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写在前面:本文首发于公号无敌大薇薇,主张通识教育,从语言到全学科,从三观到批判性思维,帮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文:Romi妈妈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和身边的朋友,群里的妈妈们,交流越来越多的内容,都是孩子的教育。我发现,“焦虑”已经成为大部分家长的关键词。原本,教育是关于未来,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活动的话题,但几乎所有家长特别是妈妈们的状态,都是焦虑。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有时我们一边焦虑,一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是别人家的孩子特别爱学习,不用家长操心?是害怕自己家的孩子在学校会被甩到队尾?还是担心孩子的未来只能啃老?

奇怪的是,咱们小时候,好像父母并不焦虑,那时的父母根本不用操心孩子的学习,晚上写什么作业?那是学生的事,和父母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回家能给孩子做顿饭,就是非常尽职的父母了。

那今天的我们,如此努力如此付出,为什么我们反而更加焦虑呢?

可能是因为我们更加清醒,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时代正在以加速度发展着,科技正在彻头彻尾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整个世界。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也更因为我们更加困惑,我们比当年的父母,更多地去设想未来,又发现以自己有限的想象力,完全想像不出未来会是什么样!这种对未知的恐惧,让我们更加焦虑。

如何让孩子能够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不知道什么才叫准备充分。于是,我们想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准备起来,把他们武装起来,让他们不会被时代淘汰。

于是数学课英语课语文课编程课美术课音乐课舞蹈课……所有的课都报一遍。然后,在送课外班的疲于奔命的日子里,我们突然又想到了,这样密集的安排会让孩子们失去童年……于是,我们又开始焦虑了,一次次扪心自问:这样的教育对孩子们真的好吗?他们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吗?他们快乐吗?

当年的家长从来不会去想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和教育对不对,因为那是他们能给我们的最好的了,没有别的选择。但是今天的我们,有太多选择,因此我们开始不确定自己给孩子的到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为他们好?要不要换一换方式?

因为不确定,所以纠结,因为纠结,所以焦虑。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今天,我要推荐的这部记录片《你好未来人类》的制片人制作人兼总导演陈一佳也有着同样的焦虑,她是路透社北美地区唯一的华人财经女主播,常年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同时,她也是一个四岁男孩的妈妈。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陈一佳的儿子北北刚4岁,明年要上学前班,可他现在的日常却是在纽约的天才妈妈辅导中心不停刷题、做各种训练和测试。

作为精英妈妈,陈一佳也像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妈妈一样,纠结着同样的问题:到底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他适应未来?

为了知道到底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未来的社会需要孩子具备怎样的能力,陈一佳走访了美国、以色列、肯尼亚、英国和中国5个国家,去探究世界各个不同地方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英国、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而是以色列的教育体系和理念。

以色列国境内50%地域寸草不生,饱受战争灾难,但是,仅850万人口中却诞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培养未来的孩子呢?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以色列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有4个孩子,12个孙子孙女,他所有的女儿都是高学历的心理学家,儿子是物理学家。他说他在教育上的投入非常大,他告诉孙子孙女们:“你们的学业从幼儿园开始,从获得博士学位才算结束,没什么可商量的。”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他认为,孩子们应该在幼儿园就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他说,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培养更多的工程师、科学家,因为他们能创造未来经济。

于是,陈一佳邀请了科幻小说家,“雨果奖”获奖者,同时也是两个孩子妈妈的郝景芳与她一起探访以色列。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她们的旅程从以色列幼儿园开始。他们看到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正在天文学家的带领下探索宇宙知识。在幼儿园给孩子上课的老师,全都是相关领域的大学者。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老师们都表示:让孩子及早接触科学、科技,一路成长中始终将这些知识当成平常,尽管未来他们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但至少他们不会在未来丧失存在感。

以色列“创新教父”约西瓦尔迪说:“孩子们必须拥有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化学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

这样的教育体系和目标听起来比中国的教育更加“残酷”,在中国,如果专家们这样面对镜头说话,可能会被全国人民指责,说这样的要求太残忍,请把童年还给孩子!

可是,在镜头里,以色列孩子们的笑脸和状态告诉我,对他们来说,物理、化学只不过和滑滑梯、过家家一样,是游戏的一种。这种状态,让我有点困惑?他们没有压力吗?不累吗?家长不陪他们写作业吗?不吼他们吗?

