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课题:小而美的工作室可行吗?

参与:冷芸时尚圈6群群友

时间:2020年8月15日20:00-22:00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引言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讨论提纲

一、如何定义小而美的工作室

1.小而美工作室通常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2.面对的客户群体和经营内容

二、国内环境与其关系

1.“小而美”模式的优劣势

2.文化环境对“小而美”的影响

三、以自己的工作室为例和大家谈谈我常遇见的问题

1. 商家角度

2.生产者角度


庄主、跟庄副庄主简介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前言

我的上一家实习公司是一家已经成型,并且在国内多个城市都十分常见的线上批发公司,经营内容以中档女装为主。在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在这样的一家公司中,无论是我们的供应商,还是我们自身,亦或是我们面对的客户(BC端皆有),都对服装本身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仅仅作为我接触的部分而言,我认为服装行业作为比较基础的制造业,入门门槛比较低。因此,这其中同时存在非常专业的人士和一些并不那么专业的从业人员。

服装行业的特点使它看上去非常高大上,例如各种奢侈品大牌;同时它也可以十分粗放,以简单的人员构成和设备就可以形成一整套生产体系。他们或许在某一环节中是专业的话事人,比如生产商为了解工艺成本,知道每一道工艺所需要耗费的人工,知道如何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版师对绝大多数款式十分了解,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款式的纸样等等。

但我同时也看见了一个问题,每个人在每个环节都各司其职,但是大家其实都并不了解这一环节之外的其他环节的需求。这就导致或许在这一环节中做到了一百分,但每一环节组合起来的成品并不是一百分。由于术业有专攻,况且专攻的项目本身就已经需要花费十分巨大的精力。因此,在任何行业,这种情况都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要做到真正使产品尽善尽美,不光要有人了解产品本身的每一环结构,更要求每个环节的生产者同时明白其他人的需求。举个例子,设计师光擅长设计是不够的,设计师自己本身更应该有丰富的制版经验,他需要知道自己的作品需要通过怎样的技术来实现,或是自己的设计有哪些地方是无法实现的;版师也一样,版师需要在审美上具备一定的设计美感,通过排布结构线、更改省道的合理位置,从而大幅提升版型的美感,贴近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感性”。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1.小而美工作室通常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在一线大企业以外,服装行业的普通企业中,能否出现“小而美”的经营形式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小而美的工作室”的定义我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设计师工作室是个非常典型的代表,例如现在最常见的,很多有一定工作经验后选择独立创业的设计师会创办独立私人品牌。也有人认为,所谓“小而美”,一般都会经历从自我出发,先建立个体的认知,然后逐步商业化、走向市场后被更多人接纳的过程。还有人认为其实中国的市场,再小的市场都有不小的人口基数,只要抓住细分市场的一个分支就可以立足市场,这称之为“小”。至于“美”,芸友认为这不仅仅是指产品上的美,而更多是指能很“美好”地运营下去。对于以上这些想法,我都非常认同。


在我看来,“小而美”顾名思义要兼具“小”和“美”。目前大多数工作室都还局限于“小”,但也不真正“美”;还有些服装公司本身不“小”,却也不“美”。实际上“小而美”应证了那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美”就在于五脏俱全。工作室本身必须要具备的就是完善且过硬的专业能力,在设计和生产两个方面的兼具与平衡。从产生设计,到成形,再到打板和生产,最后以成品方式面向顾客。这才是一个完备的过程。经营一个工作室,如果用经营要素来论,很容易做全,但要做到“美”,很难。这需要经营者本身就已经有过硬的实力。从“全”到“美”,通常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品牌被市场认可的过程。


像很多创业者想做服装工作室,也许他们手里有钱可以到处请人,用高薪请版师和设计师,但是做出来的结果依然差强人意,有点东施效颦的样子。这个关键就在于创业者本身并不具备一套完整自洽的、对服装行业的认知逻辑。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也不真正明确一个好的产品是什么样子,因此东拼西凑出一个完整的生产链,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差口气。这就是“全而不美”。因此我讲“美”,更重要的点在于,管理者自身一定需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划和“并不仅限于平平”的专业知识。管理者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将每个环节统筹好,最终使产品变得圆滑。


2.面对的客户群体和经营内容

近年来垂直匹配的概念渐渐深入人心,这个思路同样十分适用于“小而美”的工作室形式。“小而美”的工作室,通常具有更加具备辨识度的产品。我这里指的辨识度,并不是指风格强烈鲜明异于其他人的产品;而是指产品本身能够与市场其他产品有差异性。这个差异性或许体现在设计风格和质量上、或者是在为产品带来价值的附属服务中。例如量身定制、大小码女装、高价童装、小众文化风格的服装等等。


