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文萃 | 李哲峰:作文教学必须做好三件事

李哲峰


作文教学必须做好三件事


李哲峰


当前,作文教学的处境是尴尬的,不要说“无序”了,更不要说“无法”,甚至干脆是“无存”。语文教学似乎完全等同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不少教师既无短期计划更无长期规划,很多时候,他们都是等到“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时候才顺手抓一个题目让学生写写,更有甚者为了赶课有时干脆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目,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去写,回头收上来一批,之后面面俱到地集中讲评几句,这便算作是一次作文教学;现如今,由于考试密集,有的教师甚至以月考周练中刚刚写了作文为理由,堂而皇之地用考试取代平时作文,之后再以试卷讲评置换作文教学……如此种种,作文活动都基本难以保障更遑论作文教学呢?

不少教师放逐了作文教学却又振振有词:他们或取法“作文模仿论”,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学生书读得多了,无师自通,自然会写出好文章;或坚持“作文熏陶论”,认为作文贵在多读,更在多写,并将之视作作文的不二法门,相信加大写作便可以高枕无忧;或持有“作文神秘论”,认为作文好赖全仗学生天赋,与教师并无半点干系……客观上讲,以上种种说辞都不无道理: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天赋的确存在,学生也确有差异;而鲁迅先生“多读多写”的写作秘诀的教诲也确乎是真知灼见。然而,这绝不是我们取消作文教学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教师不作为的托词。

造成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学缺席的原因,除了上述的主观因素外恐怕还存在一些客观的缘由,那就是作文教学本身的杂乱无序以及教师作文教学的全然无法。当年张志公先生批评这一现状时就曾经讲过一个笑话:一人为臭虫所苦,一日忽闻所谓除虫秘方,喜而求教,却只得两字秘诀——勤捉。

因此,要呼唤课堂作文教学的回归,就必须先明确一个问题: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必要究竟是什么?也就是作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对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出这样的回答:

——激发学生写作的生命欲求,把言语权归还给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言语创造的家园感和幸福感,并最终实现言语生命的价值”(潘新和语);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按照一定的序列与方法科学有效地学习作文规矩、作文方法,使之明确作文方向,规范作文文体,提升作文水平。

而作文教学要完成以上任务就必须要做好三件事:目中有人,心中有序,手中有招。

一、目中有人

学生厌恶作文,症结不在写作本身的乏味无趣,而在于作文教学生命缺席的价值取向。写作是人的一种内在需求,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言语的潜质、冲动与欲求,只是当前语文教育不当地干涉甚至是盲目地介入,销蚀了学生的言语热情,阉割了他们自由表达的欲求,有时甚至还剥夺了他们自由言说的权利。于是,我们发现学生的随笔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学生的博客恣意纵情异彩缤纷,但他们的作文却干瘪无物面目可憎。而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目中无人”,对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没有起码的人文关怀。

从这个意义上讲,由学生选题作文比教师命题作文更好,学生自由作文比教师强制作文更好,加大随笔比加大作文更好。梁启超在《中学以上作文法》中说:“我主张少做”作文,但要“做一次必将一种文做通”,“尚有补助法,使学生在课外随意做笔记,以为作文的补助,比出题目自然得多”。梁先生这里所谓的“随意做笔记”大体就应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随笔,先生是主张两条腿走路的,依照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做的确是有效的:一条腿是以课堂为主战场的作文教学,重在引导写作方向,规范写作文体,传授写作方法;而另一条腿是以随笔为主要形式的练笔,让学生随性发展,激发学生潜在的言语欲求,让写作成为他们的一种生命形式。前者是一种靠外驱力作用的指令性写作,后者是靠内驱力作用的自觉性写作;前者是圈养、驯养,后者是放养、散养;前者是生存性写作,后者是存在性写作;前者是功利性写作,后者是主动性写作;前者作文次数不宜太频,着眼于“质”的提升,后者要求不宜太多,着眼于“量”的积累。

