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让我的孩子学习“非遗”,我很不满意

作为办学特色,学校搞了个“非遗”进校园活动,好像是要将青少年培养成“非遗”传承人。说句实话,学生要了解“非遗”就需要花不少时间,要传承“非遗”更要花很多的精力,更重要的是,我的孩子,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去传承“非遗”?

说起“非遗”,很多人都会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去思考其重要意义。如果我要说不愿意孩子去传承“非遗”,可能会惹很多人不高兴。但是,我真心的想法,是不愿意孩子去学习了解“非遗”的。也不是说,了解“非遗”会有什么害处,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极其有限的,作为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更是非常宝贵。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了解“非遗”,用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是更好吗?我的孩子,又不希望他去当“非遗”传承人,况且,有用的知识这么丰富,为什么一定要让他去了解“非遗”呢?

学校让我的孩子学习“非遗”,我很不满意

所谓“非遗”,基本就是古代传下来的,现在行将失传的一些技艺。比如,古代的造土纸,到了现在,这些土纸,跟现代技艺造出来的纸纸相比,生产成本要高许多,特别是质量更是差很多。可以说,土纸已经没有多少市场,唯一能用的地方,就是敬神敬祖先时用来烧纸钱,其实烧纸钱也可能不用土纸,那“冥王地府银行”发行的“冥钞”,就不用土纸来印刷。但是,土纸生产就被定为“非遗”,传承这样的“非遗”,到底有多大意义?人事代谢,往来成古今。“非遗”的行将失传,很多就是被时代抛弃的结果。我的孩子,为什么一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习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东西?

学校让我的孩子学习“非遗”,我很不满意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土法造纸,不学也罢。珠算也是“非遗”,也传承珠算,总是不会错吧?有很多学校,确实是把珠算当作“宝贝”,让孩子去苦心学习的。

不可否认,珠算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被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且,珠算退出历史舞台,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现在,一些年纪大的人,还能打得一手好算盘。问题是,珠算为什么现在没人用了呢?还不是因为现代计算机、计算器普及的结果。手握计算器,特别是现在手机中就有计算器,谁也会劳神费力去珠算?就算是珠算学得很精,除了向别人显摆一下自己会打算盘,又有什么意义呢?旁边放着一台计算器不用,却偏偏要打算盘,这是不是很搞笑的事?我的孩子,有时间和精力去学珠算,用来学习计算机的知识,不是更好么?

学校让我的孩子学习“非遗”,我很不满意

现在,一些学校的老师,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对于“非遗”进校园非常热心。面对那么多富有发展前景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却偏偏要让鼓动学生去学习一些正在被朝代抛弃的老古董,真不知学校老师是怎么想的?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让我的孩子费时费力去学习“非遗”,我就很不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冥钞   土纸   敬神   孩子   珠算   学校   烧纸   费时   技艺   计算器   精力   确实   时间   知识   时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