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变迁-济宁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生态旅游城市。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城市的变迁-济宁

新石器时代

上古时期,济宁地区处于华夏、东夷两大文明的交汇区域,两族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人类早期的文明。曲阜曾为伏羲之后所建“大庭氏之国”。炎帝神农氏曾自陈迁都于曲阜,教民制来帮垦地,播种五谷已获食;黄帝生于曲阜寿丘,在穷桑登帝位,后迁都曲阜,终生在此兴农桑;少昊都于曲阜;舜作什器于寿丘。少昊后裔有缗氏长期生活在古大野泽畔。少昊陵西侧和西夏侯、东魏庄及泗、沂河流域的二、三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陆续发现了大批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铲、骨针、蚌器、红陶鼎、灰陶体、黑陶隔和白陶纺轮等文物,经考证,它们分别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也验证了,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确实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汶上县贾柏遗址更是把济宁人类活动的历史追溯到了7000年前,遗址中发现的北辛文化墓葬习俗被大汶口文化早期先民所继承,有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其晚期,直接阐明两支文化直接承袭关系。


城市的变迁-济宁

禹封九州,济宁为兖州的核心区域。夏朝,任城区境内设任国,也称“有仍国”,是我国最早的4个风姓古国之一,属东夷部落。金乡县境内有有缗国,大禹接替舜的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后,令舜的儿子季厘去管理有缗氏,有缗国自此始。有缗国地处当时汶、泗流域通向中原河洛地区的咽喉地带,位置优越,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缗国很快就和近邻有仍国一样,成为稳定夏朝东方局势的核心方国,为少康中兴奠定了基础。少康之母后缗氏,夏朝第五代君王姒相的妻子,据记载为有仍国首领的女儿,但从名字看似乎应是有缗国首领的女儿,但可确定的是为东夷风氏之后。夏朝末年,夏桀召集东方诸侯举行有仍之会,想让各国出兵讨伐商军。夏桀素来暴虐成性,早就失去了人心,但一众诸侯因为力量有限,敢怒不敢言。唯独有缗国国君铁骨铮铮直言相谏。夏桀恼羞成怒,出重兵讨伐有缗国,经此一战,有缗亡国。


城市的变迁-济宁

商朝,境内除任国外,还有奄、厥、卞明等封国。其中,商王献庚、阳甲都曾建都于奄,然后盘庚才迁到今河南安阳的殷。盘庚迁都后,奄为商属国。泗水地为卞明国,天下卞氏出自泗水。


城市的变迁-济宁

西周

西周初期,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奄的封国,是为鲁国。又封颛顼后裔曹侠于邹城,国号“邾”,附庸于鲁国。周公之子茅叔封于茅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巨野县之间。东平县和梁山县一带有风姓古国须句国。市境内还有极、任、厥等国。


城市的变迁-济宁

春秋

春秋,小国多被灭,市境大部分地区属鲁国。隐公二年(前721年),鲁大夫展无骇率师灭掉极国。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定都于峄山之阳。鲁穆公时改“邾”为“邹”。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中都邑为今汶上县。


城市的变迁-济宁

战国

战国,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楚、魏共灭宋国,方与邑(今鱼台县)改属魏,楚国置湖陵县(县治在今微山县张楼镇湖陵村)。公元前249年鲁国为楚所灭后,市境属楚又属齐,齐在鲁中都邑所在地置平陆邑,楚在曲阜始设鲁县。


城市的变迁-济宁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废除周朝的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市境分属东郡、薛郡、砀郡。废任国,置任城县,任城由此得名,鲁县为薛郡郡治。缗邑即改名为东缗县(今金乡中东部,治所在今金乡县城),时东缗、昌邑(今金乡西北,治所在巨野县昌邑集)、爰戚(今嘉祥东南,治所在今嘉祥县阿城铺)三县鼎立,隶属于砀郡管辖。


城市的变迁-济宁

西汉

西汉,鲁县、卞县属鲁国,国都鲁县,属徐州刺史部。梁山属东郡;东缗、昌邑属山阳郡,郡治昌邑县;今市区所在地,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属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济东国改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改为东平国,国都无盐县;均属兖州刺史部。


城市的变迁-济宁

东汉

东汉,兖州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40里),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今兖州属山阳郡)、济阳、东平八个郡国。鲁国国都鲁县,属徐州。汉武帝天汉四年四月(公元前97年),封子刘髆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于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乡山;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爰戚县为金乡县。