前者不可忽视作文后的修改环节,要注重成果,不要只顾形式,要改出相对于学生自己的最佳水平,让其从作文中获得成就感,使得每一次作文都能成为其下一次作文的理由与动力,而非阻力;后者不要在乎作品本身是否完美,应重在真情实感的流露,强调自我需求的真情流淌(笔者的学生喜欢将其随笔称为“心灵的史记”),让学生在随笔中体会到言说的愉悦感与幸福感,使得言说成为其生活方式、存在方式。

做到“目中有人”必须要明确写作的本质:写作不仅仅是一种心灵的倾诉,更是一种对话,一种交流,且是一种高层次的倾诉、表达与交流。有些东西看似可以用说话来完成,但说话本身却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较之写作往往不够深刻,其思想、情感、感悟的传播是有限的,即便是像孔子、苏格拉底、释迦摩尼这些“述而不作”的中外先哲,他们也得靠弟子的语录来完成其思想的流传,有时甚至“言之无物”都将“行而不远”。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去完成真实意义上的写作,而对于教师而言则能指引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作品——是将之视为一堆堆砌的文字符号采取漠然的态度,还是将之视为精神的成果、情感的结晶倍加呵护,甚或表现出对于文字应有的敬畏?

而依照笔者的理解,是否将学生作文——这一特殊的写作定义为一种交流,是中外作文教学理念的根本区别,我们不难看到,今天风行美国的不论是过程写作教学法还是“作家工作室训练法”,都有一个被我们传统作文教学忽视的“发表”环节:前者往往是“在班上或小组朗读或传阅彼此的作文定稿”,后者则多采用将定稿用电脑打印出来配上插图、封面、封底装订成书,全班人手一本的方式,公之于众。从文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部没有读者的作品本身就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一部没有生命的作品。学生作文,以往只有教师一个读者,今天则可能会拥有更多的读者,这也必将激发学生更大的写作热情。这正如朱自清所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笔者从2007年开始起尝试让学生采用“跟帖”的方式相互传阅随笔和作文的方式,就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笔者学生的本子上,不仅有学生的“跟帖”还有教师的“跟帖”,不仅有本班同学的“跟帖”还有外班同学的“跟帖”;有的同学文章写得好而别人的“跟帖”更精彩,有的“跟帖”的篇幅甚至比原来的文章还要长好几倍。“跟帖”的内容有对文字内容理解的,也有思想碰撞交流的,还有对写作手法、写作风格品评赏鉴的,形式不一而足,内容丰富多元。当然,对于那些优秀的作品我们还应该提供各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将自己文章“发表”出去,比如积极参加各种作文竞赛,采用小报方式张贴上墙,甚或将之变成铅字推荐到各级各类刊物给予发表……以此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潘新和先生说:“发表,是言语学习的‘成功’教育,它给人以‘高峰体验’,它会影响人的一生。一旦习作成为指向发表的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现和个性发展的主要形式与方式,学生通过文章的发表,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的动力和能源,写作教育就将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内在机制。”

除了上述的两个关键的环节外,“目中有人”还体现在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每次作文题目要尽可能贴近进学生生活与内心,让学生有话可说,甚至有时候还可以像当年胡适、朱自清先生提出的,让学生自己来拟定题目。正如叶老所说写作教学由教师来命题是“不得已”的做法,即便真的是“不得已”,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笔者的做法是平时作文(多为高一、高二)往往要给学生拟制两个作文题目,供其自选,且作文类型由易到难,高一多选择话题作文,高二多选择命题作文,高三则多是出于与高考“接轨”的考虑,多选择材料作文。平时作文要适当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构思时间,笔者往往是在作文课的前一天提前告知作文题目,以有效解决写作中存在的缺乏灵感、缺乏素材的现实问题。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则要根据年级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考核标准,尤其是对于高一学生,不宜采用高考的标准加以苛求;平时作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多地要纵向比较而不要用统一的标准横向比较,对于优秀的作文要敢于打出高分,甚至可以选择满分,对于一般的作文则要有一双善于发现优点的慧眼,少一些挑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严厉的批评多一些中肯的建议,少一些程式化的评语多一些“处方式”的方案等等。另外对待学生作文,应该及时批阅,及时反馈,最忌拖拉滞后,并尽可能增加面批面改次数。

