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变迁-丹东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丹东,辽宁省地级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全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港口、铁路、公路、管道、机场5种类型10处口岸,1处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丹东人均占有水量是辽宁省人均占有水量的4倍,森林覆盖率达65.32%,是支撑辽东半岛的一把天然绿伞。已发现矿藏资源达64种,是中国的“硼都”。丹东地热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获评为“中国温泉之城”。丹东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


城市的变迁-丹东

战国


前阳镇山城山“前阳人”古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了早在18000年前这一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繁衍、生息。前阳人”古洞穴,是丹东地区至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洞穴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前阳人”的发现,填补了丹东地区旧石器末期人类活动的历史空白,为研究人类发展、分布和文化传播及东亚人种体质特征提供了宝贵资料。对研究辽东半岛早期原始文化和文明起源有着重要意义。周,为肃慎族居址。战国时为燕国东部边疆,属燕国辽东郡。宽甸为高夷地。据《史记·匈奴列传》载,战国时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汲冢周书·王会解》云:“高夷,东北夷高句骊。”


城市的变迁-丹东

秦灭六国,沿袭燕国划分,仍属辽东郡,郡治襄平县,今辽阳市。


城市的变迁-丹东

西汉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卢绾为燕王,属燕国管辖。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废燕王,置幽州刺史部辽东郡,设西安平县(今九连城叆河上尖)、武茨县。宽甸地区属幽州玄菟郡。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王子朱蒙避难逃亡至纥升骨城,建国立都号称高句丽,为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高句丽琉璃明王二十二年)移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宽甸地区脱离中原统治。


城市的变迁-丹东

东汉

东汉,高句丽兴起,玄菟郡西迁,宽甸地区属高句丽。丹东仍属幽州辽东郡西安平县。初平元年,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称平州牧,西安平、武茨二县陷于公孙氏治下。


城市的变迁-丹东

三国


三国时期,曹魏景初二年(238年),曹魏太尉司马懿灭公孙渊,统一辽东,废平州,丹东属魏国幽州辽东郡。宽甸地区属高句丽,国内城改称丸都。


城市的变迁-丹东

西晋

西晋于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置平州,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属平州西安平县。

城市的变迁-丹东

高句丽

东晋十六国时期,属前燕、前秦和后燕,平州辽东郡西安平县。因慕容鲜卑采取胡汉分治,辽东汉人反抗慕容鲜卑失败后投奔高句丽,高句丽逐渐强盛。313年,高句丽攻陷辽东,以原汉四郡乐浪郡郡治朝鲜县为都,更名平壤县。南北朝和隋朝时期,均属高句丽部族政权所辖。公元404年(东晋安帝元兴三年),中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高句丽割据辽东,设乌城(又作居城)州。乌城建在凤凰山上,即凤凰山山城。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高句丽部族以城为行政建置,西安平县改称安平城,在大蒲石河口置泊汋城。


城市的变迁-丹东

唐初征高句丽收复东北地区,总章元年置安东都护府。五代后唐,属渤海国。


城市的变迁-丹东


天成元年(926年),为辽熟女真地,置盐州、开州、穆州、贺州和来远城。辽朝设立龙原府、龙原县,府、县同驻龙原城(凤城古城址)。龙原府辖盐州、穆州、贺州3州和龙原县、会农县。1011年,辽圣宗到龙原城视察,以“其城要害”,撤销龙原府、龙原县,设立开州、开远县,州、县同驻开远城(凤城古城址)。 1014年,辽圣宗把双州、韩州1000多户迁到开州,撤销开州,设立开封府,开封府辖开远县。1018年开封府更名开州。


城市的变迁-丹东

金朝属婆娑府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管辖,属东京道。


城市的变迁-丹东


元沿袭金制,称婆挲府路,隶于辽阳行中省。至元三年(1266年)改置婆挲府宣抚司,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置婆挲府,后又改婆挲巡检司,属于辽阳路。另设婆挲府屯田府,还在今九连城建驿昌站。并在今凤城市境内建龙凤站、斜列站、开州站、汤站。也在今宽甸境内建站。


城市的变迁-丹东


明朝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嘉靖四十四年,辽东二十五卫之一的定辽右卫由辽阳城迁至凤凰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采取定边政策,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采伐、采矿,致使丹东地域成为不毛之地,严重破坏经济、文化的发展。



城市的变迁-丹东


清属奉天府。顺治年间完成柳条边修筑,宽甸为柳条边外巡防地,由叆阳边门卡伦统巡。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后,清朝政府实行拓边政策,才逐步得到开发。随着山东、河北等地垦殖的汉民日益增多。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区”富饶的资源“归化流民”,准许属地升科,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规定“东边地带全部开禁”,于同治十四年(1875年)在鞍子山设置升科纳税。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设置安东县、岫岩州、凤凰厅。翌年,设置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管辖岫岩、安东、宽甸3个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丹东   至元   辽东半岛   辽阳市   辽东   公孙   辽阳   辽宁省   区属   城市   幽州   凤凰   西安   元年   中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