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一个欢庆秋收的节日,更是家人团圆饕餮美食的节日

中秋节,一个欢庆秋收的节日,更是家人团圆饕餮美食的节日

秋的夜晚,有淡淡的凉意袭上薄衫,走廊的尽头,浅黄暗淡的桂花,散发着轻轻柔柔的幽香,柳梢上斜挂着一轮清澈如水的明月,古老银杏叶在瑟瑟秋风里,悄然而下,它潇洒着,从容着,无怨无悔地归于了大地,那遍地润黄似锦缎逶迤……微醺中,侧耳听秋音:如轻纱,如含烟,如琴箫演奏着一曲丝丝入扣、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中秋节,一个欢庆秋收的节日,更是家人团圆饕餮美食的节日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中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走来。

中秋节的由来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我除了喜欢嫦娥奔月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以外,还非常欣赏中秋节是丰收的节日这个说法。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选取在秋的正中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摆上丰收的果实,开怀畅饮、载歌载舞大事庆祝一番,既符合国情,也演绎着人间烟火葱茏的动人画面。

中秋节,一个欢庆秋收的节日,更是家人团圆饕餮美食的节日

后来,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把思乡和离愁融入月圆之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最有名的当属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在万籁俱寂的中秋之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怅然于家人离散引出了入骨的相思,把离思聚散的情意表现的委婉动人,又充满耐人寻思的悠远意境。

中秋节,一个欢庆秋收的节日,更是家人团圆饕餮美食的节日

在中秋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苏轼的《水调歌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离开朝庭,在不惑之年改知密州太守,“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在表达政治上的复杂心情的同时,也抒写了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成为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称道的名篇。胡仔在《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

八月十五成了赏月、盼归、期待团圆、思念亲人的日子。民间更是流传着如嫦娥奔月、玉兔掏药、吴刚伐树等等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在我看来,是国人除了除夕之外,最重要的节日,是融合了民俗特色和传统文化最深得人心的节日,是羁旅在外的游子渴望团圆、思念亲人的节日,也是农人为了欢庆秋收设宴欢乐的节日,更是家人团圆饕餮美食的节日。

中秋节,一个欢庆秋收的节日,更是家人团圆饕餮美食的节日

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下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句子,又是另一番感慨,一轮明月升起,故乡遥不可及,身在异乡为异客,同是天涯沦落人,把思念和祝福寄予明月,只愿亲人和朋友心有灵犀,默默感知。

中秋这种忧思怀想的情感,已细细密密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幻化成无边无际的对亲人和故土的眷恋之情。相信每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在客居异地的岁月里,无论生活得安适还是无奈,总会有无形的亲情丝线紧紧相连,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许是季节的更换,秋天的空气中,随着一片落叶的飘舞,一颗露珠的乍现,一声蟋蟀的惆鸣,空气中便不由得飘荡着一丝丝伤感的情绪,对逝去岁月的感叹,对花样年华的留恋,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在中秋的这一天,寄予天上的月轮,在完美无暇的守望中诗意的弥漫……

中秋节,一个欢庆秋收的节日,更是家人团圆饕餮美食的节日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即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春江花月夜   怀远   团圆   中秋节   饕餮   节日   美食   嫦娥奔月   水调歌头   游子   望月   明月   故乡   中秋   动人   亲人   家人   思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