总之,作文教学要目中有人就是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言语生命,不将学生视作作文机器;解禁学生的精神生命,让学生书写真情实感;珍视学生的精神产品,让学生作文成为其自由心灵与真诚灵魂的折光与呈现。

二、心中有序

作文应该有一个序列,这是大多数教师的一个共识,张志公先生说:“学习不是循序渐进的吗?那么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和学才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可能有好的效果。”于漪老师也非常重视作文的系统训练:“作文做通盘的考虑,训练什么,怎么训练,要求是什么,如何循序渐进,如何环环相扣,学期初就应成竹在胸。”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零散的、粗放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序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语文界曾有过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北京刘腓腓、高原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北京景山中学周蕴玉、上海于漪的“文体为纬——过程为经”的训练模式等等,都对作文的序列教学产生过一定影响,但今天似乎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当前,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地作文系统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文教学应该有个“序”,这个“序”是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张志公先生、于漪老师所说那个序就都是宏观上。笔者以为,宏观上的序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来其主要问题出在我们过去提出的一些“序”大多存在着学理与操作层面的瓶颈。就学理角度而言,一个系统的建构,不同的人选择的逻辑起点不同,就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序列:有的将写作知识作为序列,有的将写作方法作为序列,有的将写作能力点作为序列,有的将文体作为序列,有的将思维作为序列,有的将综合能力作为序列等等,但我们发现,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将是左支右绌捉襟见肘。问题的症结在于:过分追求学理上的系统、完善却忽视了学生具体的学情——而这却恰恰是教学的起点;过分地强调某一维度,却进而忽视了作文自身是一个相对自足完满的封闭结构,也就是说个个纬度之间存在全息关系,相互之间难以分割。

对此,笔者主张建立一个基于学生基本学情的,针对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相对完善的作文体系。诸如:当前学生作文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学生不是不能贴近生活而是不能贴近内心;学生不是缺乏再现生活的能力而是缺乏想象、联想的能力,他们不会合理虚构,不善于合理地剪裁加工,往往只会一味原生态记录生活;学生不是缺乏将文章“写曲折”的能力而是缺乏“曲折写”的能力……如此笔者将当前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形成序列,合理分解为若干节作文课,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如在高一、高二阶段,笔者针对记叙类文章及议论类文章就设置了这样的一系列作文课:

高一记叙类文章

第一讲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学会内窥 贴近自我

第二讲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感受生活 丰富心灵

第三讲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放飞想象 展开联想

第四讲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尝试虚构 成就佳作

第五讲 文章乃案头山水,山水皆地上文章——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

第六讲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精心选材 创新立意

第七讲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讲求布局 详略得当

第八讲 吟到安时殊细腻,体当拗处更风骚——用心聆听 细节传情

第九讲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笔有波澜 池水兴波

第十讲 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描写人物 尽显个性

第十一讲 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写景状物 特征鲜明

第十二讲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起于模仿 止于创造

高二议论类文章

第十三讲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有感而发 为时而著

第十四讲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提炼选择 论点鲜明

第十五讲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一事一议 见微知著

第十六讲 于禁忌处见风骨,于高天外看春秋——辩证分析 客观思辨

第十七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横式论证 条分缕析

第十八讲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纵式论证 步步为营

第十九讲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精心论证 方法得当

第二十讲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选材精当 合理开发

第二十一讲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转述材料 浑然天成

第二十二讲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风情——论据扣合 天衣无缝

第二十三讲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语言形象 口吐莲花

第二十四讲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深刻精到 入木三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笔者的序列似乎不是一个什么“系统”的东西,而是一个来源于学生实践的相对自足的序列。另外,我们这个序列是针对自己学生的学情而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执教者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这些内容有所增删,在前后顺序上也可以进行合理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时效性。

