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说诺贝尔奖是西方标准,有点危险

在家长群里,有老师可能是为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提醒学生家长与孩子一起关注10月4日开始陆续揭晓的诺贝尔奖。老师并且顺口再提了一句,10月4日揭晓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mRNA技术获奖的呼声很高。

说句实话,家长群并不是表达民意的地方,平常家长在群里的表现,以点赞叫好居多,要么就是沉默。只是,这次老师提到诺贝尔奖,还说mRNA技术获奖的呼声很高,这mRNA技术是外国的技术,跟我们的新冠疫苗没有关系,可能是刺痛了某位家长的敏感神经,他忍不住在群里接了一句:诺贝尔奖的评奖是西方标准。

学生家长说诺贝尔奖是西方标准,有点危险

很容易理解,诺贝尔奖的评奖标准是西方标准,言下之意,就是诺贝尔奖因为存在西方的偏见而不能代表科学成就,诺贝尔奖没有什么意义呗。

确实,这mRNA技术与中国的新冠疫苗技术路线不同,而中国的疫苗成就这么高,如果诺贝尔奖不授予中国的科学家,而只盯着mRNA技术有失公平,让中国人感到不高兴。

迄今为止,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只有一个屠呦呦,还是跟一个日本科学家一起获得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跟中国这样的世界大国相比,跟中国的实力相比,获得诺贝奖的中国科学家只有一人,实在是很不成比例。很多人在郁闷之余,就开始怨恨诺贝尔奖评奖不公。

如果要说标准,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标准还真是西方标准。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就发源于西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科学精神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说到底是诗性文化,用想象、比喻、联想来分析世界思考问题,而科学是建立在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之上,二者之间相距遥远。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就没有科学贡献,当然也就没有建立科学标准。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就是西方国家输入中国的。正是因为西风东渐,科学才进入到中国。

学生家长说诺贝尔奖是西方标准,有点危险

我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会不服气,甚至,有人会心生怒火,忍不住要破口大骂。但是,骂过之后,你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国有过科学贡献吗?或许,有人张口就要说“四大发明”,呵呵,既然是发明,顾名思义,这充其量只能说是技术,而不是科学啊。科学与技术,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过“四大发明”,不能说明中国有过科学贡献。只是,很多中国人对于“四大发明”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至于连科学与技术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这正好说明,很多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实在是太差了。

虽然,从初中的数理化课本中,就只看到一大堆的外国人,但是,并不妨碍中国人对科学的西方标准愤愤不平。那为何不用中国的标准来编写数理化的教材呢?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可以用中国标准来编写数理化教材,但还是要用西方的标准来编写数理化教材供祖国的未来学习,正好说明,要说科学,还是要按西方的标准来。

学生家长说诺贝尔奖是西方标准,有点危险

有些让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近些年来,以“西方标准”来指责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是越来多,甚至成为流行趋势。这样的指责,可能会缓解中国人在诺贝尔科学奖方面的失望情绪。又没获奖,不能怪我,要怪就怪标准不公平。于是,我们可以吐一口唾沫,大叫一声,有什么了不起,不要也罢。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好?

不过,看到别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我们大吐唾沫,其实并不会污损诺贝奖的光彩。在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奖的时候,还是晚清时期,我们还留辫子跪拜皇帝呢,当时没有几个中国人听过诺贝尔奖吧?这会损害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吗?

以“西方标准”为由,来鄙视诺贝尔科学奖,可能会损害我们对科学的认知,对于我们培养科学精神,应该是有损害的。就像我们过于强调“四大发明”,让很多人连科学与技术的区别都不知道一样。如果,因为科学标准就是“西方标准”,由此而鄙视科学,那就很危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诺贝尔奖   诺贝尔   标准   可能会   数理化   唾沫   疫苗   中国   学生家长   要说   危险   贡献   家长   中国人   教材   科学   时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