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疼痛无小事,面对疼痛有时人类显得是如此的无助,在疼痛面前无论是多么令人喜悦、快乐的事情都会变得黯然失色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所谓切肤之痛,有时候即使你受伤以后已经事过多年,那些你经历过的痛楚即使痊愈,也会让你心有余悸

面对疼痛,我们千万不要心生厌恶之情,疼痛是一种非常原始、重要、有效的信号,它带给我们一种直观的信息,那就是有危险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这个系列,我将会带大家全面了解,究竟什么是疼痛?它带来什么样的信息?我们应该如何与面对处理疼痛?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为什么大不相同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会存在疼痛?

感知疼痛的构造在几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今天当你被人左勾拳击中左脸颊、踢到桌子角、吃糖饼烫到后脑勺的时候,或者它们同时发生的时候,你都会感受到那么熟悉而刺激的感觉:疼痛(如果以上三者同时发生,我想人会休克过去..)

而这种感觉,早在几亿年间,生物发展之初就深深的存在,帮助我们保卫与扼制伤害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感知疼痛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规避风险,生存下来的必要信号,当然有极少数的人天生还真就没有痛觉

先天性无痛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CIP)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临床特征为患者自出生以来, 任何情况下、 身体的任何部位均感觉不到疼痛,在进化的慢慢长河中,如果感受不到疼痛,那么对于危险的规避就没那么快速高效,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所以疼痛对于人类或者说是生物来说,绝对是必要的

疼痛的传递

Aδ纤维和C纤维主要负责传递疼痛感觉的传递,根据对不同伤害性刺激的敏感程度,伤害性感受器可分为四类:温度性伤害感受器、机械性伤害感受器、多觉性伤害感受器和寂静性伤害感受器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其中温度性和机械性伤害感受器由Aδ类神经纤维末梢构成,主要感受伤害性温度刺激和机械刺激

多觉性和寂静性伤害感受器由C类神经纤维末梢构成,多觉性伤害感受器主要感受伤害性化学刺激和高强度的温度和机械刺激

寂静性伤害感受器分布广泛,平时处于非激活状态,在炎症等状态下其刺激阈值迅速降低,从而可被较轻的伤害性刺激所激活,在痛觉过敏和中枢敏感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C纤维传导速度较慢,并且有一定数量的C纤维对于常规性伤害性刺激并不反映,Aδ类神经纤维相比C纤维是进化历史中新进化的纤维,对于伤害性刺激和温度刺激均会做出反应


由于疼痛的类别、导致的原因、造成的损害、甚至神经的传导其实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处理与评估中,我们也需要注意,甄别疼痛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找到“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请一定要记住“疼痛是一件好事情,导致疼痛的原因才是坏事情”

疼痛本身的定义——语言角度

从中文上看:痛 tòng 是指用于表达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也用于描述内心悲伤的感觉 痛,病也 ——《说文》桓侯体痛 ——《韩非子·喻老》苦痛之 ——《吕氏春秋·博志》哀痛未尽,思慕未忘 ——《荀子·礼论》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题外话:在学习了解与应用西方学说中的扳机点概念、肌肉链假说中,我们是否可以说:看到了其中与中医经脉学说互相印证的地方呢?

从英文上看:pain(疼痛)英语词来源由于希腊语poena和拉丁语pulishment,有惩罚的含义衍生而来,古人对于疼痛怀着敬畏之心,认为疼痛是来源于触怒神灵后的惩罚

疼痛的真相——疼痛究竟是什么?


疼痛本身的定义

最后让我来为大家带来今天最后的主题,疼痛本身的定义,疼痛本身而言是非常主观的一件事情,但是切肤之痛的痛苦,以及疼痛本身的共情性、广泛性、重要性,让人们越来越去关注疼痛,以及对疼痛进行管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定义疼痛为: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就这样的损伤而言描述的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感受

由于疼痛影响之广泛、深远,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疼痛分类与区别

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和性质,3个月以内被称为急性疼痛,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是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应,发生快,与具体损伤病灶结合出现,一般情况下在原发的损伤愈合后,疼痛即可消失,但也有可能在各种情况下演化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病因病灶原因复杂,体格、血液、影像学等检查显示不一致,目前分类较为复杂,可分为七种,常伴有情绪和心理障碍,在未来的系列讲解中,我会大家一一进行介绍

结语

疼痛是一件好事情,导致疼痛的原因才是坏事情,据统计成年人中60%—80%有下背痛 LBP(low back pain)患病史,美国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列第2位,50%以上的下背痛初次发病4—8周内可自愈,但复发率达85%,全球有很多人被疼痛或者慢性疼痛折磨终身,希望能借由这个系列的科普文章,让大家深入的了解疼痛

12月份在外授课期间,我遇到一位热爱攀岩的爱好者,被手肘疼痛这么长达7个月之久,经过初步评估确定为桡侧腕伸肌紧张所致

因为热爱攀岩,但是又没有进行合理的体能与专项训练,这样的情况可谓是屡见不鲜

简单的扳机点处理后,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个案疼痛得到了彻底的改善,这也让我深刻感触到——科普疼痛,刻不容缓

有时候只是简单的小问题,但是不重视、不了解、不改善,久而久之竟然成为了大问题

最后如果你觉得本讲内容不错的话,请一定要转发致朋友圈或者是你所需要的朋友,因为这是对他们关爱最好的体现,这也会激励我创造出更加多的优质原创文章,感谢



本头条号除特别声明,全部为孟生原创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课程、活动信息、有偿转载、约稿等——相关商业合作请后台私信

本文旨在分享,任何判断与调整方案请理性看待,练习与调整应该在有专业指导下进行,请谨慎学习和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感受器   神经纤维   疼痛   都会   切肤之痛   痛觉   病灶   损伤   真相   纤维   温度   定义   事情   原因   感觉   机械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