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应加强低龄上网者的数字安全教育

  疫情增加了孩子们上网的时间,也影响了他们使用网络的习惯。近日,《泰晤士报》教育编辑妮可拉·伍尔库克(Nicola Woolcock)刊文指出,最近一项调查发现愿意在网上与朋友聊天的小学生是喜欢面对面交流小学生的三倍多,网络安全一定要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

《泰晤士报》:应加强低龄上网者的数字安全教育

  调查表明,只有23%的5至11岁儿童表示他们最喜欢的与朋友交流的方式是面对面交流。其余77%的孩子们更喜欢在线交谈,60%的人使用在线消息,11%的人通过游戏沟通,其余的通过其他类型的在线方式交流。这一调查结果来自过去一年从2500所学校的15000多名学生那里获取的数据,这些数据是由在线安全和数字素养平台“闲聊枢纽”收集的,以匿名的形式进行,旨在深入了解5至11岁儿童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的想法和感受,以及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在线习惯。

  对此,我们首要要考虑的应该是认知安全问题。自疫情以来,众多学校的线下教学被迫调整为线上。在封锁期间转向数字学习之后,更多的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尽管大多数学生都上过数字安全课程,但调查结果表明,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正确理解关于网络安全的有效信息。在5到7岁的孩子中,38%的人认为他们可以根据个人资料图片判断某人是好是坏,这表明他们可能会根据表面信息来信任网上的陌生人。

  网络欺凌也需要得到重视。报告称,76%的人听说过有人曾被控制,10至11岁的儿童中有一半承认后悔在网上发布内容。超过一半的人经历过网络欺凌,其中55%的人因外表而受到欺凌,22%的人因种族识别或民族身份而受到欺凌,而91%的人表示他们希望互联网变得更友善。

  此外,隐私保护应进一步强化。大多数孩子知道什么是隐私设置,这一比例达到66%,但有50%的孩子在更改隐私设置之前就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在8到9岁的孩子中,25%并不知道他们发布的任何东西都会被陌生人看到。虽然76%的10至11岁儿童曾在网上分享过自己的照片,但只有12%的人被监护人或老师询问过隐私保护情况。(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库克   在线   友善   数字   泰晤士报   疫情   网络安全   社会科学   社交   安全教育   小学生   儿童   孩子   学校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