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是痔疮?女患者到医院见是男医生临阵脱逃,半年后背粪袋

有一女性患者,32岁因出现大便带血,想到医院就诊,有一次到肛肠科门口时发现都是男医生,患者没好意思进去看,回家后自行买了些外用和口服的痔疮药使用。

在用药期间出血量明显减少,甚至有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出血,但是病情总是反反复复,没有彻底治好。

大便出血是痔疮?女患者到医院见是男医生临阵脱逃,半年后背粪袋

患者也是断断续续用药将近半年左右,直到半年后单位组织体检才发现是肠癌中晚期,最后在医院做了直肠全切术后并做了永久的肠造瘘,这意味着患者可能在下半辈子都只能背着粪袋。

因为患者切除了全部的直肠,并做了一个人工再造排便口,以后大肠的排泄物都要通过这个人工粪口排出,每天都要按时清理粪袋。

命是保住了,可这样的生活却是患者永远无法逃脱的,也许这才是更痛苦吧。

所以这里我们是想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及时排除恶性疾病的可能。其实在医生的眼中是没有男女之分的只有疾病,所以不要因为是男医生就害怕不给看。

大肠在人体主要包括结肠和直肠。大肠是人体消化道的下段,成人的结肠全场平均是150cm。

大肠主要功能是通过对食物残渣中的水份进行吸收,使食物残渣成型变成大便排出体外。

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食物通过口腔初步咀嚼进入到胃中通过胃液进行腐蚀,才进入小肠吸收食物营养,通过小肠的食物残渣,部分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在大肠被进一步吸收,最后才形成大便排出体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逐渐的改变,因此大肠疾病的发生率也在日益增高。

而大肠癌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

大肠癌多发生在老年男性、和肥胖、饮食结构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部分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或炎症转变而来,从肠息肉到肠癌主要经历了这几个步骤:

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瘤。

由此可以知道息肉是大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而且随着肠癌的不断发展,最终会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便血、消瘦等等。

大便出血是痔疮?女患者到医院见是男医生临阵脱逃,半年后背粪袋

早期大肠癌的报警信号

1、便中带血

不仅是痔疮才会出现便血,当肠癌早期病变仅局限在黏膜时,并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是有排便习惯的改变,只有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便血,血只是粘附在大便的表面。

2、粘液便、脓血便

当癌症破裂时,大便中常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而且粪便和血液会相混在一起。

3、排便习惯的改变

大便次数由原先每天1次变成每天两三次,而且总感觉每次大便完后还有大便没拉完。

4、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肿瘤生长影响了肠道的生理功能。

5、腹痛、腹胀

6、贫血、消瘦

目前大肠癌是国际公认的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并能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的大肠癌可以在大肠镜下进行微创切除,切除后5年的生存率可以高达99%。如果是进入晚期的大肠癌治疗效果就很不理想了,甚至有的晚期患者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5年生存率都不到10%,由此可见大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除了遗传因素不能干预外,其实预防癌症是可以通过干预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来达到的。所以癌症其实并不是很可怕,只要了解引起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就能杜绝和预防癌症的发生。

能干预诱发大肠癌的生活方式主要就是2点

饮食和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很多患者喜欢吃油炸、烧烤类食物,却忽略了高纤维食物的摄入,这样就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日常饮食结构应该要避免“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热量、低纤维饮食。

久坐不动很容易导致肥胖的发生,也是增加患癌的风险,因此大家都发现在众多大肠癌患者中大多数都是肥胖和不爱运动的人群比较多。

适量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缩短了粪便在肠道堆积和停留的时间,因此可以减少粪便中的致癌物刺激肠道黏膜,这样其实是降低年轻人患大肠癌的发病率。

大便出血是痔疮?女患者到医院见是男医生临阵脱逃,半年后背粪袋

为了能在早期发现大肠癌和癌前病变,我们能做哪些检查呢?

1、粪便隐血试验

这是目前在大肠癌中使用最广泛的一项检查,但是敏感性却很低。

根据临床统计,仅有50%的大肠癌和30%的大肠息肉粪便隐血呈阳性。因此粪便隐血检查对大肠癌的准确性并不高。

2、大肠镜

大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和癌前病变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可以说是检查大肠癌的“金标准”。

3、直肠指检

直肠指诊室大肠癌检查中最简单、最有效的筛查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有约80%的直肠癌是通过直肠指诊发现的。

虽然有这么多检查,但是只有大肠镜+活检才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因此我们建议:想要做检查可以选择做大肠镜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可以每5年做一次。

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患肠癌的,建议下一代直系亲属能将筛查提前,这样可以早发现病变,早治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罗医生健康说

本文由【罗医生健康说】原创,作者为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健康科普作家,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或者私信与我交流,非常感谢!#健康明星计划##健康热力计划#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大便   隐血   腺瘤   临阵脱逃   直肠   息肉   肠癌   粪便   肠道   大肠   晚期   后背   痔疮   癌症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