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老年人慢性咳嗽气喘丧命,子女要重视肺脏出了问题

看个例子

今天门诊看病,一个老年人被家人搀扶来就诊,主诉是长期干咳无痰,咳嗽无力,气短,活动后喘息不停,形体消瘦,神疲懒言,面色泛白,脉弱无力,虚烦不眠,夜间盗汗,大便干结,下肢浮肿。

在当地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做了肺部CT检查,提示:两肺纹理增粗,肺气肿表现,考虑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开了一些消炎化痰止咳的药物,效果不是太好,家人只能来求助中医,我结合患者表现。考虑肺气虚合并血虚,开了方剂灸甘草汤,五付后症状好转。


多数老年人慢性咳嗽气喘丧命,子女要重视肺脏出了问题

今天了解一下中医的肺脏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于心上。肺通过肺系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肺的主气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其一,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其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2.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肺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疏通和调节着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共内涵有两方面:一是肺气宣发,将津液布散至全身以濡润之,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将体内的津液不断地向下输送,至其他脏腑以濡养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肾,经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导致水湿停聚,产生痰饮、尿少、水肿等病变。


3.肺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是指肺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即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2)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和调节。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运动;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肺的主要中医辩证

1.肺气虚证

指肺气虚弱,呼吸无力,卫外不固,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动则尤甚,咯痰清稀,声低懒言,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本证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肺阴虚证

指肺阴亏虚,虚热内扰,以干咳少痰、潮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肺虚热证。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本证以干咳、痰少难咯、潮热、盗汗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3.风寒犯肺证

指风寒侵袭,肺卫失宣,以咳嗽、咯稀白痰、恶风寒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咳嗽,咯少量稀白痰,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本证多有外感风寒的病史,以咳嗽、咯稀白痰与风寒表证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4.风热犯肺证

指风热侵袭,肺卫失宣,以咳嗽、发热恶风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本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上焦病证,在卫气营血辩证中属卫分证。临床表现:咳嗽,痰少而黄,气喘,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发热,微恶风寒,口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5.燥邪犯肺证

指外感燥邪,肺失宣降,以干咳痰少、鼻咽口舌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简称肺燥证。燥邪有偏寒、偏热的不同,而有温燥袭肺证和凉燥袭肺证之分。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甚则胸痛,痰中带血,或见鼻衄,口、唇、鼻、咽、皮肤干燥,尿少,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津,或微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脉浮数或浮紧。本证与气候干燥有关,以干咳痰少、鼻咽口舌干燥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6.肺热炽盛证

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气粗、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简称肺热证或肺火证。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上焦病证。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甚则鼻翼煽动,鼻息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本证新病势急,以咳喘气粗、鼻翼缩动与火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7.痰热壅肺证

指痰热交结,壅滞于肺,肺失清肃,以发热、咳喘、痰多黄稠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喉中痰鸣,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本证以发热、咳喘、痰多黄稠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8.寒痰阻肺证

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白量多易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寒饮停肺证、痰浊阻肺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咯,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本证以咳喘、痰白量多易咯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痰稀者为寒饮停肺证,痰稠者为寒痰阻肺证。

9.饮停胸胁证

指水饮停于胸腔,阻碍气机,以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胸廓饱满,胸胁部胀闷或痛,咳嗽,气喘,呼吸、咳嗽或身体转侧时牵引胁痛,或有头目晕眩,舌苔白滑,脉沉弦。本证以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微阁,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本证多有感受风热的病史,以咳嗽、狭少色黄与风热表

10.风水相搏证

指风邪外袭,肺卫失宣,水湿泛溢肌肤,以突起头面浮肿及卫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上半身肿甚,来势迅速,皮肤薄而发亮,小便短少,或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常见肺病中药

川贝母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应用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2.瘰疬,乳痈,肺痈。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2g.

百部

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应用1.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2.蛲虫病、阴道滴虫、头虱及疥癣等。用法用量:煎服,5~15g;外用适量。久咳虚嗽宜蜜炙用。

紫菀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1.咳嗽有痰。2.肺痈、胸痹及小便不通。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肺虚久咳宜蜜炙用。

百合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养胃阴,清胃热。

应用1.肺阴虚证。2.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3.胃阴虚有热之胃脘疼痛。用法用量:煎服,6~12g.蜜炙可增加润肺作用。

常用方剂

炙甘草汤(复脉汤)

【组成】甘草(炙)四两 生姜三两 桂枝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

【用法】水煎,阿胶烊化,冲服。【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

【主治】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生脉散

【组成】人参五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西医学上的肺病主要包括,肺气肿,肺结核,哮喘,慢阻肺,肺炎等,一般老年人都会有肺功能不好。引起心脏功能不好,当心肺功能出现异常,会出现胸闷气喘,下肢浮肿等表现,中医西医结合,才能更好的治疗老年人的肺部疾病。作为子女要关注老年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咳喘   气粗   胸廓   肺脏   外感   津液   舌苔   鼻翼   风寒   老年人   临床表现   子女   主要依据   全身   无力   呼吸   重视   作用   功能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