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应该按时喂奶,还是应该按需喂奶?

按需喂养OR按时喂养?

不少人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会花大价钱请金牌月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好的月嫂会把孩子吃奶的时间调整的很好,从而使得孩子吃饱的同时大人也不会太累,这其中就有按时喂养的趋势了。

婴儿应该按时喂奶,还是应该按需喂奶?

现在日益盛行的月子中心对婴儿大多采取按时喂养的方式。我听说一些月子中心为了让孩子按时吃奶,不惜把已经在深度睡眠的宝宝弄醒,让他吃奶之后再睡觉,这就是严格的按时喂养了。

早产儿等其他一些需要进保温箱的婴儿,在出生之后就会被送进医院专门的育婴中心,由专业的护士在隔离环境中照顾婴儿,他们大多也是采取按时喂养。

这就使得不少人在按时喂养和按需喂养两者之前犹豫了。

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如一部分月嫂和部分月子中心等都建议按时喂养,婴儿吃饱的同时大人还不累,听起来多么美好;并且看到专业的医院都采取定时喂养的方式,于是不少父母对孩子都采取定时喂养的策略。

为什么月子中心和医院都采取按时喂养的方式?

月子中心和专业医院对婴儿采取按时喂养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按时喂养对婴儿最好,而是因为按时喂养成本最低、操作性好。

对于医院育婴中心来说,一个护士要照顾几个甚至十几个婴儿,如果要按需喂养,护士肯定忙不过来,如果要增加护士就必须要提高护理费,而高昂的护理费在面向大众的公立医院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为了降低成本,专业医院大多采取按时喂养的方式,保证孩子不饿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婴儿应该按时喂奶,还是应该按需喂奶?

如果说医院为了节省成本采取按时喂养是可以理解的话,一些收费高昂的月子中心采取按时喂养就难以理解了。现在不少月子中心一个月动辄几万的费用,显然不能再从成本不够这块来解释了。

更有甚者,一些月子中心或者所谓的专业人士为了自己的方便,会以各种理由推销按时喂养的好处,从而让没有经验、初为人父母的一部分人选择对孩子进行按时喂养,这就不仅骗人钱财,还顺带坑人了。

综上,医院或者月子中心采取按时喂养并不是因为这样对婴儿最好,而是因为按时喂养容易操作、人力成本更低。

为什么应该按需喂养?

如果仅仅从婴儿营养获取的角度来看,按时喂养比按需喂养更好,因为就如人补水最佳的时候并不是感觉到口渴的时候一样,感觉到饿说明已经缺乏营养了,应该在实际饿了但是没有感觉到饿之前补充营养,这样最有利于身体营养的吸收。

但是,为什么还是应该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呢?

这就回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婴儿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成长,同样也有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按时喂养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婴儿在出生后,需要与父母和环境交流,这就是婴儿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婴儿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起到主导作用,这有利于婴儿理解这个世界,建立起良好的反应,从而在幼儿阶段顺利建立起对一个人一生幸福非常重要的安全感。

婴儿感觉到饿的时候,他会通过哭闹和其他动作来表达他的需求,如果父母在他哭闹的时候能够及时响应,给他喂奶和换洗尿布,这种良好的“需求—哭闹—响应”关系就会进一步增强孩子在饿的时候通过哭闹和其他动作来表达,有利于孩子与父母和世界建立正常交流关系。

这其实是发展心理学中已经被证实的理论。

下图所示的就是个人在不同时期神经元和神经连接的情况。神经元是用于发送和接受信息的,神经元会逐渐长出突触,突触便是神经元传递信号的快速干道。

婴儿应该按时喂奶,还是应该按需喂奶?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刚出生的时候神经元突触是比较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突触会逐渐增多,到六个月的时候已经比较多了,到2岁的时候突触数量会达到顶峰,然后数量会一直减少至青少年时期,突触的数量才会稳定下来。

那些未被使用的或者不具备功能的突触会逐渐消亡,而那些经常使用的突触便会逐渐壮大。

按需喂奶可以保证那些传递“饿了——哭泣——能吃到奶”的正循环突触形成并逐渐壮大,变成了一个快速干道。婴儿通过这个过程也感受到了自己对外部环境并非是毫无影响的,而是具有决定作用的。

就像在某一本书上看到的那样: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神,因为一哭所有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等到长大一些之后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神,而父母才是神,因为父母能够满足自己所有的愿望;等到再长大一些,才会意识到父母不是神,而是普通人。

按时喂养则没有上述功能,婴儿不能控制自己吃奶,无论他饿了还是没有饿,到了时间就得吃,无论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不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这就会造成婴儿在刚开始的时候对整个世界就充满无力感,无法形成传递信息良好的突触,在幼儿时期也很难形成安全感。

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按需喂养和按时喂养的区别

如果说上面的论述不太好理解的话,那么我就举一个不太恰当但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按时喂养和按需喂养对个体的不同影响。

婴儿应该按时喂奶,还是应该按需喂奶?

可以假设有这么一个实验:有两组小白鼠,每一组小白鼠前面都有红白两个按钮。

第一组小白鼠按红按钮系统就会给它投一个吃的,按白色按钮则会电击它,长期训练的结果会使得大部分小白鼠形成多按红色按钮、少摁白色按钮的习惯,因为红色按钮的正反馈、白色按钮的负反馈,都有利于小白鼠形成反应回路,养成小白鼠积极主动的习惯。

第二组小白鼠则是不管它按红色按钮还是白色按钮,只要它按了按钮,系统随机决定到底是给它食物,还是给它电击;如果过了一定长度时间小白鼠不按任何按钮,系统仍然会随机决定给它食物还是电击。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第二组小白鼠大部分会放弃去按按钮,而会等待系统随机决定到底给它食物还是电击,因为无论它们怎么做,对产生的结果都不会有影响。这很不利于小白鼠反应回路的形成,造成第二组小白鼠消极被动的习惯。

第一组小白鼠对应的是按需喂养,第二组小白鼠对应的是按时喂养。

显然第一组有利于小白鼠形成正确的反应回路,有利于它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尽管这个反应也是由外在因素来控制的,这些一贯的“操作——回应”会让它们形成自己是能够控制外部结果的观念。

结论

从婴儿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强烈推荐对婴儿进行按需喂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突触   婴儿   神经元   月子   回路   护士   按钮   白色   父母   成本   小白鼠   孩子   医院   专业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