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养老金抄底了

上海机场的生意本质是流量价值变现,一边收飞机起落费,一边开免税店,生意的核心是源源不断的高净值客户。


上机最大的成本就是基础设施折旧和发工资,费用支出里几乎没有广告费和研发费用。


所以机场获取流量的方式等于是零成本,因为你要出境或者海外人员入境,几乎都要经过机场。


上海这个城市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三角航线的端点,飞往欧洲和北美西海岸的航行时间约为10小时。


飞往亚洲主要城市的时间在2至5小时内,又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


其次,围绕上海机场半径300公里的腹地内覆盖了长三角地区的八个主要工业、科技园区,涉及到的产业有汽车、电子科技、医药等。


所以上海一直是出入境客流量最高的机场。


2020年疫情的环境下,上海机场的出入境旅客仍为全国第一。


基本面没问题,不过年初到现在股价跌了差不多40%。


公募基金为首的易方达清仓,陆股通资金减仓,几乎是内外资都在卖出上海机场。


对于上海机场来说,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疫情过后机场的国际旅客量一定会恢复,上海机场的地位优势依然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欧美疫情越来越严重,印度现在爆发的变异病毒已经传染到英国了。


所以疫情什么时候可以得到控制,就更加的不确定了。


印度爆发,再加上董事长在年报后透露出的悲观言论,导致股价再次加速下跌。


首先大家要知道,上海机场的大股东是国资委,董事长以及管理层不持有上海机场股份,股价涨跌根本也是无关痛痒的事。


年报中披露行业可能遇到的风险是上市公司的义务,不管是IPO招股书还是年报,每家公司都会披露这样的内容。


比如蚂蚁金服曾经上市的时候,招股书中还写到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研发能力、流量和财力都是一流的,未来会有不确定的风险。


你不能说蚂蚁的逻辑有问题吧?


上海机场2020年年报中写到:受到海南的离岛免税、市内的免税店以及跨境电商,还有进口关税持续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场口岸免税消费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变化,浦东机场此前免税红利难以为继。


这是可能性,不是绝对。


市内免税店以及跨境电商对机场的免税是否有冲击呢?我之前就说过,答案是没有冲击。


逻辑很简单,你会为了专门去海南免税店购物而去海南顺便旅个游,但是你不会专门为了买免税商品而出个国。


上机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出国登机前顺便溜达溜达购个物,跟市内免税店根本不冲突。


我之前给大家举过一个例子,隔壁的香港全港免税,香港机场的免税店生意依然很好。


但是疫情的影响下,短期的国际客流很难恢复,加上与中免重新签订的以客流挂钩的协议,上机在疫情恢复前业绩不会太好。


这个时候谈DCF谈PE,任何估值方法都是扯淡的,因为疫情没结束,业绩就恢复不了。


那么上海机场什么情况下可以抄底呢?应该只有这两个条件了,第一是海外主流国家放宽防疫措施;第二跌的足够便宜。


在主流的机票APP上可以查到海外各个国家的航班情况以及入境后的防疫措施,如果航班排期恢复,防疫措施放宽,可能是比较好的信号。


其次是跌的够便宜,因为上海机场毕竟还是一家好公司,疫情后即便是按照客流的协议,业绩恢复也不成问题,足够便宜的话可以不用承受太高的回撤。


长期看,现在的900亿市值已经不算贵了,但是现在搞上机就等于是左侧交易,要面临的问题是,还会跌多久?还要跌多少?


所以现阶段的上海机场只适合股价波动承受能力强的选手(有闲钱)。


前十大股东明细中,第一季度景林、瑞银和社保养老金已经进去了,应该是做好了长期的打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抄底   北美   印度   海南   欧洲   亚洲   客流   养老金   疫情   防疫   年报   市内   上海   股价   社保   流量   业绩   机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