其次,从微观上而言,作文教学的这个“序”是指作文的具体过程。写作教学原本就是写作过程的教学,但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只有教学活动没有教学内容,只重作文结果不重作文过程两大弊端,应该说这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止步不前的症结所在。

我们学习西方的“过程写作法”“作家工作室训练法”,形式稍有不同,但其实质上都是在强调作文过程的教学模式,学来学去大多水土不服,研究者甚多,操作者寥寥。而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叶老就已经大力倡导“写作的全程训练”, 上世纪八九十年,北京景山中学周蕴玉、上海于漪的“文体为纬——过程为经”的训练模式,中央教科所“文体过程双轨训练”模式,尤其是扬州师范学院的“三线并行”写作训练模式等等,多是从叶老的这一思想出发,用“提纲、初稿、修改”等流程对学生进行全程细化指导。尤其是顾黄初先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提出过将作文课分为构思训练课、起草训练课、修改训练课三大课型的说法,今天看来仍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顾黄初先生反复强调叶老的一句话“作文训练过程尽可能与文章产生的自然过程相一致”,并深刻指出,如今二者的严重不一致是作文教学“成绩不令人满意的”的“根本原因”。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如今依然存在:作文前构思训练、写作指导的缺失;教学过程的粗糙不堪,“水洒地皮湿”,流于形式;尤其是修改环节的长期缺席,学生误将教师批改作为一次作文的总结……致使作文教学的效能大大贬值。事实上,作文教学中微观意义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不可小觑。

三、手中有招

手中有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教学生一些招,二是教学要有招。前者是教学内容范畴的问题,后者是教学手段范畴的问题。前者是“教什么”的问题,后者是“怎么教”的问题。但“教什么”永远都要比“怎么教”重要,这里所说的“手中有招”主要指的是前者。正如我们前边所提到的,当前作文教学有教学活动却没有教学内容的问题,严格地讲,作文教学也并不是没有内容而是没有有效的内容。既然我们讲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教学内容就应该首先关注实践性这一特点。

教学生的这些“招”不仅仅是什么应试技巧,更重要的是那些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写作策略。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广义的知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性质的知识,它不但包括“是什么”“为什么”陈述性知识,还包括“做什么”“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和以认知策略为核心的策略性知识。诸如那些作文规矩,应该属于陈述性的知识,直接传授往往就可以让学生马上掌握;而对于那些写作手法之类的静态知识,比如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直接讲授对于作文自身往往意义不大,因为想要将之转化为作文能力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当前最需要的,应该是那些能够指导其作文实践的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然而,毋庸讳言,当前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最大尴尬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连静态的文体知识都尚不健全,且存在争议,至于那些能够有效指导学生作文的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则更是几乎处于理论空白状态。当前,我们也只能从一些语文教学论著或权威的教学刊物上零星地学习一些专家或教师不成系统的经验,而相当一部分写作的“招”——尤其是那些程序性、策略性知识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给予总结:一方面从学生的实践中来,一方面则需要从教师自身的写作实践中来。

很难想象,一个自己都不写作的人能够提出得了多少可以操作的方法来,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叶老就在《文汇报》写过一篇《教师下水》的文章,影响深远,在文章中叶老指出:“真要对学生练习作文起作用,给学生切合实际的引导和指导……还在于老师在作文的实践中深知作文的甘苦。”“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进步。”教师下水不止在于激趣,更在于切实体会学生作文困难,有利于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写作策略、技能,制定出切实可行、而非隔靴搔痒的教学方案。笔者常常喜欢与学生一起作文,舞文弄墨,相互切磋,依照笔者的经验,我们自己的写作经验对于学生而言也往往也是最实用、最经济的。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诚哉斯言!当然,教师的下水作用在于文章学上的参考作用,在于情感态度上的示范。“下水”要讲究策略,运用点“招数”,如我们不一定每次都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毕竟我们大都是受过大学中文系教育的,水平自然要高于一般学生,展示不好还可能将学生吓倒,最终弄巧成拙,反成笑话,况且如果每次都展示自己的作品也有卖弄之嫌,或是形成审美疲劳,从而引发学生反感。比如笔者在2010年浙江绍兴承办的“‘语文报’名师大讲堂”做课时,就曾经故意向学生展示自己写的一篇失败作文,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就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总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凡事一分为二,搞“一刀切”则往往事与愿违。

