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


游戏最大的作用,就是打破常规的做法,让孩子觉得新鲜、有趣、容易接受。当他觉得,你和他站在同一战壕里,而不是对立面,他的情绪,就会慢慢缓和下来。


6. 放弃对完美父母的迷思


父母的修养,是孩子的垫脚石。孩子的养育,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有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已经学习了那么多,已经心力交瘁,却还是“做不到”,这种对自己的灰心失望,会逐渐演变成无止境的自责,重心从“怎么帮助孩子”转移到“如何减缓自己的焦虑”,反而无法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请放宽心,走出对完美父母人设的迷思,没有人是满分父母。


孩子既是父母的镜子,也是父母的人生导师,抱着学习的态度,不停地反思上文提到的“道”和“术”,慢慢调整,与孩子共同成长,亲子关系就离共赢更进一步。

养育孩子,光有“术”不够,掌握“道”才能拥有硬核的亲子关系


声明:本文为欣姨原创首发,欢迎留言、转发和点赞。禁止抄袭和洗稿。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欣姨是一位500强外企的职场妈妈,经济学硕士,工作之余潜心研究育儿心理学、育儿经济学和玩具绘本选购,你们的关注是我持续写下去的动力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迷思   孩子   高于   焦虑   价值观   牺牲   失望   父母   期待   需求   妈妈   完美   家庭   人生   体育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