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前期”?处于糖前期的人,一定会演变成糖尿病吗?

糖尿病是很多人都比较害怕患上的一种慢性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之后,对人的生活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饮食上的影响。有的人天生就喜欢吃,在患病之后就要忌这忌那的,吃个东西都要战战兢兢的,心里实在是气不过,说了一句“还不如死了算了”。当然这样的说辞一定是不正确的,更不利于自己的疾病治疗,说到底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就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管不住嘴患病怪谁?

所以很多人也比较的关注血糖升高这方面问题,有的人会问,什么是“糖前期”?处于糖前期的人,一定会演变成糖尿病吗?

什么是“糖前期”?处于糖前期的人,一定会演变成糖尿病吗?

关于糖前期,其实指的是在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超过了标准数值,但是又不能算是糖尿病患者。具体的要看两个指数的变化,空腹血糖高,但是餐后血糖低,餐后血糖高但是空腹血糖低。还有第三种就是这两种情况都有的,患者不管是属于上面这几种1情况中的哪一种,都是属于“糖前期”,有一部分人会在以后患上糖尿病,但是不是一定会患上,具体的还要看情况。

有的人会说,“糖前期”的时候控制好自己的饮食以及其他方面,改善自己的生活,能不能避免这种疾病发生呢?

不一定,就算是有的人已经做得很好,在后期也还是会发展成糖尿病,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们知道血糖是身体中能量的来源,提供身体营养,帮助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但是血糖要想被利用起来,胰岛素是必不可少的。

胰岛素起到的是运输的功能,当身体中的胰岛素不足的时候,血糖运输出现问题,血糖上升。胰岛素的分泌和人的胰岛细胞有关,不足的程度是多少,对血糖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而空腹血糖的变化,就是和胰岛细胞有很大的关系。

什么是“糖前期”?处于糖前期的人,一定会演变成糖尿病吗?

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发展成为高血糖的概率更大

空腹血糖的检查时间一般是在餐后18-12小时,一般是在早上7-9点之间。人在晚上睡觉之后,身体对于糖类的消耗其实很少,胰岛细胞只要分泌一点胰岛素就可以足够。不过在晚上所有的器官都进入了休整的状态,胰岛细胞也是。

什么是“糖前期”?处于糖前期的人,一定会演变成糖尿病吗?

如果它的分泌不足的话,就会使人的空腹血糖升高,而在用餐之后,胰岛素的分泌反而大大升高,所以餐后血糖表现正常。胰岛细胞也有“偷懒”的时候,不过大部分是在人血糖不高的情况下才会“懒”,对人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葡萄糖耐量不一样,它往往会对餐后血糖有很大的影响,对空腹血糖影响较小,但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又是在餐后比较的活跃,葡萄糖耐量会对胰岛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样就会导致疾病加重。

什么是“糖前期”?处于糖前期的人,一定会演变成糖尿病吗?

所以说就算是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调整了,但是葡萄糖耐量减低,发展成为糖尿病的概率很大,所以患者首先要检查明白自己自己的疾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进行干预。如果像上面哪种葡萄糖耐量的原因,不可逆转的,也是可以通过药物的干预,辅助治疗手段,将“糖前期”的时间延长,避免自己过早患上糖尿病,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气不过   糖尿病   胰岛   会演   胰岛素   血糖   概率   糖尿病患者   葡萄   患者   细胞   很大   身体   饮食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