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集宁旧事》节选——第三十三章


长篇小说《集宁旧事》节选——第三十三章

作者 林艾

刘宴雄四处流浪,歪打正着还抓了两个土匪和一个负案在逃的杀人犯,一下子成了学校的英雄。老师大会小会表扬他,社会上也授予名目繁多的荣誉,什么独闯擒匪,智斗恶魔,再加上文人墨客们的演绎,简直比故事片中的英雄都传奇。霎那时刘宴雄有些飘飘然,都快不认识自己是谁了。

奶奶赵青梅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大毛啊!你年纪还小,这个英雄也不能一生一世的受用,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将来才有大用处啊!”

刘宴雄说:“奶奶没文化不是一样当领导吗?”

赵青梅说:“我这叫什么领导?有文化的道理一讲一大摞,我却半晌崩不出个屁来。人们表面上恭维你,其实没几个心服口服的。就像你也有沾领导子弟光的嫌疑,放在别人身上不一定大红大紫。再说人家让你做英雄事迹报告,你却脸红脖子粗的前言不搭后语。听奶奶的话,好好上学,多掌握知识,说话办事就是不一样!”

刘宴雄皱着眉头说:“我这么大个人整天跟些毛孩子在一块儿,脸上多难看。”

赵青梅说:“这样吧,奶奶给你雇一个家庭教师,咱们在家里学。要是能把一二年级的课程补上,明年直接上三年级,这样不就和大孩子们在一块儿啦!”

刘宴雄说:“行,奶奶就给我雇一个老师好了。”

荣誉和表扬也是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催化剂。刘宴雄成了名人以后,比较注重自己的言行,很少再干那些打架斗殴,欺负同学的事情了。有一天下大雨,刘宴雄打着雨伞回家,半道上碰见一个妇女怀里还抱着小孩儿。刘宴雄主动上前把他们母子俩送回家,人家没完没了的感谢话,他都有些承受不起。多做善事、好事、多受表扬,心灵也在升华,刘宴雄整天像一条小鹿般的蹦蹦跳跳,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街坊们都说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他也觉得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磨练,自己长大成人了。

就在刘宴雄转变思想刻苦读书之时,他的父亲刘强从包头回来了。刘强并不是探亲访友,而是长时间住下去,这回就不走了。上海市援建的集宁皮件厂需要大批技术工人,刘强在母亲的劝说下调动回乡工作。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妻子马华也调回九龙街小学教书,他们一家五口都回来了。

刘宴雄对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父亲有些陌生。俗话说:宁死当官的老子也不死叫街的娘,亲生父亲没管过自己一天,后妈又能亲热多少。刘宴雄拒绝回到父母身边。刘强只好顺水推舟,跟着奶奶也是个伴儿,并不强迫儿子就范。马华生了一儿一女,再加上杜润娥的二毛,三个孩子也够她忙乎。

刘强回到集宁皮件厂没多久,市工会成立了业余文艺队,自小喜欢吹拉弹唱的刘强跃跃欲试,一曲山西梆子《走雪山》惊倒了一大帮喜欢戏剧的领导们,刘强很快就成了剧团的台柱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看戏便是集宁市民们主要的娱乐生活,每当夜幕降临,桥东剧院的锣鼓釵铿锵有力地敲打起来,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恩和路,这个逐渐替代一马路的繁华区域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市工人业余文艺队主要以二人台、晋剧为主,演员个个都是全面手,放下二胡拿起笛子,敲过锣鼓打起绑子,扮过青衣又演小生。小小的集宁城谁的扮相俊美,谁的嗓子圆润明亮,谁的鹞子翻身难度高,都是人们饭后茶余的主要话题。名角们走在街上,市民们都会投上仰慕的目光,就像当今社会追星族们捧红了歌星、影星们一个样。

自幼爱看戏的刘强对台词、唱腔有着特异功能。他没上过几天学,只要别人唱几回,便能从头到尾不打结巴。部分没有文化,记性又不好的演员台前唱,台后有人拿着剧本提台词。那时不像现代社会音响设备齐全,嗓子沙哑音响帮忙,像猪一样的哼哼呀呀也能当歌星。刘强一不用别人提词,二不用音响设备,全靠真本事,放开喉咙唱。他专攻青衣和武生,唱、念、做、打,文武双全,样样俱全。

