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贵老师的读写“风暴”和他的书


原创:陈宝贵1960 大语文作文 前天

陈宝贵的读写“风暴”和他的书

河北临西一中 刘明君


在临西的教育改革开放后的教育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老师像陈宝贵老师这样,在读写教学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并且必将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陈老师在准退休年龄,提出自己的读写新观念、取得读写教学新成就有以下契机:

第一、他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几十年来一直不懈地探索,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二、他在本世纪初就依据时代特点,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大语文作文”教学观,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第三、临西育才小学提供了初步平台;第四、不断的吸收新知识、不断进行新思考和新总结;第五、我县教育局、教研室的高度重视,全县不少语文老师大力支持和协助。

说起事情的起因是2018年的冬季,育才小学为了把“扎根”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校长便和经常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陈宝贵商量,能不能给学校“文学社”的同学上作文课,陈宝贵老师便在犹豫中答应了。

虽然犹豫,但三节课下来让孩子们写作文,取得了令人想不到的效果。“36位学生参加培训,三分之一的学生写出了文从字顺的千字以上文章。王欣阳同学的《书迷》1500多字,文笔细腻,主题突出;王召展同学的《读书是我最喜欢的事儿》1400多字,一咏三叹,感情充沛;秦福雨同学的《我的读书故事》1700多字,表达清晰,故事性强……。其后,陈老师以《城南旧事》的阅读为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把书中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相联系,加上巧妙的引导,又经过三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以《那村那事那景那人那情》为题写文章,36个同学,13个同学的文章写得富有真情实感,文从字顺,并有创新,其中4000余字的1人,3000余字的2人,2000字以上的5人,1000字以上的2人,500——900字的3人。产生轰动性效果,一扫老师农村学生不会写作的错误认识,给广大师生以信心。一时间,育才小学学生写作成风,掀起了读写‘风暴’。”(育才小学语文教研组长盛新《我校掀起“深阅读.大写作”风暴》。陈老师的教学对学校语文老师是个极大的促动,学校也从此进入了一个专家引领,其他老师紧跟、积极向上的良好教学局面,学生语文成绩特别是作文教突飞猛进,形成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其后,县教研室成立“深阅读.大写作”工作室,陈老师不断到各个学校听课、送课、评课,已经退休的陈老师在“深阅读.大写作” 研教中心,继续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陈老师的引导,使许多同学由不会写作、害怕写作,到愿意写作,能够写作,培养了200多名读写高手,有的是“能把生活化为文章”的临西及周围县市的顶尖写作高手,产生广泛影响。不少省内外老师来听课学习,陈老师也到山东临清、邯郸等地授课、讲座。这期间提出并逐渐完善了自己新的教学主张:“‘基于事实’的写作是前提,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是方向,把学生的‘阅读世界、生活世界、表达世界’‘三界’打通是核心,写作技巧的教学嵌入学生表达的内容指导之中是重点;‘三界’打通的课程开发是关键;老师的引导力是难点”的“深阅读.大写作”教学新理念。(《河北教育.教学版》2020年第六期)这种新理念,每一个方面都针对读写教学的实际和教学中应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引领写作教学,工作室成立后,制定了《“深阅读大写作”实施纲要》,跨出了重要的一步;编印了20余万字的《“深阅读.大写作”优秀作文点评集》,“深阅读.大写作”教学迈出坚实的一步;为了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为广大老师提供进行有效教学的样板,经过几个月对近三年来的教学总结,正式出版了15万余字的《解困录——“深阅读大写作”观念下的作文教学新实践》一书。(该书由国家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出版。开始预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主编张水鱼老师对稿件进行了审定,其书的两部分内容就是张老师设定的标题。由于出版周期问题改为了团结出版社)。自此,从理论建构,到实施路向,到经验总结,系统地完成了“深阅读.大写作”的框架内容,给老师提供了系统的学习研究内容,并培养了一批新人。


细读《解困录》,每一项内容都直击教学的实际,每一个问题都是我们老师要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每一种方法都是我们懵懵懂懂所缺乏的。比如“基于事实”维斯维大,进入写作之门,突破点评的无效,少做空疏的说教,善道者则事成等等,可谓刀刀见骨。读此书如醍醐灌顶,教学会豁然为之开朗,方法会顿然学到手。就像一个老师留言所说的那样:“作文教学是语文的硬骨头,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而陈老师和柳老师,知难而进,本身就是对语文的挚爱和对学生的负责 更是真心的语文人情怀。很是难得。看局长的序言,就知道是真实的案例,不同有有些所谓的专家,关在办公室编写的华而不实的理论,是切实帮助一线老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难得的好书。很期待!同样作为语文人,向您致敬!”当然,我们也以依据“深阅读大写作”理念进行新的探索,创立我们的新方法。临西教育局长王玉采的序说的好,这确实是陈宝贵老师写给一线老师的一本书。


