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修感悟(六)

教务处 临西县第一小学 昨天

2021年8月14日开始,第一小学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临西县中小学教师暑期研修活动。短暂的培训,让我们因忙碌而变得浮躁的心安定下来,使我们的思想在老师的引领下再一次沉淀升华。



理解儿童 把握本质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8月20日上午聆听了宋雪艳老师关于《理解儿童,把握本质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讲座,受益匪浅。

让数学教学去适应学生,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上课要从“生活情境”引入并展开。事实上,数学不仅仅是教室中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家庭、公园、商店里都可以是数学课堂。校外无论是买卖活动、建造房子活动,都有数学活动和数学知识。数学不仅仅是在学校中的书本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既是一种知识形式,又是一种思考方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一些孩子在计算加减乘除时存在很大问题,错误率极高,老师往往认为这样的孩子智力存在问题,而正是这样的学生在生活中却能正确并速度的进行货物的买卖,这种现象好像很难解释。

暑期研修感悟(六)

儿童在解决生活数学问题时使用的符号是不同的。他们在解决生活问题时用的是自己口头语言甚至直觉方式,而学校所教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结合。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因努力去适应小学生特点,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促进孩子们在认知投入的同时有更多的情感投入。

如果让孩子们在得到答案后进行一些反思:看一看是否有进一步可以改进的地方?是否能找出其他更快捷的解题步骤?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方式?是否能简化一些步骤?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方式?解题的关键在哪里?解题过程中是否有一些“误导”的想法,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贾辉)

今天,我有幸听到了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宋雪艳老师,关于《理解儿童,把握本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讲座。讲座相当精彩,她对教材的理解、清晰的思路和灵活的教法,让我切实感受到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技巧。今天她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使我受益匪浅。

暑期研修感悟(六)

宋老师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一个人认识新事物,探求新知识的重要性,起着非凡的影响作用。小学数学教学首要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习宋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儿童不是知识的容器,不能“填鸭式”的灌输,迫使被动接受。要让学习真正发生,要引导儿童自己能自觉地想一些问题,鼓励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有了自主意识,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在儿童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儿童心理活动,激发兴趣和自信,儿童在学习中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全身心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积极创设求知情景倡导情景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他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就会主动学习,并且更愿意思考、乐于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要强化感官刺激,引起注意,提高兴趣,挖掘潜能,激发内在动力。我们要注重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高层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升数学理性思维的水平及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小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不到位,原因是由于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自身在数素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建议在教师用书里面介绍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各册教材中需要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它们之间的有哪些联系,并且结合本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说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1+1=2的单纯知识传递过程,还是一种展示人类理性探索者求知精神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过程,是一种数学文化的传播过程,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继续好好研究教材,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袁红霞)

8.20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临西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宋雪艳老师带来的一节直播课《理解儿童 把握本质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宋老师的课干净利落,字字珠玑,有理有据有实例,对于初教数学的我受益匪浅。标题中的“深度学习”四个字,激起我对数学教与学的一朵朵思考的浪花。

暑期研修感悟(六)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目的何在?其实,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当然也应用于生活。数学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计算工具。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习具体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提升学生的数学品质,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和延伸,培养学生的数感,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理性思维来解决各类问题,从而养成科学化的思维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深度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不断增强他们数学思维的深度、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真正构建起富有生趣、高效化的课堂。实施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理性精神的关键所在。(刘春英)

所谓的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宋老师从四个方面展开阐述;1、深度学习是触及儿童心灵的学习过程。2、深度学习是引发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3、深度学习是引发儿童持之以恒地追问和不断深入思考的学习过程。4、深度学习是礼节性的学习过程。

暑期研修感悟(六)

何为触及心灵?我认为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信。那怎样才能引发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呢?我想老师们都要从思想根源上明白一点,那就是孩子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我们不能“填鸭式”的灌输,要引导学生自己能自觉地想一些问题,有了自主意识,学习才可能真正的发生。这就要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楚知识背后的原因。比如;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除起?百分数为什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不是10、1000......

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孩子们能正确运算的同时,深刻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说到底,深度学习首先需要教师深度研究教材,深度研究学生,才能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深入理解。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数学的本质属性,研究教育的规律,是我们小学数学老师最需要做的事。(卫罗庵分校 杨春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临西县   数学课   暑期   深度   本质   思维   兴趣   过程   思想   老师   数学   儿童   教师   方法   知识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