《铁弓缘》刘强扮演陈秀英,从闺旦一直演到武旦,扭捏娇憨恰到好处,武打眼花缭乱,台下掌声不断。山西人自古就爱看戏,老一茬刘秦泰、赵青梅,新一茬刘睿和李芳菲还有马华带着孩子们来到现场给刘强捧场。不像现在人人眼睛都在手机里,赠票人家都不来。

台上的紫红色帷幕拉开以后,刘强反串的花旦陈秀英扭扭捏捏的上了台,他一个甩袖转身惊艳四座,人们拍手叫好。刘秦泰对赵青梅说:“这小子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赵青梅笑着说:“只有扮相还不成,嗓子才是真本事。男唱女腔都用假嗓,丢人的还在后边呢?”

刘强一声:“小女子年方二九一十八,自幼跟着父亲习武练功夫……”道白字正腔圆,朗朗上口。乐队敲过梆子、拉过二胡的过门,刘强开口唱道:“陈秀英虽是女儿身,边关烽火起硝烟,保国杀敌岂分男女,我女扮男装上战场……”唱腔婉转响亮,台下又是一片叫好声。

赵青梅笑着对刘秦泰说:“还有些刀抹旦的样子,只是动作太夸张,有些压不住台。传统戏剧人物台风要庄重,不能像“二人台”那样花里胡俏。”

刘强看着全家老小都来了,表演作戏更加卖力。前半场一切还顺利。演到陈秀英在战场上与敌方撕杀的昏天地暗时,一个鹞子翻身把头套掉了下来,台下的观众开怀大笑,原来不是个女的,是个秃瓢呀?刘强返回后台,嗔怒地对坐在乐队旁边的二毛吼道,“全是你个捣蛋鬼把头套的绳子弄断了,好端端的一场戏演砸啦?以后到戏台下边看戏去!”

二毛说:“你一会儿演女的,一会儿演男的,到底是公的还是母的呀?”

乐队伴奏的人们又是一片欢笑声。敲梆子的张五问二毛:“当爸爸还不是男的?”

二毛说:“不一定?”大家又是一片响亮的笑声。

刘强几乎成了专业演员,他们不仅在集宁演出,还经常去丰镇、兴和、商都、桌资、凉城等周边城镇巡回演出。刘强脱产演戏,工资照发,外地演出除了发补助,还把他们当作宾客招待,好茶饭敞开肚皮管饱。演戏这种活儿整天嘻嘻哈哈,今天给这个当爹,明天再给那个当孙子,就跟闹着玩差不多,大家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扮演角色需要真情实感,男女爱情戏更是眉来眼去,自古男女扎堆是非就多。刘强又遇上了麻烦,与他唱“楼台会”扮演祝英台的女演员杨梦珠爱上了他,与他假戏真做,多次相约出外幽会。


刘强躲躲闪闪,总找借口拒绝杨梦珠的邀请。自从发生了张奕花的自杀事件,刘强再也不敢将男女事情太随便。两个女人毁在了自己的手里,如果说杜润娥的死还有些咎由自取,张奕花却成了他人生路上悲戚的孤鬼魂。现任妻子马花恪守妇道,勤俭持家,又为他生了一男一女。再加上张奕花的大毛,杜润娥的二毛,他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可不能像“撂蛋鸡”一样,遍地留“种”,更不能贪图一时的痛快,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刘强和杨梦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情切切,意绵绵,三十多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身体、生理都有异常的感觉,但他还是把欲火强压下去。台上归台上,台下归台下,真实生活哪有像梁山伯、祝英台那般如漆如似胶,整天缠绵,誓死不分离的。男人要去挣米养家糊口,整天搂搂抱抱,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呀!女人拉扯孩子,洗衣做饭,琐事早已把两口子婚前的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磨灭了。

刘强没有反应,杨梦珠并不甘心。这个吃穿无忧的女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享福的,包括生理“性福”。杨梦珠三十出头已经换了两任丈夫,她还在物色着第三任丈夫。唱戏的刘强只是她人生驿站的一个过客而已,她并不准备把一生的赌注押在他身上,她对他只是满足一时的饥渴而已。她在需要男人的时刻,他能给她以最无私的奉献就行。可这个木头人装什么正经呀!前年张奕花的死,全城男女老少谁不知道你是个什么东西!