清代学者章学诚认为文章有些是可教的,有些是不可教的。某种意义上来讲,作文的确又不都是教出来的,课堂教学中,可教授的往往也只有规矩和方法了。当然,规矩与方法不是万能的,作文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写作经验的积累,因此,好作文是教出来的,但更是读出来的,写出来的,悟出来的。但我们要说,好的课堂教学却可以在情感态度上对学生作文产生积极意义,在方法策略上给予适当辅助,使得学生在写作经验上得到丰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原本就应该是学生作文提升之路上的补血站。

然而,写作又是高度个性化、心灵化的东西,程序化的知识不是用烦琐哲学让学生感受作文的高深,也不是用机械主义为学生炮制什么“模板”“公式”。当然,语文学科与那些线性思维的理科不同,知识的背景化与隐性化使得我们总结的不少所谓技法、策略多不具有再现性。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往往来源于实践的方法才最有价值;大道至简,往往越是简单明了的方法才走得越远。

总之,我们呼唤目中有人、心中有序、手中有招的作文教学,也相信通过我们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也一定会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新的转机!

(原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5期)



李哲峰简介


名师文萃 | 李哲峰:作文教学必须做好三件事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李哲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邯郸市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十佳教改新星,全国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国培、省培专家,河北省骨干教师,首师大国学教育学院特聘教育专家、首师大吟诵基地实验学校指导教师,河北师大兼职研究生导师、特聘语文研究员。《语文教学通讯》《教师博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封面人物,发表教育教学文章四百八十多篇,著有专著十四部,主编或参编教辅用书等一百多部。


李哲峰近年习作教研成果一览表


五年来作文研究成果:

专著

《新高考 新作文》一书于2017年9月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高考 新作文(高三版)》一书于2017年9月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文有法》一书于2018年7月由海南出版社。

《新教材分类教学设计——听哲峰老师讲语文》一书于2020年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20讲》一书于2020年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编或参编教辅:

参编2017年《高中必备百变素材活用三百篇》,延边出版社。

参编2017年《高中必读热词时文活用三百篇》,延边出版社。

参编2017年《2018高考作文热点题库》,延边出版社。

参编2017年《小材大用——名家妙语馆》,延边出版社。

参编2017年《小材大用——美文小品馆》,延边出版社。

参编2018年《2019年热点人物素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2018年《2019年高考超重点4——作文高分技法》,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参编2019年《疯狂作文特辑——高考作文热点主题》,延边教育出版社

副主编《新时代 新高考 新素材》,山东美术出版社

参编2019年《超重点4 作文高分技法》,新疆青少年出版

副主编《高频主题高考作文素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编《名师高中作文阶梯式导引——决胜考场》,山西教育出版社

参编《名师高中作文阶梯式导引——备战高考》,山西教育出版社

参编《名师高中作文阶梯式导引——写作基本素养》,山西教育出版社

参编《名师高中作文阶梯式导引——多彩的议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参编《名师高中作文阶梯式导引——多种文体的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

参编《名师高中作文阶梯式导引——基础文体的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

参编2020年《疯狂作文——高考一类文计划》,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编《素材控——时文精粹》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编《小材大用 诗词永流传》,延边教育出版社