近年来随着“破产三姐妹”(即汉服、JK制服、Lolita。因为这类产品的单价定价普遍中高,且面对目标人群是年轻女性,大多数还处于学业中。但抵不过喜欢买买买,所以戏称为“破产三姐妹”)这类文化现象的发展,线上的淘宝工作室的数量激增,很多商家都以这一类人群为目标开发产品。这也是我关注到“小而美”这一命题的启发点。


这些客户人群都属于相对低龄的人群,原创意识很高,也追求性价比:穿JK和汉服的都希望私人订制,不想撞衫。这些设计进入主流是有迹可循的,毕竟千禧一代的小朋友们已经走入社会了。当然由于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需求和适合的风格,而这三种风格原本就具有很强烈的年龄符号,因此未来的发展如何还不好预判。


小而美工作的产品差异除了体现在设计风格上,还体现在服装尺码上。因为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库存积压,所以大企业会尽量生产常见码数和均码。所以这种比较极端的小需求积少成多,也就催生了我们这样工作室的存在。在我自己的工作室,就经常会遇见一类客人,他们在普通的市场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因此才会花更多时间来寻找像我这一类的工作室。


比如,我有个客人体重基数很大,喜欢的款式全都没有码数,但TA也想穿漂亮衣服。而我们能够提供异地定制服务,因此她就成为了我们的常客。


在我们工作室,产品价格根据款式不同从500到1000元多不等。现在很多客人缺的可能不是钱,而是市场上没有她们愿意穿的产品。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市面上常见的服装并不能够满足她们的需求。因此去寻找客户的需求点,或者是创造新的需求,都会是更好的思路。


拓展思维,我们可以关注的其实不只是大码服装,杭州还有一家只卖小个子衣服的店,吸引很多客户千里迢迢前来购买衣服,生意也很不错。其实这也是一种“小而美”。“小而美”的关键是发现市场,然后找准运营方向。


但因为“小”的性质,如果要以量取胜或是生产与大企业相同定位的产品,必然是无法竞争的。我个人并不太看好这种思路。寻求差异化更能够带来新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可以做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大企业来购买这些产品和服务,这也是一个思路。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1.“小而美”模式的优劣势

1.1 优势

首先要服务内容或者设计区别于其他高度同质化的商品,拥有更加具备辨识度的产品。辨识度又会反过来吸引与这一特征有关联的人群,例如我刚才提到的大码人群。积少成多,最终会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支撑生产盈利,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此外,我认识深圳的一个工作室,专门帮客户改衣服,而且只针对高端客户。她们改的衣服都是奢侈品服装,收费虽然很贵,但还是有市场。三个人的工作室,一年下来赚的钱也可以和一家小工厂相媲美。


因为是小型工作室,其人员和产品的构成会更简单,便于管理者统筹协调,且主题明确步调一致。工作室本身可以从一个非常具体的微小需求点出发,只要市场量足够支撑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工作室的盈利点。譬如,现在有很多工作室,仅仅只出售款式,但并不直接与生产相关。


1.2劣势

工作室的特质,会限制其无法扩大优势。因为“小而美”工作室的本质在于,每个环节的参与人员精而不多,规模的扩大是需要技术人员作为支撑的,而人一多本身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性质。


供应问题,因为大多数小型工作室的本质是以销定产,这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生产周期过长;二是生产成本不如大批量采购低和多样化。因此这些问题也会导致单价上涨,从而使这部分成本间接地由客人和商家分担了。


由于定价通常高出均价,人群的消费力存在地域局限性,工作室更适合存在于一二线城市。我目前的客人,尽管也有一部分线上的,但是很明显可以看见80%以上都来自国内超一线城市,剩下的也几乎都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2.文化环境对“小而美”的影响

在中国,做“小而美”比做大更难。可能大部分创业者,刚开始都是想做“小而美”的生意,只是到最后慢慢把自己逼着发展壮大,而到最后,最怀念的还是当初人数最少的阶段。


有人以身边的设计师创业为例,他们的初衷是不想打工,抱着理想去做“小而美”的工作室,但是最后在市场和节奏的推动下,有的不断做大,有的被淘汰。


总结起来,根本的区别,可能不是本身专业的能力区别,而是取决于团队建设的能力。所以,对于小而美这个概念,如果没有完善的团队把产品变现,非常容易被模仿,最后自己活不下去。


这个可能跟中国的文化有关,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进则退,尤其是生意人比较担心自己的市场被别人占有,“有生意不做就是傻子”。但这种欲望很难被满足,结果就是一步步把自己逼上梁山。


其次,中国人很多不能只为自己的幸福而活着,还要考虑家人亲戚朋友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如果一直保持那几个人干活,别人的眼光会开始厌倦。也许你自己很幸福,但在他人眼里,这是一种没有能力的表现,或许认为你选择的这个生意不是什么好生意。而实际上,在日本和欧洲,小而美的形式发展得很成熟。譬如在日本,一个裁缝铺,包子铺都可以传承好几代。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1.商家角度