城市的变迁-济宁

三国

三国,兖州初治昌邑,后移治廪丘(今山东鄄城县东)。分属东平国、山阳郡、任城郡、鲁郡。东平国都寿张县,山阳郡治昌邑,任城郡治任城县,属兖州。鲁郡郡治鲁县,属豫州。


城市的变迁-济宁

西晋

西晋,山阳郡改为高平国,国都昌邑;东平郡改为东平国,国都须昌县;任城郡改任城国,国都任城县;属兖州,初治廪兵,后移治郓城(今山东郓城西北)。鲁郡改鲁国,国都鲁县,属豫州。晋惠帝末年(290),兖州全境沦没,附属后赵。战乱中的兖州黎民百姓,大量南迁,到东晋元帝时便在南方设置了侨州、侨郡、侨县、侨乡等,兖州为侨州之一,治所设在京口(今江苏丹徒)。


城市的变迁-济宁

北朝-魏

东晋,境内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所据,曾置有任城郡、鲁郡、高平郡。南朝刘宋初年,武帝刘裕平河南,又设兖州于滑台(今河南滑县),时称西兖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移治邹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苏铜山县),徒迁须昌(今山东东平县西北50里)。元嘉二十年(443)把兖州区域分属徐州、冀州,其兖州旧地为鲁郡代替。至元嘉三十年(453)六月复立兖州,治瑕丘(今兖州市),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治湖陆(今江苏沛县北),宋明帝秦始初(465)移治瑕丘。齐、梁时,又设北兖州于清江,设南兖州于广陵。兖州降魏之后,侨治于淮阴,旧地兖州移治于滑台,后治瑕丘。时称瑕丘之兖州为东兖州,复曰兖州。而滑台之兖州则为西兖州。北魏孝昌年间(525—527),西兖州又移治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置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又移治谯城(今安徽亳州)。当时称兖州(瑕丘)、西兖州(滑台)、南兖州(谯城)为三兖州。东魏时设兖州于瑕丘,改置南兖州于陈留,西兖州于济阳(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时,改清江之兖州为淮州,广陵之兖州为东广州。


城市的变迁-济宁

隋开皇三年(583年),“遂废诸郡,行州县之制”。大业二年(606年),瑕丘之兖州改为鲁郡,领十县。西兖州改为东郡,南兖州改为谯郡。今市境分属东平郡(郡治郓城),鲁郡(郡治瑕丘),济阴郡(郡治济阴)。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公元584年定县名为汶阳,公元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隋开皇十六年(598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城市的变迁-济宁

唐高祖李渊立朝后,实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平徐元朗部,置兖州。治所设在瑕丘,领任城、瑕丘、平陆、袭丘、曲阜、邹、泗水七县。贞观十四年(640)置兖州都督府,辖兖、秦、沂三个州。天宝元年(742)改兖州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兖州,领八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隶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四个州。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秦沂节度使,属河南道,治瑕丘。到后周时期,因慕容彦超据兖州时反叛,遂降兖州为防御州,领六个县。


城市的变迁-济宁

宋朝属京东西路,路治南京应天府。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兖州升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1118年)改为袭庆府,治瑕县,隶属山东东路,下辖瑕县(今兖州市)、奉符(今泰安)、泗水、袭县(今宁阳)、邹县(今邹城)、任城(今属济宁市)、仙源(今曲阜)、莱芜、金乡、鱼台十个县。济州州治巨野县,任城县属之。郓州,州治须城县。水泊梁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城市的变迁-济宁

金改设兖州,初置泰宁军,治嵫阳。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为泰宁军节度使,隶属山东西路,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州治由巨野迁往任城。郓州改东平府,府治须城。


城市的变迁-济宁

元属中书省,东平府升东平路,路治须城。济州升济宁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内设济宁路,置总管府,领3州7县(州又领9县)。邹县隶益都路。


城市的变迁-济宁

明初,嵫阳并入兖州。兖州辖三县,隶属济宁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为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复置嵫阳县为兖州府治所在地,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


城市的变迁-济宁

清代仍设兖州府,治滋阳,隶属山东。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济宁升格为直隶州,属山东布政使司。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济宁直隶州降为散州(不领县),属兖州府。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复为直隶州,属山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济宁   金乡县   巨野县   开皇   邹城   郓城   泗水   山阳   金乡   昌邑   兖州   东平   曲阜   国都   山东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