参编《小材大用 名家妙语录》,延边教育出版社

参编《高考鲜活素材全解速用》,汕头大学出版社

参编《热点人物高考作文素材》,南京出版社

参编《高频主题高考作文素材》,南京出版社

参编《拜托了,素材君(天生我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2017年第3期《作文金牌教材》,发表《推敲文字,流光溢彩——快速提升考场作文语言》

2017年第4期《作文金牌教材》,发表《素材运用,贵在得法——怎样恰当加工和运用语言》

017年第5期《作文金牌教材》,发表《三大亮点,锦上添花——名师谈如何快速打造亮点》

2017年第6期《作文金牌教材》,发表《文体合体,赢得高考——名师谈“文体务必鲜明”》

2017年第1-2期《疯狂作文(高考版》发表《新材料作文分类审题立意要领》

2017年第3期《疯狂作文(高考版》发表《如何做到叙议结合》

2017年第4期《疯狂作文(高考版》发表《任务驱动型作文分类审题专讲》

2017年6月5日第23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线索:巧用线索,提升内涵》

2017年9月12日第37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疏密有致,快慢得当——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得当(下)》

2017年第4月19日15期《语文报》发表《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三)》,国家级

2017年第9-10期《疯狂作文(高考版》发表《2017高考作文七大“新发现”》

2017年《语文周报——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发表《十篇高考满分作文的素材妙用》

2017年37-40期《语文报(2017作文专号》发表《第一视角——标题》

2017年37-40期《语文报(2017作文专号》发表《第二视角——立意》

2017年37-40期《语文报(2017作文专号》发表《第三视角——结构》


2018年5月1日第17期《作文指导报(高一版)》发表《层层深入,渐入佳境——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2018年第5-6期《疯狂作文(高考版》发表《名师李哲峰 押题关键词:规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女教师拦高铁”》

2018年9月5日《语文报(高考版)》发表《将阅读转化为生产力(高三)》

2018年9月19日《语文报(高考版)》发表《社会大背景下时政作文的构思技巧(高考)》

2018年7月10日《作文指导报(高一版)》发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记叙文要恰当选用叙述视角》

2018年11月12日《作文指导报(高考版)》发表《任务驱动型作文“李华家务事”导写示例》

2018年9月26日《语文周报(高考版)》发表《高三思辨能力的培养——学会思辨,让你的作文散发理性的光芒》

2018年12月《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增刊,发表《修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18年36-46期《语文报》(高考版)发表《羚羊挂角 不漏痕迹——谈谈引用名言的方法》

2018年36-46期《语文报》(高考版)发表《依附论点 精构引用——借用名言论证论点》


二零一七年——二零一八年(语文周报连载)

(1)2017年7月17日第29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一讲: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从套路作文到感受生活》,省级

(2)2017年8月14日第33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二讲: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从贴近生活到贴近自我》,省级

(3)2017年9月4日第36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三讲: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从平铺直叙到尺水兴波》,省级

(4)2017年10月23日第43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四讲: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从要素完备到详略得当》,省级

(5)2017年11月13日第46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五讲:吟到安时殊细腻,体当拗处更风骚——从描形状物到绘神绘心(上)》,省级

(6)2017年11月20日第47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五讲:吟到安时殊细腻,体当拗处更风骚——从描形状物到绘神绘心(下)》,省级

(7)2017年12月11日第50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六讲: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从脸谱描摹到人性再现》,省级

(8)2017年12月25日第52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七讲: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从自我视角到无限视角》,省级

(9)2018年1月15日第3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八讲: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从一元顺序到多元叙述》,省级

(10)2018年1月22日第4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九讲: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从正面直入到侧反烘托》,省级

(11)2018年2月12日第7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十讲:文章乃案头山水,山水皆地上文章——从单一线索到多重线索》,省级

(12)2018年2月26日第9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一讲:言之有我——学会大胆说不》,省级

(13)2018年3月12日第11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二讲:言之有人——要有读者意识》,省级

