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作者 林艾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内蒙古朋诚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养猪院士工作站种猪研发繁育基地,是一个集产、学、研、创为一体的智能化、标准化原种猪场。偌大的院落鸦雀无声,这也并不奇怪,饲养着五千多头基础原种的母猪场,加上汽车司机才十七个人。人工智能化水平高,不需要大量的人员,投食只要流够数量马上停止。吃够的返身出栏,走到自动水阀跟前,猪嘴一拱自来水流出,喝够了心满意足地离去。另一条猪随后进栏,重复着前猪的程序。如果刚刚吃过的再进栏,投食口便不再流食。原来每条猪的耳朵上都有芯片,信息化程序既保证每一条猪“吃好吃饱”,又不浪费多余的饲料。种猪选育全部用美国OSB种猪性能测定站和育种软件,才能确保种猪性能优质标准,这样的喂养方式世界属于领先水平。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这里的猪好像十分懂事,躺卧的地方干干净净,排便走到前边,粪便顺着槽沟流出。出生不久的猪仔吃过奶水,钻进三十度的红外线保温板下边,享受着育童般的待遇。信息化自动化管理,让朋诚养殖企业的猪都有了灵气。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凭长相选种猪还是头一次听说。腰身挺拔,臀部滚圆、五官端正,性格温顺便是首选。还有什么每排七个以上的奶头,选一头种猪比相媳妇都苛刻。为啥这么多的名堂呢?朋诚养殖一场的场长任志国这样对我说,种猪选好了后代便优秀,像歪嘴斜眼,性格暴躁的只能淘汰。张牙舞爪的生下小猪还不够自己祸害,家畜是由野生驯化的,母兔就有吃仔的。母猪奶头少与奶头多一样的成本,当然要选奶头多的和能下仔的。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正因为朋诚养殖公司如此优秀,国内外大型养殖场企业纷纷前来考察交流学习。北京农业农村局的张局长带领部分人员实地看过以后,赞不绝口地说道,“老霍把欧洲、美洲、亚洲及国内先进猪场的优点加以选择,并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设计出最适应养猪的模式和工艺流程”。“老霍唯一,世界超前”。有了张局长的这句话,行内人士就有了“世界养猪看中国,中国养猪看霍刚”的名言。这绝非虚有图名,近几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养猪专家们不远万里,来到朋诚养殖企业“取经”。他们看过中国的自动化程度如此之高,连声赞叹“o k!真了不起,你们不是照搬我们的养猪模式,而是加以消化吸收和改造,真是世界一流”。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望着如此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朋诚有限公司创始人霍刚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由于父亲是历史和现行反革命,母亲出生于地主家庭,霍刚一上小学就被视为“黑五类”子弟。许多时候站在讲台前低头认罪完毕,老师才正式讲课。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学一年级,参加红卫兵又是那么遥不可及,每天遇到的不是老师的教训就是同学们的欺辱。

