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变迁-辽阳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是辽宁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以石化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辽中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辽阳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辽宁省中部,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之一。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前期,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辽阳地区是全国矿产资源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在全国辽宁省居重要位置。据记载,战国中叶,燕国曾在此地开采铜矿、铁矿,炼 帛农具、兵器、货币等。汉代在辽阳东南部大规模开采铁矿冶铁。辽金至明代辽阳地区矿产资源的开采达到鼎盛时期。


城市的变迁-辽阳

战国

据考古发现,太子河流域中游,分布着许多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远在六七千年前,辽阳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辽阳县隆昌镇隆昌村赵家后山发现的夹砂红陶片、陶器器底、口沿、红烧土等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物,是辽阳境内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则有数十处之多。春秋时期以前,这里是中国先民(主要是东胡族)和殷商移民居住的地方,夏商时代,今辽阳地区属营州地区,是为自然分区,不具有国家行政区意义。周代辽阳属幽州。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066年),武王克商“释箕子之囚,去之朝鲜(即今辽阳地区),因以封之”。箕子“至则教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燕昭王二十八至三十三年(约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燕派大将秦开奔袭东胡,使“东胡却千余里”,又进击箕氏朝鲜,“取地二千里”,然后在辽河流域设置辽东郡,同时置襄平县,郡、县治地均在襄平城(今辽阳市老城区)。燕王喜二十九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为报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之仇,举兵攻燕,秦军攻陷燕国都蓟(今北京市),太子丹匿于衍水。衍水,也称大梁水,即如今的流经辽阳的太子河,后人故名之。燕王喜听从赵国代王嘉之计,杀太子丹,将其头颅献秦王以求罢兵,秦王不予理会,继续进兵辽东。五年后(公元前222年),燕国终于为秦所吞并。


城市的变迁-辽阳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全国分为36郡,辽东郡仍沿袭燕国郡制,郡府设在襄平县。

城市的变迁-辽阳

西汉

西汉沿袭秦制,属幽州刺史部辽东郡郡府仍设在襄平县,郡辖襄平、居就、新昌、无虑、望平、房、候城、辽队等18县。其中在今辽阳市境内的有襄平县、居就县(今辽阳县河栏镇亮甲山麓附近)、辽队县(今辽阳县小北河镇高坨子附近)。西汉末年(公元9年)王莽篡汉,国号称新。仍设辽东郡,领18县,郡府设在襄平,并将襄平县改为昌平县。新朝亡,复名为襄平县。西汉首设辽阳县,治所在今沈阳辽中县东北茨榆坨镇偏堡子。辽阳这个地名首次出现在中国版图上。

城市的变迁-辽阳

东汉

东汉,仍属幽州辽东郡,襄平为郡治,领11个县。玄菟郡西迁,辽阳县属之。东汉末(189年)辽东太守公孙度(襄平人)自立为辽东侯,分幽州称平州牧,分辽东郡为辽东、中辽、辽西三郡,辽东郡领襄平、居就、安市等8县。公孙度之孙公孙渊执政后,自立为燕王,置百官有司,不久称藩于东吴孙权。

城市的变迁-辽阳

三国-魏

魏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临死前,命魏太尉司马懿率魏军讨公孙渊,同年公孙氏割据政权被消灭,辽东郡并入魏国版图,废平州,辽东重属幽州,在襄平设东夷校尉,以统管。辽东郡辖9县,襄平为首县。

城市的变迁-辽阳

西晋

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复置平州。(治所先移至昌黎、今义县,后复移回襄平)。辖辽东、玄菟、昌黎3郡。辽东郡辖8县,襄平为首县。同时,又设护东夷校尉,平州刺史兼护东夷校尉,管理自平州以北至黑龙江流域东北大陆及朝鲜半岛各民族,实为东北行政机构。咸宁三年(227年)封司马蕤为辽东王,辽东郡改为辽东国。六年后,国除,复为辽东郡。

城市的变迁-辽阳

高句丽

晋大兴二年(319年)鲜卑族慕容廆再建前燕,攻陷辽东郡,占据襄平,并把辽河以东地区划为辽东属国,治所在襄平。前燕时期,平州下辖辽东、辽西等10郡,辽东郡辖襄平、居就、安市等12县,州府、郡府均设在襄平县。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死,子慕容皝嗣位,辽东国仍治襄平,辖襄平、居就等8县。东晋太元五年(380年),前秦灭前燕,辽东归前秦管辖,平州、辽东郡领县及治地均同前燕。公元384年,慕容皝子慕容垂起兵复国,是为后燕,平州、辽东郡领县及治所均同前秦。东晋末,中国北方高句丽部族兴起。公元404年(东晋元兴三年)高句丽据有辽东之地,改襄平城为辽东城。襄平一名由燕国始称,至此废除。北魏太延元年(435年),高句丽王琏派使臣进贡于北魏,北魏拜琏都督辽海诸军事,为辽东郡公,高句丽王。公元492年,后魏以高句丽王云都督辽海诸军事,为辽东郡开国公。公元519年高句丽王云卒,以世子安为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封高句丽王阳为辽东郡开国公,辽东王。在高句丽族占据辽东城时,城郭位置和规模与西汉时期相同。隋朝时期,辽东地区仍沿用高句丽族的建制。隋王朝不容忍地方割据势力存在,曾三次出兵辽东,均遭失败。