(14)2018年3月19日第12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三讲:言之有序——留心结构布局》,省级

(15)2018年4月9日第15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四讲:言之有物——精心料理素材(一)》,省级

(16)2018年4月16日第16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五讲:言之有物——精心料理素材(二)》,省级

(17)2018年5月7日第19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六讲:言之有理——坚持分析说理》,省级

(18)2018年5月14日第20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七讲:言之有度——作点辩证分析》,省级

(19)2018年5月21日第21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八讲:言之有道——运用中国思辨》,省级

(20)2018年6月4日第23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九讲:言之有境——占领思想高地》,省级

(21)2018年6月11日第24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十讲:言之有法——熟习论证方法(一)》,省级

(22)2018年6月18日第25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十讲:言之有法——熟习论证方法(二)》,省级

(23)2018年6月25日第26期《语文周报(高一读写版》发表《第十讲:言之有法——熟习论证方法(三)》,省级

(24)2018年7月10日第28期《语文周报(高二读写版》发表《第十一讲:言之有文——来点形象说理(一)》(高中议论文的进阶战——言之有文,形象说理),省级

(25)2018年7月24日第30期《语文周报(高二读写版》发表《第十一讲:言之有法——来点形象说理(二)》(议论文的笔触也要情绪化),省级

(26)2018年8月21日第34期《语文周报(高二读写版》发表《第十一讲:言之有法——来点形象说理(三)》(高中议论文的进阶战——打破程式瓶颈,追求有质感的表达),省级


2019年1月15日《作文指导报》发表《采得百花酿成蜜》

2019《疯狂作文》《名校名师临考预测》发表《2019高考押题关键词:文化自信——名师李哲峰押题:新材料作文“美国女高中生与中式旗袍”》

2019年4月10日《语文报》(高考版)发表《从小变化中看“玄机”——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变化透析》

2019年6月5—26日合刊《语文报》(高考版)发表《增强陌生化,减少熟悉感——材料的陌生化处理》

《试题研究》《2020高考超重点1语言文字运用》发表《高考作文:彰显时代特征,注重应用文体》

《试题研究》《超重点4 作文高分技法》发表《激发三 情动之:真情实感让阅卷人由衷感动》,新疆青少年出版

2019年9月18日《语文报(高考版)》发表《实实在在做题,实实在在备考——由2019年全国卷看2020年复习备考方向》

2019年12期《创新作文》发表《2020年高考作文高分攻略之常考应用文体写作指津——书信》

《名师高中作文阶梯式导引——决胜考场》,《第一章 真情是最打动人的——感情真挚》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0年《疯狂作文——高考一类文计划》发表《高考押题关键词之“审美情趣”》

2020年《疯狂作文——高考一类文计划》发表《高考押题关键词之“过程与结果》

《新时代中国高考作文改革档案(2020创意制胜)》,广西教育出版社,发表《个中滋味谁真解?莫负苦心命题人》及2019年高考下水作文。

2020年《试题研究 高考押题 倒计时50天50题》发表《作文 中西文化与教育》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20年6月3——24日《语文报》21-24期(高考版)发表《删繁就简,艺术表达》

2020年 月 日《语文报》(高考版)发表《三个角度,三篇文章,带你认识考场作文》

《疯狂作文》《热点人物高考作文素材》发表《储备好材料:精心积累,加大备考的“人物”库存》

《疯狂作文》《热点人物高考作文素材》发表《叙述好材料:巧妙叙述,有力支撑自己的观点》


二零二一年(语文报连载)

(1)2021年4月7日《语文报》(高考版)发表《言之有我——学会大胆说不》,国家级

(2)2021年4月14日《语文报》(高考版)发表《言之有理——坚持分析说理》,国家级

(3)2021年4月21日《语文报》(高考版)发表《言之有度——作点辩证分析》,国家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名师   延边   文萃   周报   序列   文体   省级   笔者   素材   语文   高中   教师   方法   学生   文章   语文报   李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