更让我陷入思考的是家长们的态度。以色列的家长们仿佛丝毫不焦虑,他们轻松地接受采访,一脸无所谓地谈到孩子们的教育,态度却非常坚决而且异口同声地表示:

“我觉得这样很棒。”

”我觉得尽早开始接触这些非常重要。”

“孩子们现在可能不能完成听懂,但是他们还是能吸收一些东西的,但他们长大就会懂了。”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不管是专家们、老师们还是家长们虽然认定未来需要科技型人才,孩子们需要学习很多基础知识,但是,只要学就好了,至于学的结果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接触到了这些知识,经历了“学习”这个过程。

他们清醒地明白:对知识的理解是需要过程的,在幼儿园里开始学习科技知识不是为了真的掌握这些知识,不是了学会一堆专有词汇,而是一种耳濡目染,将对科技的兴趣根植于孩子们幼小的心中。

以色列创新教父约西瓦尔迪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铭记:

“我们怎样培养孩子才能跟得上科技时代的步伐?

仅凭专业是不够的,

你必须有美德,

你必须成为一个好人。

如果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职业,

我们就不能教授这些,

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教会孩子们如何去学习,

这是最重要的。”

在教育孩子科技基础的过程中,其实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学习。他们教的不是知识,而且如何获取知识的能力。

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往往在教育中,我们更在意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然而我们却忘记了,在学习这件事上,最重要的,恰恰是过程。

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拥有“学习”这项能力,而不是“知识”这个结果。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在陈一佳她们以色列的旅程中,还去了当地的初中课堂。

那是一节英语课,老师从头到尾也没有讲语法,词汇,这节英文课,他们的主题是——“大脑”, 于是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去分组收集与自己这组的大脑部分相关的信息并整理成PPT,然后由每组派出一个人上课展示成果。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像我所在的咨询公司的咨询师们的工作方式:分工、合作、明确方向、收集信息和数据、分析信息和数据、整理思路、写作并绘制PPT、用语言展示发现与结论。

这种学习再次证明了,语言,不是一种刻板的知识,而是一种获取知识和沟通交流的工具。如何通过语言获取知识,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才是语言学习的本质。

这正像先妈在上一篇公号视频里,讲到亲子共读时提到的:增长知识并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无需为了让孩子增长知识而不停拓展。通过读书,养成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学会思考方式,锻炼表达能力,这才是读书的目的。而达成这一目的,一切都能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水到渠成。(戳这里看视频)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整个记录片提出了几个核心的观点:

“科技已经在开始改变了教育的方式,更开始改变教育的目标。”

“以昨日之法教育我们今天的孩子,将使他们失去明天。”

“科技社会瞬息万变,而教育却长期一成不变,我们正在用19世纪的体制、20世纪的知识,来教育21世纪的人才。”

如果你还在焦虑,强烈推荐你也和我一样,看看这部记录片,你会发现,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虽然国情不同,教育体系不同,作为家长,我们无力改变大局,但是至少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急不躁,一步步地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让孩子们养成学习习惯,学会自我学习,这才是面对未来一切不确定可能性的最重要能力。

还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你

《你好未来人类》记录片

《你好未来人类》是由腾讯新闻出品,立春工作室和三橙传媒联合出品的首档环球教育科技体验观察纪实片,主创团队历时16个月, 针对孩子的未来教育,聚焦时代背景下“科技与教育”的关系,分别前往英国、以色列、肯尼亚、美国、中国5个国家,希望给家长们开启一份专属的“科技教育攻略副本”。

第1集——英国教育实验:孩子准备好应对成人的网络世界了吗

第2集——科技重塑以色列,未来人才要具备怎样的能力

第3集——美国名校焦虑,通向未来难道只有常青藤985一座独木桥吗

第4集——非洲教育挑战,科技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吗

第5集——全球父母向中国虎妈看齐,打造大国崛起的最强后浪

可在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未来人类”即可直接获取观看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瓦尔   焦虑   以色列   孩子   英国   记录片   美国   纪录片   中国   家长   父母   能力   妈妈   未来   知识   旅游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