当时集宁一中任教的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教师谢林对霍刚说,“别念了,像你这样的出生再有文化也没用,还不如学门手艺养家糊口呢”?霍刚听从了老师意见,十二岁便到社会上闯荡,从脱土坯到木匠,泥瓦匠、钢筋工、水暖工、电工都干过。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虽然吃穿无忧,但都不是自己所爱。闲暇之时经常琢磨,中国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人以食为天,每年要消费多少猪肉呀?为什么不养猪呢?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从此以后,霍刚便买来养猪书籍和光盘自学起来,越学对猪的“感情”越深,跃跃欲试的心情像春潮一样涌动。当他把想法告诉了妻子以后,张春兰一百个不同意。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瘟疫来了怎么防范,肉价下降如何应对?霍刚为了转变妻子的观念,开车拉上张春兰华北、东北各地的猪场参观学习。张春兰看见丈夫如此执著,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随丈夫心愿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猪场猪舍猪仔一切都需要钱,霍刚把一千二百平方米的别墅卖掉,在集宁旧区原貂厂院内以三百头母猪起步,开始了“淘”养猪的第一桶“金”。房子卖掉了,老婆孩子总得有个住的地方。霍刚在新体路对面租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把她们母子安顿下来。龙凤胎儿女的记忆最为深刻,一进屋就上炕,生活起居极为不便。但为了爸爸把猪养大,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眼看着猪长得膘肥体壮,肉价却一个劲地掉,生猪还不到三块钱。市场经济变幻莫测,许多大中型猪场支撑不住,纷纷倒闭。张春兰把金银首饰买掉补贴猪场,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懂事的大女儿霍晓程看见妈妈的头发一夜之间白了许多,心里极为难受。她想替父母分担忧愁,但羸弱瘦小的肩膀怎能承受如此重担。霍刚宁愿自己一人承担,也不想让老婆和孩子知道有多难。他在外边东筹西借,哪儿窟窿大先补哪儿,许多时候就连妻子张春兰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外债。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就在肉价上上下下漂浮不定的几年中,霍刚一直坚持下来。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靠的是坚持、执着和热爱。如果说养猪快乐、快乐养猪是他的人生格言,老婆孩子就是他的精神支柱。要是当时放弃或者改行,也就没有了今天的霍刚。他除了不退还要进,一个更加宏伟的蓝图在他的心中萌动。经过多次出国考察,他决定从英国引进大白和长白优良品种猪。这就有了《霍刚的传奇人生》上部叙述的专机运送上千头猪的故事。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霍刚筹集贷款上亿元扩建了两个大厂,那些日子他在工地搭建简易帐篷,饿了啃块儿冷馒头,渴了喝口井水。图纸自己绘,尺寸自己量,从规划、设计、建筑结构、水电暖、通风、工艺流程样样事必躬亲。几个月没有回过家,大女儿晓乐和双胞胎晓鹏、晓程连爸爸的模样都快忘了。他们搭车来到工地,看见了父亲的背影,高声喊叫着:“爸爸……爸爸”!父亲转过身子是一张又黑又瘦的脸,儿女们简直不敢相认,再也忍不住不停地抽泣。霍刚眼里噙满了泪水,他泣不成声地说道:“爸爸不是一个好爸爸,没能好好关心你们”。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霍刚从来没在三个孩子面前跟妻子吵过架,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父亲就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再说妻子风里来雨里去跟着自己受罪,也有个不痛快的时候,为啥就不能说上几句呢?目前的霍刚价值几个亿,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西装革履,盛气凌人。还是经常走进猪舍与工人们一块儿就接生、防疫等事宜亲自动手。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霍刚通过实践摸索出一条规律,要想养好猪,必须研究“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疫情风险”,这样才能把赔钱的风险降到最低。多年的经验肉价每涨四年就要降,因为市场缺肉许多场家大量养殖,一旦肉多了价格立马就落。2012年霍刚的团队分析肉价要落,当年淘汰了一千头母猪,保本也要把优良品种留下,以便“猪市”回暖大量繁殖。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非洲猪瘟疫情在世界各国蔓延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都没有攻克的办法和有效疫苗,2018年8月3日中国第一起非洲猪瘟在沈阳爆发,不到一年内,中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感染和发生非洲猪瘟。猪就像喝了迷魂汤似的一个个的倒下,许多场家欲哭无泪。朋诚公司深度剖析和研究如何控制疫情,对车、人、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科学防疫,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确保了朋诚养殖公司安然无恙。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霍刚分析经过非洲猪瘟疫的打击种猪存栏急剧下降,国内种猪资源将会严重短缺。朋诚公司在半年的时间内增加了五千头基础母猪的存栏,这样做要冒极大的风险,非洲瘟疫并没有解除,一旦防疫失控,企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养殖也就像“押宝”一样,挣钱与赔本都是瞬间的事情。如乌兰察布上市公司的一家大型猪场因为市场预测失误,再加上资金断链,肉价成了白菜价,还是扛着不出手。最后导致没钱购买饲料,饿死了六万头猪,企业立马破产。还有的养猪企业对市场分析不透彻,挣钱的时候出栏一万头,赔钱的时候出栏六万头,造成了资不抵债的后果。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为了防止猪瘟的传播,朋诚养殖场要求员工不吃外边的猪肉,避免带回猪瘟。员工们禁止喝酒,酒后除了影响工作也不安全,一旦醉酒倒地就会被猪拱或者踩压。每当春节、中秋节都以吃钢镚娱乐,谁要吃到一个钢镚奖励五十元人民币。大伙吃得肚皮滚圆,步履蹒跚。曾记得赵本山的小品《时装模特队》学“猫”步,员工们吃饱喝足了,走的是“猪”步。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每天每个班百十多米长的猪舍只有一个工人,好像他们没什么活可干。把卫生清理干净,定期给猪打疫苗就是主要工作。母猪临产,接生都有专人负责。工人有当地的,还有赤峰和通辽的,外埠的大部分都在集宁购置了房产。他们除了稳定的收入,公司还为他们缴纳了养老、医疗等费用。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有一句话不是叫“好男儿志在四方吗”吗?如今媳妇都来啦!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刚刚三十出头的小伙战瑞田毕业于赤峰农牧学院,十年前来到了朋诚养殖公司,由于爱场如家,技术精湛被提拔为二场的场长,媳妇王乐春负责育种兼办公文秘工作,打里照外样样优秀。夫妻俩收入稳定,已经成了有车有房族。

一场场长任志国与朋诚企业创始人霍刚一块儿当过木匠,后来加工皮件、经营小买卖经历了人间的风雪严寒,生活还是没有保障。没有办法来找师傅学养猪,由于勤学能干和干一行爱一行,成为了公司的技术能手。目前两套楼房,两辆私家车,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一开口就是没有朋诚就没有我任志国。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2015年1月19日,养猪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由市组织部牵头,以李德发院士为团队的带头人,由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中国饲料研究中心、内蒙古科技厅、内蒙古农大、乌兰察布市科技局、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局、乌兰察布职业学院等单位二十五名院士,朋诚公司十五名技术人员组成团队,进行科技研发、创新和技术转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缺肉时期,我们相信从英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大白和长白猪必将发挥其用武之地,让国人的“肉篮子”满一些,也让优良品种猪“遍地开花”。

猪王霍刚的传奇人生(下篇)

霍刚富了没有忘记周边的老百姓,近几年朋诚公司为集宁区的马莲渠乡、察右前旗的三岔口乡、玫瑰营乡捐助了二百多万块钱,扶持了上千养猪专业户。像救助贫困孩子上学的事情更是不计其数,万企帮万村带动了五个行政村三十一个自然村脱贫致富。我们地区像霍刚这样的人才实在太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开满园。如果能涌现出更多的种植、养殖企业家,当地经济就会大踏步的前进,我们昂首企盼乌兰察布人才辈出。 (部分照片网上下载,如有不当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集宁   乌兰察布   猪舍   猪瘟   场长   奶头   优良品种   种猪   非洲   猪场   母猪   下篇   爸爸   风险   传奇   人生   旅游   公司   企业   霍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