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否定吃饭问题的重要性,可又有多少人愿意从事农业呢

谁也不会否认吃饭问题的重要性,具有饥饿记忆的中国人,经常把一句独特的名言挂在嘴边,那就是“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成为天大的事,民以食为天,解决吃饭问题,就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尽管如此,又有谁愿意从事农业呢?

在古代,说起家风,就是“耕读传家”。耕田种地,可以解决生存问题,读书当官,可以解决个人发展问题。先考虑生存,在生存的基础上,再考虑发展,“耕读传家”几乎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指南。可是,真正的事实呢?还是重视读书。翻开族谱,祖上某某中了进士,中了举人,记载得清清楚,还要划重点,生怕后人不知道似的。对于祖上某某种过一亩三分地,有记载么?原因,很简单,读书科举,可以当官,名利双收,光宗耀祖。而种地,只是糊口而已,有什么好宣扬的?

记得我自己读书的时候,到了读高中时,读书最大的动力,就是考上大学,可以脱离农村,当时的说法,叫“跳出农门”。像我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很普遍。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视农村为苦海,耕田种地是迫不得已的事。如果有机会,就一定要脱离农村,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现在,人们可以选择的人生机会更多,真正想种田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不要说直接种地,就是考大学,都很少有人愿意选择学农。记得,我的孩子高考时分数不够高,要选好大学又想选热门专业感到很难,当时也考虑过填报中国农业大学。要知道,中国农业大学可是农业类大学的最高学府,也只能是分数不够高的学生的一个备选项。最后,几经斟酌,还是放弃了填报中国农业大学。

看看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录取分数,真的是不够高。其他农业类大学,录取分数就更低了。如果与身边的人交流,也可以发现,愿意选择学农的人,真是越来越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愿意选择学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其中的原因,是大家认为,学农没有前途,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没有人否定吃饭问题的重要性,可又有多少人愿意从事农业呢

现在说起吃饭问题,人人都认为重要,可就是希望别人去做农业,而自己不愿意做。说起农村,谈及农田,照相也好,观光也罢,都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观赏,走马观花似地观赏,而真正愿意生活在农村的人,则是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人,总要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工作生活,是普遍的意愿。厌农弃农,成为普遍的现象。现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是一个基本趋势。

不愿意从事农业,不愿意生活在农村,只是口里空谈农业的重要,这样强调“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会有保障吗?如果真正了解农村,真正了解农业,其中值得忧虑之处,还是很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农业   家风   光宗耀祖   族谱   民以食为天   祖上   少之又少   重要性   中国农业大学   年轻人   原因   农村   人生   时尚   学生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