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古代广为流传的食肉经验之谈。古代的计量单位与现代不同,半斤是八两,至于每两相当于现代的多少克,因朝代不同其计量不同,例如秦朝和西汉时期,一两等于16.14克,唐至清朝一两等于37.30克。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这句话高度表达了古人对飞禽的重视,强调了等量的飞禽营养价值是走兽的2倍。在古代,“飞禽”指两条腿的动物,包括天上飞的,而今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大环境下,飞禽主要指只能在地面上飞的鸡、鸭、鹅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白肉”。“走兽”很显然就是四条腿的牲畜,比如猪、牛、羊、驴等,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红肉”。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飞禽为什么得到古人的青睐?

稀缺性

在古代,尽管原生态环境好,飞禽多,但是要想获得这些飞禽,难度特别大,那时候人工饲养的少,鸡鸭野性大,到处飞,满山跑。捕猎也不容易,飞禽出入的环境一般比较复杂,伴随着凶猛野兽的出没,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正是由于飞禽的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它的珍贵性和稀缺性。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会飞的鸭子

营养性

其实,我们的古人对食物的营养性早有深入的研究,并且颇有建树。虽然“白肉”和“红肉”均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但“白肉”比“红肉”脂肪含量低,几乎不含有饱和脂肪酸,而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肌肉纤维细腻,从而得到人们的推崇。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鲜美性

“飞禽”由于体型相对小,非常灵活,可以在地面(水面)尽情撒欢,将肌肉练得脂肪全无,纤维组织紧实又细腻,入口鲜嫩美味。走兽却不同,身体笨重,运动量有限,特别是饲料猪,可以称都上走兽的大懒虫,由于长时间的少运动,膘肥肉积聚上升,脂肪多口感油腻,肉质相对“飞禽”松弛粗糙。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寓意好

从宋朝开始朝廷重文轻武,武官的地位一下子一落千丈,官服都是用动物“飞禽”和“走兽”图案进行区别。文官都以飞禽来展现,武官则以走兽代之,从精神图腾的龙、凤凰、鹰等天上飞行的诸多禽鸟,无不是以圣神、吉祥示人,象征了美好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红白肉”搭配吃,营养均衡最重要

虽然多食“红肉”对人体不利,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全盘否认它的作用,“红肉”最大的优势就是铁含量高,关于这一点是“白肉”无法替代的。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了将每人每天禽畜肉40~75g的摄入量,囊括了“白肉”和“红肉”。这并非是一个绝对值的数字,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走兽”不是圈养,而是在大自然中放养,那么它的肉也会是极其精瘦美味,其营养价值完全可以与“白肉”媲美。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是啥意思?许多人都意会错了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强调日常生活中要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其实与我们当今提倡的少食油腻的健康饮食理念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不能死搬硬套古人的经验,一定要遵循营养均衡的法则,合理搭配才是饮食界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除了肉类,我们还应该搭配蔬果、蛋类、牛奶、五谷杂粮等摄取更多的营养成分。

大家好!我是筱雅美食,一个厨艺爱好者,传递一日三餐的美食温暖,共同探讨美食话题,让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收藏、评论,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飞禽   走兽   不饱和   白肉   武官   脂肪酸   脂肪   古人   营养价值   肌肉   含量   细腻   美味   古代   环境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