小而美的前提还是要有具备实力的客户人脉,不然一旦小,美不美大家都不知道了。一部分客人判断衣服好不好的原则,依然停留在是不是品牌以及价格。因为客户也不懂,很少人会为了消费去学习辨别其优劣的知识。大部分人都是人云亦云,或者是认品牌。比如人们会说,我这个对戒是尚美的;但很难说我这个对戒是行内朋友定制的18k金的。等待消费态度的转换,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期待消费者自身的转变。所以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是,小的工作室同样也需要自己培养客户,要有自己的人群基础。


2.生产者角度

正如上文提到的,其实市场的需求很大,但符合要求的高技术人员和合作伙伴却不好找,要做到生产好的商品就得提高生产条件。


目前而言,我的工作室核心人员依然只有二到三人,剩下的都是可流动工人,这会影响调整工作订单的灵活性。例如某些时刻,客户给出了大笔订单,我们还需要将工程部分外包,外包的过程中也需要持续跟单,因为外包工厂的质量是不如工作室本身的产品要求的。而如果一个工作室涉及到了外包业务,就是一种轻资产运营,实际到最后很难“小而美”了。外包的成本肯定比自己生产的成本要低,所以批量生产的品质有所降低。目前很多工作室都是这样,不可能为了某笔忽然而来的大订单而临时增加人手,多数解决方案也是只能外包。


再者,“小而美”的采购成本是最大的问题。50件的订单去批发市场可能扯一条布都有多,而1万件的成本就会低很多;同样50件的订单甚至很难养车工,但1万件就完全不同,这是我们目前也要解决的问题。我之前工作的时候有见过一个工作室,他们的解决方案很巧妙:定制某个印花面料,出系列款式,一个系列有上衣连衣裙和半裙,客户自由挑选,这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方法。同时,一种面料多种款式也能在面料上节省不少成本;但在工厂层面来说,做十几件的成本跟做百来件的工费成本也差别比较大。


“小”本身虽然具有灵活性,但“小”也会局限了方方面面的发展。目前而言,“小而美”还是一个仍需探索的设想。


出于对这种种局限的考虑,有芸友建议,如果是针对个人穿搭的工作室类型,还是应当注重做好形象设计,定位在高端客户那块会比较有市场。对于服装工作室,做小就只能针对高端客户,如果想涉及到中端客户,就不能定位在小而美这个模式,做大销量才是王道,否则成本控制不好,产品就没有竞争力。


这一点在我看不无道理但也应有所侧重。针对高端客户做到小而美是可以容易,想做大也很难。所以小而美还是跟定位很有关系,比如日本的寿司店,为什么能传承?因为有高利润在里面。因此,最关键还有认可的人群,虽然很小众。而对于做服装的来说,很多人最终都会走向批量化上去,毕竟中国中产阶层走向高端消费还有很长一段路。


高端人群基数肯定也不少,但要养活太多的工作室就很难,而且那些高端消费者,一般很难接受不知名的新店铺,除非你有那个圈子,这个就是很多人难以把工作室做成“小而美”的原因。有芸友就表示刚出来创业时,也是想做“小而美”的工作室,找几个缝纫工,做点小单子,能比上班强点能就满足。但真正实践后才发现仅靠“小而美”是维持不下去的,因为客户喜欢选择大品牌,工厂越大看上去也越有实力。


庄主总结

一、如何定义小而美的工作室

1.小而美工作室通常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工作室在设计和生产两个方面要具备完善且过硬的专业能力。

2.客户群体决定经营内容

产品本身能够与市场其他产品有差异性。这个差异性或许体现在设计风格上、质量上、或者是为产品带来价值的附属服务中。

二、国内环境与其关系

1.“小而美”模式的优劣势

1.1 优势:

产品更具备辨识度。

因为小型工作室的特征,人员和产品的构成会更简单,便于管理者统筹协调,主题明确步调一致。

1.2 劣势:

工作室特征存在着局限性,或许无法扩大优势。

供应问题,因为大多数小型工作室的本质是以销定产,导致生产周期过长和原料成本上升。

由于定价通常高出均价,人群的消费力存在地域局限性。

2.文化环境对“小而美”的影响

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进则退;中国人很多不能只为自己的幸福而活着,还要考虑家人亲戚朋友的感受。

三、 以自己的工作室为例,分享自身经历

1.商家角度

消费者仍然处于以品牌和价格判断商品好坏的阶段,对工作室态度为一旦“小”,就很难“美”。

2.生产者角度

小而美的形式局限了发展,对人员的要求更高,反之招工同样存在难点。


审核 : Cherika Chen

版式设计:Alex Li


End


想要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在国内做一间小而美的设计工作室可行吗?


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若想加入冷芸时尚圈,请加微信woshilengyun(备注“姓名+冷芸时尚圈”,否则加不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工作室   差异性   外包   款式   环节   设计师   人群   形式   成本   需求   客户   人员   服装   时尚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