陈老师在教学中,除了提出“深阅读.大写作”的理论以外,还总结了很多富有价值的思想。比如:“深阅读”的前提是泛阅读,没有泛阅读单纯的“深阅读”是不可能的;阅读教学的定则是:只有老师真正喜欢阅读,才会有喜欢阅读的学生;以阅读引导阅读,以喜欢激励喜欢;引导学生阅读,兴趣和趣味是关键,“题型化阅读”是阅读兴趣的坟墓;只有写,你才会写;能写,才能会写;会写作的老师,教学往往孵化、唤醒、引导;不会写作的老师,往往要求、设套、铸模;写是写作教学的最高原则。高超的写作教学,是在引导学生写的过程中,把写作技巧的教学无痕地嵌入;写作是由兴趣变追求,由追求变习惯的过程。写作是在反复历练的情况下,靠自悟而逐渐提高的过程;“写”如果说是一种技能,这需要长期的历练才能形成。因此说写作教学是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生活、研究生活、表达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写什么,比怎样写更重要;“大语文写作”倡导人文关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写作素质,塑造人生格局,成就完美人生;写作教学的整体原则是:先自由后规范,自由中求规范,规范中有自由;写作习惯的形成,一是常写,二是写长等等,在书中都有体现。

对于陈老师的新理念和教学,不少专家老师都给予积极评价:

确实,乡村孩子阅读材料比较少,阅读环境不够好,这是很大的问题。陈老师针对性地加重深阅读的积累和激发型写作训练,我个人认为是很有效果的。虽然写作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写作的要义是准确自然地表达,这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同时,“准确是最优美的文字”。而绝对不是空泛的好词好句,我研究写作理论三十年,包括语文写作,可能阅读面不够,从未看到哪一位理论家教育家提倡什么好词好句的。叶圣陶似乎也没有这么提倡,《开明国语课本》是他自己撰写或改写的大部分内容,文字也是自然清楚,不卖弄词藻。我很疑惑,不知道“好词好句”这个概念怎么出现的?请教一下各位专家,有没有老师写过类似的研究论文? ——著名作家,编辑家,语文教育专家叶开


陈老师则认为:对于单篇文章的阅读,为了理解有效,对写作有益处,同样也需要“深阅读”。它的核心是追求文本世界、生活世界、表达世界“三界”的打通。 陈老师给我们例举了深阅读的层次:疏通文意→选点深入→想象连类→读写相融 陈老师解读《村居》分五个步骤:读起来,背起来,说起来,改起来,想开去。 这里由《村居》中的小“溪”,引发到学生记忆中的家乡小河,再到所见所闻,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口头表达,把阅读世界、生活世界、表达世界结合起来,把“三界”真正打通了。 真是受益匪浅!教育无止境,探索无止境!

——深圳市名师方誉晓老师留言

我想借用陈氏点评:“写作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一种促人思考、发展的力量,前提是文必真而纯,情必浓而痴,而做到这一切,老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而只有怀有一颗至诚之心,才能抛弃“套路”形式化、一切为应试等害人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作教学,坚持生活、自由、发现、求真、孵化、激励、人格塑造的路径,便是坚守一种良知和道德。”——佚名

陈老师,学校作文教学探路人,您的努力,定会点亮语文教师的双眼,破解当前作文教学的困惑,穿越迷雾,找到方向,掀起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高潮。

———临西一中修东俊

“陈老师的大语文写作课,不仅能唤醒学生的心智,而且是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大文化的浸润、濡染,对学生写作热情的点燃;这样的课将全面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并为孩子一生打下精神和文化的底色,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临西一完小老师张连和

听陈老师写作课后的一点真实感受:是深阅读链接大写作。陈老师《草房子》深阅读指导课,孵化出了一只只亟待飞翔的小鸟,唤醒了一个个美好的回忆,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故事。

——临西一中老师刘明君

怎样引导学生写?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陈老师与同学们生动有趣的沟通交流中慢慢显露出来。

介绍建筑,要抓住特点,写清位置,要抓参照物有次序地介绍室内陈设。

说出你的趣事,要写清时间、天气、环境、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写人写事不仅要正面描写还要侧面烘托。

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一经陈老师联系内容的点染,顿时有了生命力,精灵般有趣地行走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不露痕迹地出现在孩子们的表达中。

让我最为感动的地方,除了技巧上巧妙的点拨,还有整堂课凸显出来的人文关怀。比如,一个孩子由于好奇跳到一个疯子家,目睹了其生活状况且把对方惹哭以后,陈老师关键的一问“你同情她吗”,孩子理性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且能回答出“要是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跳进去了”。

我们语文的情怀不就在这里吗?我们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吗?

——临西实验高中老师李立平

大语文许多年了,认识陈老师以前,我一直认为张老师以后,无真正继承者。最近,我读的几篇陈老师的文章,又看了上面《“大语文写作”萃言十则》,欣慰张老师后继有人也!那十则,可不是白给的,没有对大语文内涵的深刻理解、对生活的高度热爱和意义的观察,还有大量用心的写作积累,难以为之。给陈老师点赞!

——邢台京华杜老师

未来将证明,“深阅读.大写作”新理念,将是未来我们的教学方向,因这一理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古今中外千万优秀精英成才规律的总结,来源于有效的教学实践。而《解困录》也正是传统写作教学理论继承和进行建设的产物。它容纳了陈老师40年的教学经验。它重实效,接地气,针对问题,解决困境,也一定对未来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正如王玉采局长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本写给一线老师的书。本书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它又有理论做指导,处处体现理论,把理论具体化、应用化,应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理论的缺乏,实践的无方,正是不少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所缺少的。通过阅读此书,老师们既可以领会到实践化的‘深阅读·大写作’理论,也能把握作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学到教学的多种方法,包括引导、激励、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等等内容。”所以,《解困录》是近几年来作文教学难得的一本朴素而使用的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临西   多字   文从字顺   老师   新理念   陈老师   语文   风暴   理论   同学   孩子   学校   专家   内容   学生   旅游   世界   陈宝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