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变迁-临沂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临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素以山水沂蒙著称。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南部、黄海西岸、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鲁南临港产业带,是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被誉为“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 。临沂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自北有沂蒙等山脉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流向,向南冲积出广袤的临郯苍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临沂古称琅琊、沂州,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 [8-9] ,早在2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沂蒙大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 [10] 自西周建城以来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地域曾长期作为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海郡、沂州府等州、郡、府治所地。近代中国共产党在临沂地区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山东省政府、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等党政机关。


城市的变迁-临沂

新石器时代

5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栖息在临沂北部的鲁中山区中,创造出了远古文明。2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使用文字符号。旧石器晚期,远古先民逐日南下,定居沂沭河大平原。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1-2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1万年前的细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在沂沭河流域建立了密集的聚落群,开始了最初的原始农业活动,沂沭河流域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凤凰岭遗址出土许多细石器,并发现了多处用火遗迹,这些细石器包括石核石器和石片石器两大类,器形繁多。大多数是以传统的间接打法制成,具有典型的细石器特点。细石器在山东省乃首次发现,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单独文化,这一发现,填补了鲁南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原始农业的空白。5000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掌握了酿酒技术,使用砭石治病。


城市的变迁-临沂


虞夏时,禹划九州,临沂之域构为徐州 。公元前2053年大禹后裔姒少康中兴夏朝,封其次子曲烈于临沂域内的缯衍之地。相传少康中兴夏室后,封次子曲烈于缯地(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西北),当时,中原游牧文化已向农耕文化转变。曲烈于缯关建立部落方国,因国境北依沂蒙山区,南接黄淮平原,东西泇水环抱,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适宜桑麻生产,多产丝麻织品“缯”,故名“缯国”。城邑在今兰陵县向城镇的鄫城前、鄫城后两村之间(《苍山县志》)。夏代有证可考的部落方国约有30个,缯国便是其中之一(谭其骧)。


城市的变迁-临沂

春秋

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丰存过郯国、莒国、费国诸方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周灭商后,周武王将其封给商王帝乙长子、商纣王的长兄微子启,归附于宋国所辖制,并允许享爵位,子爵。微子启派其裔孙子鸷管理炎地,成为宋国的附属国,后为楚所灭。临沂城建城伊始名启阳。西周时,境内有禹国及鲁国启阳、中邱等邑。启阳,乃今临沂城最早的名称。鄅国为妘姓国,妘姓是祝融八姓之一。鄅国在西周时立国,爵位为子爵。 鄅国曾为邾国附庸。公元前524年(春秋鲁昭公十八年)一度被邾国袭破,尽俘其人。翌年,宋国邾国,邾国被迫归还鄅俘,鄅复存。后又被鲁国吞并。鄅国灭亡之后,成了鲁国的一个城市,改名“启阳邑”。鄅国的百姓遂以鄅为姓,称鄅氏。后去掉了鄅字的偏旁,遂称禹氏。春秋时期,鲁国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修筑启阳城作为鲁国东南屏障,成为今临沂老城的前身。 临沂域内除商周时期古国外,见于《春秋》 的还有中丘国、祝丘、费、防、台、东阳、武城国、丘舆、向、次室邑、蒙、郓、堂阜、盖、艾、纪障、密、鄢陵等20个。其中季文子在次室邑推行的“初税亩”被视为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始。鲁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鄪邑成为鲁国上卿季友的私邑(又叫采邑)。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以后,季友后裔季孙氏据鄪邑自立为鄪国。


城市的变迁-临沂

战国

战国时期,临沂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齐长城在临沂域内设置的穆陵关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关”。战国末年,楚国在临沂域内设兰陵县,成为山东省境内最早设立的县邑,因荀子在此治邑治学,“兰陵多学”成为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国为越所灭,其境入越。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其地又归楚。直至秦统一六国,郯国之名不复存在。


城市的变迁-临沂


秦,临沂地域属琅琊郡和郯郡。郯县先属薛郡后为东海郡且郡治所在地,并在楚汉间有一短暂时期亦称郯,属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辖境北近临沂,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泰州,东濒东海,西南到洪泽湖一带。


城市的变迁-临沂

西汉

西汉时,于费地始置费县。为避景帝刘启讳,启阳易名为开阳。元封五年(前106年),在今城北白沙埠镇境内的诸葛城置临沂县,与开阳县均属徐州东海郡。 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临沂域内的郯县为徐州治所。 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


城市的变迁-临沂

东汉

东汉建初五年(80年),置琅琊国,光武帝子刘京将琅琊国迁都开阳,自此开阳称琅琊。郯县仍为东海郡郡治,徐州治所。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


城市的变迁-临沂

三国-魏


三国时期,开阳一直作为琅琊国国都,封有琅琊王。郯县改为郯国县,为东海国国都。临沂地域属魏国。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琅琊阳都的琅琊诸葛氏族人分辅三国。


城市的变迁-临沂

西晋


西晋时期,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其中琅琊国是晋元帝司马睿的潜邸。琅琊国都开阳县,东海除国为东海郡,郡治郯国县。


城市的变迁-临沂

北朝-魏

南北朝时期,临沂的琅琊王氏家族拥护司马睿南渡建立了东晋王朝,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晋室南渡后,临沂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后临沂域内的兰陵萧氏家族南渡,荣登南朝政坛,建立齐梁两代王朝。 北魏中期琅琊国改作琅琊郡,后魏置北徐州治所琅琊开阳,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北徐州为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河)以名之”。


城市的变迁-临沂


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大业初年(605年),将开阳、临沂、即邱3个县合并为临沂县,治所设于今临沂城。临沂地域分属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东州郡)、徐州(彭城郡)。隋末,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沿用至今。


城市的变迁-临沂


唐武德四年(621年),在今郯城县褚墩镇西南部之兰山脚下置兰山县,武德六年兰山县撤销,辖境并入临沂县版图。临沂地域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沂州州治临沂县。


城市的变迁-临沂


宋朝时,大部分地区属京东东路沂州,州治临沂县。临沂地域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等。


城市的变迁-临沂


金朝时,临沂地域分属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


城市的变迁-临沂


元朝时,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路治益都县。临沂地域分属沂州、莒州。


城市的变迁-临沂


明属山东布政司,分属兖州府(府治滋阳县)和青州府(府治益都县)。


城市的变迁-临沂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改称府,府治周围地区设县,名为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辖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临沂   东安县   开皇   开阳   陵县   兖州   泰山   东海   徐州   山东   公元前   石器   地域   域内   城市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