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病患者,该如何就医呢?

这个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多数人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秉着“宅”家不随意外出就是对疫情最好的贡献的精神,都是宅在家中不任意外出,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不被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病患者,该如何就医呢?

但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心血管类疾病都是属于慢性病程,是需要长期来服用药物,定期去门诊做随诊的,而且心血管类疾病的病情变化也比较快,随时都可能有就医的需求。要宅在家中,不随意出门的话,就让心血管病患者也要犯难了。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群体,一般都是多种慢性疾病并存的,本身这个年龄段的人自身免疫能力也会相对较弱,比正常人群体来说,可能更容易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而且对于疫情期的医院,无疑是病毒的重灾区,如果心血管病患者自己贸然的跑去医院就诊,这个风险是真的挺高的。

那么到底要不要去医院呢?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病患者,该如何就医呢?

第一点,在疫情期间还是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能少去医院就尽量少去医院

如果在心内科有定期门诊复查的患者,假如没有非常紧急的就医情况的话,也建议可以暂缓一下,可以电话或者用在线的方式与医生沟通,尽量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第二点,当然就是必须去医院的情形了,那么,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

如果患者突然发生胸闷、胸痛,大汗淋漓,面色惨白、休息或者舌下含服药物都持续不缓解等恶性冠脉急症情况的时候,要立即送医救治。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晚上睡觉不能平卧、每日尿量减少、出现下肢水肿、食欲不佳等等有心力衰竭迹象的症状时,请立即送医救治。

如果患者出现由于心率过快或过慢引起的血压变化,同时还出现头晕、黑蒙、心悸、胸闷、气短、晕厥等不适情况时,请立即送医救治。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毫米汞柱的话,同时患者还伴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多汗、心率增快等高血压急症表现时,请立即送医救治。

对于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如果出现起搏器电池耗竭、起搏器工作异常,例如植入起搏器后自测心跳多次出现明显小于60次/分的情况,另外像出现呼吸困难、尿量减少、夜间睡觉不能平卧、下肢出现水肿等等心力衰竭的现象,以及出现ICD放电等情形时,都要立即送医救治。

第三点,去医院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尽量减少长途奔波,减少各种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情况,如可能可以坐私家车或者是出租车,尽量就近选择可以满足自己需求,而且门诊量相对较少的医疗单位机构;

2. 在疫情期间,尽量只做自己必须的、急需要做的医疗检查和操作,其他不是必须的项目可到时候再补做;

3. 去就诊时,要尽可能的避开发热门诊、急诊等诊室。

4. 随行一起陪同去看病的人数也尽量要少,全程要注意佩戴好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避免在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

5. 在去医院之前,尽量通过官网等提前熟悉了解医院科室布局和步骤流程,尽可能的减少就诊的时间。

6. 随建议随身携带便携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来随时保持手的清洁。在路上和在医院里,与人的距离尽量保持1米以上。

7. 如果接触到医院的门把手、门帘等医院物品后,要尽量赶紧给手进行消毒,如果不能及时手部消毒的话,请不要用手去接触口、眼、鼻等部位。

8. 回家之后,应该立即更换衣服,给衣物喷消毒喷剂或者尽快清洗,同时要给手部消毒。

9. 如果出现可疑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情况,要根据病情及时就诊,并向接诊医师告知过去2周的活动史。

最后再强调一次:疫情高峰期,如果有可能,请尽量少去或不去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病患者,该如何就医呢?

如果出现必须立即就医的急症、危重病症,就医前也应该做好万全防护、尽量缩短医院就诊时间,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保护自身不被感染,就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让我们携手并进、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保卫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联防联控实时播报# #清风计划# #心血管#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疫情   心血管   平卧   冠状病毒   起搏器   心率   急症   下肢   胸闷   水肿   肺炎   门诊   血压   患者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