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浅析

自然哲学家和苏格拉底的区别

苏格拉底的出现,调和了自然哲学家和智者学派的矛盾,这项事业不可谓不大。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要么声称自己拥有真理,要么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理。对于两种极端看法,苏格拉底要调和其中矛盾,也就是拯救现象。自然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现象是非存在,是假象。高尔吉亚干脆连巴门尼德都否认的一干二净,提出无物存在。自然哲学家只关心宇宙的本原是什么,而忽视我是什么?于是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阿纳克萨哥拉正是要弥补前面一元论哲学家的不足,而形成种子说,但是,出现种子运动这个严重问题,不得已只能虚构一种力量,来补漏学说的不足。苏格拉底说,在任何特定时刻,以可能最好的方式,安排事物的力量,他从来就不去寻找,也不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全新思路,追问存在为什么非要如此存在着?他认为,我们不应该追究身外的自然,而要追究身内的自我。他说在一切动物中,只有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因为只有人对所见到的事物进行观照。他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首先我是谁这个问题,一旦由自我来回答就无解了。因为你不可能在一个我内去追究我本身是什么。如同你可以在梦里追问梦本身是什么吗?苏格拉底的哲学转向,第一次将人本身,作为问题核心,他将神灵的位置转移了,神灵不再是偶像崇拜,他一直说,神灵在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引导自己不做什么,实际上不就是表明,自己的道德警醒自己不做什么吗?他将神灵返回到自我意识中,而不再是一个偶像为人崇拜。为什么那些控方,要控告苏格拉底不敬新神,所谓新神不是某个神灵,而是人内心道德。因此他遵照内心道德,蔑视雅典法庭的审判,同样遵照自我的内心,尊重雅典的法律,这样一个矛盾体是和他的学说有关。

智者和苏格拉底的区别

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只凭感官来判断,没有合理的价值标准,一切都是主观。智者学派认为感觉是尺度,那么科学立即崩溃,因为这样没法对知识的基础,奠定稳固的根基。而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应该体察自我。所谓体察自我,就是用思想反过来对待自我,即反思,反思是不能用感觉的,必须调动理性,因此他认为,知识就是探求事物的本性,这样就将智者学派的虚无和怀疑,纠正回来。智者学派主要为了兜售知识,主张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道德标准,一切为了利益,这就是最好的道德。而苏格拉底为真理而死,他认为道德就是追求正义和真理,这里的正义,是广义上的包括一切道德标准。智者学派认为,政治是人的事务,发展成极端化后主张弱肉强食。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政治应该尊重知识弘扬道德。

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所以他把自己的方法称之为助产术又称辩证法,辩证法,原指双方对话的技巧和方法。苏格拉底的贡献在于,他揭示出逻辑本身是有缺陷的,这在高尔吉亚的论证中已经鲜明地体现,到了康德提出四组二律背反更进一步说明。什么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苏格拉底穿着破衣服闲逛,看到一个人感觉起来很有智慧,通常他们是社会最有地位的人,就跑上前来虚心地说,自己无知,然后请这个人解释,当这个人非常热心的解释,苏格拉底就开始设套,他首先要问某某是什么?这个人就回答,然后苏格拉底说,您真是有智慧,但是,我觉得如果按照你的定义,应该可以推出几个推论,或者我希望再考察几个点,这样矛盾就出现了。再然后,发现原来的假设自相矛盾,旁边还有一大堆青年在看,苏格拉底反复从外围考察第一个问题,直到对方不胜其扰。最后对方忽然发现自己被耍了,于是借口某某事就跑了。举一个理想国的例子,苏格拉底问什么是正义?某某回答正义便是强者的利益,于是苏格拉底提出两个推论,推论1:正义就是遵从强者制定的法律,推论2:强者也会犯错误。通过推论2又可以得出推论3:强者可能会制定伤害自己的法律,还可以得出推论4:遵从这些伤害强者自己的法律,这不符合你的定义,即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综上所得,将正义定义为符合强者的利益,会导出相反的结论,故原假设错误。

普遍的知识

当苏格拉底问某某是什么,就已开始询问某某的普遍性定义。这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来源,就是找寻背后那个不变的普遍的东西,这是沿袭了自然哲学家的精神。普遍性定义,是整个知识的根基,是一切知识的基本前提。换言之,使得人们的思维从偶然具像的世界脱离出来,找寻那个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超越一切经验之外的东西。这样从普遍性的定义出发,就导出了理念论。苏格拉底没有把共相和个体分离出来,这是苏格拉底的理念。苏格拉底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在外在流变的世界后有没有一个支配者存在,其二如何把支配者跟流变世界统一起来,而不是像巴门尼德一样,直接否定现象本身。他想到我们应该去把握世界运行的规则,只有超越经验才能把握。

灵魂说

在苏格拉底以前,灵魂被描写为身体的附庸,灵魂必须和身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但是,苏格拉底不这么认为,他把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倒过来了,他说,一个人观察事物的时候,尽量单凭理智,思想里不搀和任何感觉,只运用单纯的理智,从每件事物寻找单纯绝对的实质,尽量撇开整个肉体,因为他觉得,灵魂有肉体陪伴,肉体阻碍灵魂去寻求真实的智慧。在苏格拉底看来,灵魂是本体而身体是附庸,因为肉体暗含着经验事实,只有摆脱掉经验的束缚,才能把握真理。

美德即知识

他认为灵魂是理性和智慧所居地,认识自我,就是认识灵魂,由此导出苏格拉底的知识论。通过理性来得到确切的知识,美德即知识。可为什么说美德就是知识?这两个东西八竿子打不着嘛。因为古希腊是一个文化冲突的地区,要达成道德的共识,只能依靠理性去把握。所以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作恶来源于无知。他说没有哪个有智慧的人相信,一个人会有意为恶,他们非常清楚,所有邪恶或卑鄙的行为都不是心甘情愿。善的理念和真的理念,是永恒的,不会因为一个人不行善就不存在。善作为苏格拉底哲学的最高范畴,他认为,善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是灵魂的象征,可以通过教化来达到善的复兴。苏格拉底被审判时,明确说即使把他放了,他也会继续他的事业,因为神灵指引他,说明苏格拉底认为,存在一种普遍的道德律就是正义。因此他不会违背法律去逃狱。他说以错还错以恶报恶,践踏自己与我们订立的协议和合约,那么伤害了最不应该伤害的。协议和合约是最早的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暗含着圣人已经说明了一切,后人只有继承便是,如果说有一个东西圣人没讲,被一个凡夫俗子找到了,那肯定是错的。可是原始的思想,怎么可能达到了今人都无法达到的顶峰。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这叫进步论。哲学另一个起源是反思,反思不是反省,反省是为人处世的概念。而反思,指用思想反过来思考这个思考本身。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有两路思脉,其一将认识直接投射到对象上。比如你吃一个苹果难道会怀疑这是假的吗?其二将认识反过来追问认识,这是智者学派开端的怀疑论,当你反思了,唯心主义也就诞生了。苏格拉底作为道德哲学的开创者,到底留下了什么?他将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留下了那句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理想国,开创了第一个人类用自己的逻辑开创社会的先例。苏格拉底的方法揭示了逻辑具有局限性,引起亚里士多德开创形式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苏格拉底   推论   学派   神灵   哲学家   强者   智者   正义   道德   哲学   定义   灵魂   自我   自然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