城市的变迁-辽阳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始克辽东城(今辽阳市老城区)。唐朝占领辽东城后,以其城为辽州。次年罢,仍称辽东城。同年,唐军攻取白岩城(今燕州城),以其地改为岩州。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陷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管辖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个县。公元676年安东都护府迁至辽东城。

城市的变迁-辽阳

公元10世纪,契丹族兴起,建国称辽。神册三年(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翌年,在襄平老城的基础上,修葺辽阳故城,改为东平郡,置防御使,并“铸铁凤以镇之”,因称铁凤城。天显三年(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即帝即位,改辽阳府为南京,作为辽代的陪都,迁东丹国首都于辽阳,建东丹王宫(今辽阳市老城东北隅),徙耶律倍居之(辽天显元年即公元926年,辽灭渤海,改其国为东丹国—东契丹之意,立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辽会同元年(938年),改南京为东京,置辽阳府。设东京道,统辖40州。其辖境西至康平县以西大凌河下游,东临滨海(日本海),东南至鸭绿江下游南岸,北至松、嫩合流起点,东北直达黑龙江下游。东京辽阳府辖辽阳、仙乡、鹤野、析木、紫蒙、兴辽、肃慎、归仁、顺化等9县。

城市的变迁-辽阳

辽代末,北方又一个少数民族——女真族兴起。公元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定都会宁府(今阿城县白城子)。1116年金国起兵攻克东京辽阳府(今辽阳市),仍因袭辽制,以辽阳为东京(亦称东都),作为陪都之一。以后改东京道辽阳府为东京路辽阳府,路、府均治辽阳老城。东京路下属辽阳府、婆娑府、澄州、沈州、贵德州、盖州、复州等2府5州。辽阳府辖4县1镇;辽阳县、鹤野县(今唐马寨镇附近)、宜丰县(今弓长岭区附近)、石城县(今灯塔县西大窑镇境内燕州城)、长宜镇。长宜镇隶属鹤野县。金代辽阳府城的规模与辽代同。公元1155年,金世宗完颜雍来到东京辽阳府,出任留守官兼府尹,掌握军政大权。他通过在辽阳为尼的生母渤海李氏的家族关系,联络李氏世家集团势力的代表李石,又联络与李氏家族有姻亲的张氏世家大族,以及辽阳地区的权官武将完颜独吉义、完颜福寿等人,拥兵自为。1161年,完颜雍在东京辽阳府正式称帝,年号大定,开始了金代五世帝业。同年十二月进入北京,登极贞元殿,取代海陵王(完颜亮)朝,夺得金朝中央政权。

城市的变迁-辽阳

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辽阳为东京总管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行省直辖7路1府,属州12个,属县10个,另有驿站120处。行省辖辽阳路,省、路治所均在辽阳市老城区。辽阳路领辽阳县、盖州、懿州。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大起义。1357年,红巾军兵分三路转战辽东各地,攻陷辽阳,杀死懿州总管吕震。1361年起义军失败。


城市的变迁-辽阳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伊始,便对辽东用兵。1370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明王朝,朱元璋下令设置辽东卫指挥司,任刘益为指挥同知。败走辽阳的元将洪保保不满,密谋刺死刘益,投奔元将纳哈出。同年明廷又建立辽东指挥使司,任马云、叶旺为定辽都卫指挥使,在老鸦山寨(辽阳东)击溃元将高家奴,先后占领辽阳、沈阳等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立辽东都司,治辽阳,辖有二十五卫二州。辽阳是明朝统治辽东地区的军事重镇,又是辽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辽阳中心设有六个卫一个州。明朝立国后,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长达万里的防御线上,设置了9个国防重镇,辽阳是其中之一的辽东镇。同时,还在东北各要塞修建了18座城池,辽阳城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据《辽东志》记载,辽阳城从洪武五年(1372年)至十六年,历时十余载,在旧城址的基础上,几经修筑和扩建而成为砖石结构,周长24里多的方城。是明朝在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军事指挥中心。


城市的变迁-辽阳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北方女真族各部落。1621年亲率女真部队,经三天三夜占领了辽阳城,当年迁都辽阳,在辽阳城东太子河东岸修建新城——东京城,1625年迁都沈阳。清朝夺取全国政权后,因辽东系发祥地,划归盛京管辖。经过清初多次调整,最后形成“以城为纲,而路及边门属之”的驻防城体制。奉天副统分辖兴京城,辽阳城、牛庄城、开原城、铁岭城、抚顺城等6个驻防城。顺治十年(1653年),设辽阳府,辖辽阳县、海城县,管理汉人户籍和田赋。1657年,裁撤辽阳府,置辽阳县,归属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年),改县,设辽阳州隶奉天府管辖,州治在今辽阳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制作《东三省督抚办事要纲》设辽阳州,隶属奉天府管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辽阳   辽阳县   女真   辽阳市   奉天   辽东   公孙   东北地区   幽州   东京   公元前   中国   太子   公元   地区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