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还缺什么?

文/小电 (WX搜索:电动车小课堂)

昨天,知名媒体《晚点 LatePost》爆料,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与以往斩钉截铁的辟谣不同的是,小米这次的回应比较模糊,仅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受此消息影响,当日一度下跌4%的小米集团股价应声大涨,最大涨幅一度超过12%,稍后有所回落,最终收涨6.42%,报30.65港元,公司市值达到7722亿港元。这一次,也许小米造车真的要来了。

小米造车还缺什么?

小米造车传闻由来已久

近些年来关于小米要造车的传闻由来己久,远的不说,就拿去年12月,有媒体传出小米将与比亚迪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不过最终的结果是,比亚迪电子与小米共同创立的联合实验室,搭建技术开发平台,探索业内高精尖工艺技术。主攻的方向更多的是偏重于电子零部件方便,而非新能源汽车方面。

小米造车还缺什么?

奔腾T77

当然再往前翻,2019年,小米与一汽奔腾有过合作,在小米商城推出过一款定制版汽车奔腾T77全息智控,不过这款车与小米的结合度很低,全车仅在3D全息智控系统中置入了“小爱同学”形象,并且无法操控车内设备,只能操控位于家中的小米智能设备,功能相当鸡肋。因此,没过多久,这款米粉定制车就从小米商城中消失了。此外,小米还与不少传统车型有过合作,不过多数都仅限于车机领域。

小米造车还缺什么?

雷军

虽然没有亲自下场造车,但是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资本布局并不算少数。2015年起,雷军掌控的顺为资本曾于先后参与了蔚来汽车A轮和B轮融资。此后,雷军个人和顺为资本也先后参与了小鹏汽车的A1轮和C轮融资,小米集团也于2019年向小鹏汽车投资了5000万美元。三家国内新势力造车中,雷军投中2家,不可谓不风光。

此外,小米在汽车自动化的专利上也是不断布局,从 2015 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而小米生态链企业中包括九号公司、 70 迈、睿米科技、板牙科技、车米科技等公司,产品类别涵盖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行车记录仪、智能倒车镜、智能后视镜、智能车充等。在车机领域,小米的布局目前看还是比较丰富的。

小米造车还差什么?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增速新高,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00万辆,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仅为24.7万辆,同比增长近30%。同时,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扶持政策仍然很大,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 2025 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如果以中国一年新车销量2500万辆为基础,哪位意味着4年后,每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要达到500万辆,至少是2020年的4倍以上,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小米造车还缺什么?


那么对于小米来说,目前犹豫不决的造车梦,到底还差什么呢?

1、是资金吗?

显然不是,首先小米目前账上不缺资金,根据小米的三季度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559亿元。同时,在去年年度,小米又通过增发配售股票、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获得了近40亿美元资金,可以说现在的小米弹药充足。此外,以雷军的影响力,小米造车的项目完全用能力拿出来单独融资。虽然造车极为烧钱,但是拿出100亿以上的资金对雷军和小米来说并不难。

2、是生产和销售的问题吗?

虽然,手机制造与汽车制造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小米整体的生态链已经在手机、家电、数码产品等众多领域进行了渗透。从制造、品控到维修,小米也有一定的经验。至少,对比此前的国内三家新势力造车来说,小米的基础要好的多。同时,以小米和雷军的影响力,要找到一家合适的代工厂也并非登天。而遍布全国的小米之家,也能成为小米汽车销售和未来的服务中心。

那么,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

1、时间问题

虽然,目前包括苹果、百度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也先后曝出入局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但是站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看,小米的入局显然是晚的。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标杆,特斯拉已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无论是在产品开发、周边布局还是在生产制造环节,特斯拉已建立起自己完善的体系。目前要做的是尽可能快地扩张产能和推动动力电池的发展。而国内的几家新势力造车,也大多是15-17年之际成立,至今也超过了3年,虽然目前整车销量不高,但是基础的车型平台、销售体系已搭建完成,目前要做的更多的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力和扩大销售渠道。


但是对小米来说,目前造车领域还属于空白,没有成型的车辆平台,也没有建立起成型的供应商体系。如果全部全部从头开发,至少需要2-3年以上的时间,那时候新能源市场会如何变化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竞争将会非常惨烈。而如果选择合作伙伴的成熟车型,小米如何做差异化,又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否又会陷入比拼价格恶性循环当中。

2、定位问题

小米的起家,是以性价比著称,用最极致的科技和感动人心的价值做出产品,破坏性地进入一个行业,然后获得市场份额。但是回到新能源市场,目前以五菱、奇瑞等一批微型车起家的汽车企业,向市场投放了价格极低的新能源汽车,其中五菱宏光mini售价不到3万元。对于刚踏入这个行业的小米来说,与这样的竞争对手比拼价格显然就是自杀,因为无论是产能还是销售网络,小米汽车都极难在短时间能超过这些微型车企业。

那么如果向高端挺近,就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小米目前的品牌无法支撑起高端车系,因为性价比一直是小米和雷军的标签,想要撕掉这边标签极为困难。而建立新品牌,则完全需要和众多造车企业竞争,目前中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竞争有迅速红海化的趋势。同时20万元以上汽车的销量在国内整体销量中并不是最大的,要想站稳这个价位,需要花费巨大的努力。

综上所述,对雷军和小米来说,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虽然看似机会很大,但是所蕴藏的风险远比手机领域大的多。何况,由于2020年新能源企业的估值大幅度增长,无论是传统汽车商还是新进入的搅局者都像打了鸡血,未来3年恐怕这一市场的竞争只会比当年手机市场更加惨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小米   特斯拉   科技   销量   新能源   融资   新车   车型   布局   资金   竞争   领域   智能   国内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