常言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刘强越是不理睬杨梦珠,杨梦珠越是对他充满了好奇心。为什么三个女人非他莫嫁呢?她发誓揭开他的真面纱。集宁工人业余文艺队在呼和浩特演出,中午歇起晌来杨梦珠邀请刘强上街逛游,刘强答应下来。晚上八点开戏,整个一下午无事可干,以前去包头偶尔路过呼和浩特,他也没进过城,出去看看市容,也是不错的事情。再说,总得给人家一些面子,满不在乎有点儿不尽人情。

杨梦珠与刘强在大街上漫无目的行走,这座刚被“录用”的自治区首府的城市,到处都是建筑工地。黄滩一片的中山路,原来只是旧城通往新城的一条大道,如今道路两侧新盖的楼房连成了一片,归绥城已经和新城环绕在了一块儿。人民公园对面的工人俱乐部正在上演电影《白毛女》,杨梦珠说是看电影,刘强没有反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部新影片先在省级城市上演,轮到他们小小的集宁城还不知道牛年马月。爱唱戏对其它艺术不但不排斥,还特别嗜好,从中学习鉴赏一些表演知识,能够极大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杨梦珠买了两张票,刘强便随她走进了电影院。

电影《白毛女》开演不久,杨梦珠便抓住了刘强的手。人家买了电影票招待自己,随便抓抓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等一会儿,她的手放在了他的胯下,这个地方和手不一样,不是个随便抓的地方。尽管大厅的光线昏暗,刘强还是觉得千万双眼睛盯着他俩。再说,银幕上的杨白劳都被黄世仁逼死了,许多观众同情的都流泪了。杨梦珠的举动与电影的氛围多不协调!刘强便将她的手拿开,悄悄地在她耳边说:“认真看电影,不要胡思乱想。”

杨梦珠被刘强拒绝以后,思想渐渐进入了剧情,烦躁的身心逐渐平静下来。电影《白毛女》确实感人,他们剧团也尝试排演歌剧《白毛女》,但演员迟迟进入不了角色,最后不了了之。《白毛女》才是真正的阳春白雪,他们演的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有什么意思?

刘强和杨梦珠从工人文化宫出来以后,刘强看见杨梦珠的眼圈红了,想必是被电影的剧情所感动。刘强便用关心的口吻问道:“白毛女的命运太惨了,你是为她而伤心吗?”他的话语也有些对她的轻佻举动给予婉拒而表示的歉意。

杨梦珠说:“我还不如白毛女,不管怎么说,人家最后还投入了大春的怀抱。我呢,再表示又有谁知道?”她的话语总是直来直去,从来不走弯路。

刘强低着头不言声,他能说什么呢?

杨梦珠指着工人文化宫对面的人民公园说:“咱们进去转转。”

刘强随着杨梦珠走进了公园。呼和浩特新旧城之间除了星期天,没多少人来往,公园人迹更少。杨梦珠放着宽敞的大道不走,专走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刘强心想不对,刚才在电影院她都敢随便摸,要是到了没人的地方,还不知把我怎么样呢?刘强便停下脚步说:“我们还是回去吧,要是晚饭都开过了,耽误了开戏的时间就更麻烦了。”

杨梦珠像不认识刘强似的双眼怒视着他,这个王八蛋放着现成的荤腥不闻不看呀!他被她盯着低下了头,只是双脚像抹了胶水似的不再前进一步。杨梦珠恼怒的转过身子便走。来的时候梁山伯和祝英台成双配对,回的时候却成了孤雁单飞。

晚上戏台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像以前那样情真意切,荡气回肠。只是下了台两人谁都不理谁,台上他俩还是坚贞不渝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戏散便成了黄世仁与喜儿一对怨家。

两年以后集宁的工人业余文艺队宣布解散,刘强和杨梦珠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原单位。刘强望着老婆孩子一大家子感慨万分,他庆幸自己意志坚定再没有犯男女错误,如果自己的中腿再往前伸一步,就有了十步百步。世界上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便宜好占,悲喜祸福总是紧密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集宁   白毛女   大毛   包头   呼和浩特   鹞子   块儿   旧事   长篇小说   台下   台上   奶奶   文艺   工人   父亲   男女   旅游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