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脾两虚在中医里面有什么临床表现?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所以如果脾肾两虚之后,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都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以虚劳为主的症状,具体如下: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当脾虚之后会出现饮食难以消化,食欲减少,因为难以消化食物,所以也会出现腹胀等症状;

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之后会导致体内水湿难以正常排出,出现肚子大肥胖,大便黏腻不成形,甚至大便粘厕所等;

脾主四肢,脾虚之后会出现全身乏力容易疲劳,尤其是四肢会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四肢麻木疼痛等;

脾主统血,脾虚无法固摄血液在脉管,就会出现吐血、便血等一系列出血的症状;

脾气主升,脾气虚弱之后会出现头晕头痛等清阳不升的病症,同时,如果是脾阳不足,会出现怕冷、喜欢喝热水等一系列虚寒的症状。



肾为后天之本,主藏先天之精,肾精又是化生肾阴和肾阳的基础物质,所以当肾精亏虚之后,一方面会出现以肾阴虚为主的症状,包括口干口渴、潮热盗汗、双颧潮红、头晕腰酸腿软等;一方面也会出现以肾阳虚为主的症状,包括腰膝酸软、怕冷、夜尿频繁、性功能障碍等。

肾主水,当肾虚之后也会出现身体水液代谢异常的情况,包括水肿、小便不利等;

肾主骨生髓,而脑为髓海,所以肾虚也会出现头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全头痛,并且感觉脑袋里面空空的疼痛 ,而且齿为骨之余,肾虚也会出现牙齿松动易脱等,如果是小孩子肾虚,也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等情况;

肾主生殖,肾虚的人有可能会出现不孕不育等。




肾为先天之本,主要来源于先天的父母之精气,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要在于日常的行为习惯。肾和脾是什么关系呢?

脾胃的运行情况决定人体阳气是否充足,而肾又为身之阳,也就是说,人体气机上下升降运行正常,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协调,脾胃如果正常运转,则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如果脾胃一旦受损,功能失常,就会内伤阳气,伤阳就会伤肾,这是因为中医所说的阳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之清气组成,而人体先天之精气就是指的先天之本肾。肾为一身之阳。

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脾气虚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脾阳虚就会出现胃脘疼痛、畏寒肢冷,喜暖泛清水,不消化,大便糖稀,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无力等。

肾虚一般包括肾气不足,肾阳虚以及肾阴虚和肾精不足。肾气虚一般表现为神疲乏力,懒言无精神,喘息气短、腰膝酸软、齿摇脱落、须发早白等,肾阳虚则表现为畏寒肢冷,小便清长, 五更泻、水肿等,肾阴虚为烦躁、精力不集中,焦虑、抑郁、五心烦热、两肋疼痛、性欲低下、失眠、出虚汗、变胖、血压升高等,肾精不足则表现为健忘失眠、头昏目眩、耳鸣心悸等。

综上所述,脾肾两虚一般临床表现:

五官表现:黑眼圈、眼脸浮肿、面色萎黄 灰暗无光泽,有黄褐斑,口唇淡白、牙齿松动、易脱落,舌体胖大,耳鸣 。头发枯燥易脱落并早白。

精神状态:身体疲乏、无力情绪烦躁、易怒,不稳定。

睡眠和记忆:失眠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或嗜睡。记忆力减退 、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身体感官表现:体型虚胖、腰膝酸软、骨质疏松、气短懒言、动则出汗、疲乏、食少,还异常怕冷。

大小便表现:大便糖稀,不成形、腹泻或便秘。小便清长、尿频、尿急、尿失禁。

除此之外,女性宫寒或白带增多,难怀孕、提早闭经等,还有男性阳痿、早泄、遗精等。




脾主运化,输布饮食物精微,为后天之本;肾主藏精及命门火,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果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者是阳虚水湿内停外泛都可能导致脾与肾的功能低下即脾肾两虚证。脾气虚、肾气虚会进一步发展成脾阳虚、肾阳虚,所以脾肾功能同时不足以脾肾阳虚最为常见。其主要临床表现有:

1、阳虚生外寒,所以会表现为畏寒,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2、脾气不足,运化失司,会出现身体疲惫乏力,少气懒言,食少腹胀;肾主肌肉四肢,脾虚则四肢消瘦;

3、脾虚不能运化输布水液,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水液排泄故障则尿少。水液停于肌肤则面部、肢体浮肿;停于腹腔则腹部涨满;水邪上泛则心悸气短;水邪上逆于肺则痰多稀薄;

4、阳虚不能温养脾胃,则大便溏泄,或久泻久痢,或夹杂有未消化的食物;黎明前阴气盛,阳气衰微则黎明即泻,也叫五更泄;

5、肾居腰部,主骨,肾阳不足则腰膝及下肢冷痛;

5、阳气不足则表现为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等虚寒之候。

脾肾两虚证也常称作脾肾虚寒证,主要是由于脾、肾的功能不足而导致的,如慢性肠炎、肠结核、慢性肾炎、心力衰竭等病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脾肾两虚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饮食减少,腹胀,大便溏稀,腰膝酸软无力,腰痛,耳鸣,夜尿多,尿频等。简单地说就是脾虚+肾虚,但中医标准名叫脾肾两虚

其中,食欲不振,饮食减少,腹胀,大便溏稀,腰膝酸软无力等消化功能异常情况属于脾虚;

腰酸,腰痛,夜尿多,尿频等下半身情况,以及耳鸣(肾开窍于耳)属于肾虚。

腰痛

脾肾两虚还有两种主要分型:

一种是脾肾气虚,主要表现是,容易疲累,气短,饮食减少,腹胀,大便溏稀,长期腹泻,腰酸,腰痛,耳鸣,舌淡,脉弱。

另一种是脾肾阳虚,常表现为怕冷,四肢凉,面色惨白,腰酸,腹部冷痛,长期腹泻,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身体浮肿,尿少,舌淡而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比如中医常说的“五更泻”,就是每天凌晨3-5点就腹痛,想去厕所,去之后就腹泻,大便比较稀,这就是脾肾阳虚引起的典型症状。

两者的区别在于,脾肾阳虚有很多“寒”证,怕冷,四肢凉,面色惨白,腹部冷痛等,都是因为阳气亏虚,导致体内温煦功能弱了,虚寒形成,引起以“寒冷”为主的症状。

五更泻

另外,脾主运化,主升清,肾与水液代谢有关,当脾肾两虚时,可能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

一种情况是“堵了”,造成身体水肿,小便不通,尿少等症状。这叫脾肾两虚水停证

另一种情况是“漏了”,造成清气下陷,肾虚不固,引起小便浑浊,大便失禁等症状。这是脾肾气虚不固证

小便不通或尿频




肾脾两虚 从中医特色上,属肝肾脾胃失调之症,因肝肾同源、脾胃表里的脏腑气血阴阳整体共享关系特色,所以肾脾两虚临床表现包括了“肝与胃"在内的以“纳气藏精、水谷输布、津液气化、先后天的代谢排泄"等为主特点病理机制结。


肾脾两虚主要表现为


纳气藏精与生殖生理虚降,如:主要表现有消化功能差且气短,不育不孕等。


水谷输布与精气失调,如:主要表现有便溏、纳差、大小便异常或淡长,五更泻。


津液气化及痰湿或瘀出现,如:清阴浊阳病理出现及内生五邪之变。


先后天的代谢排泄的水液障碍,如:气血津液阳不足阴成形等症状表现。


当然


还有贫血、抗病力功能下降,如:


畏寒、面色苍白或萎黄、体倦乏力,腰腿无力、下肢浮肿或消瘦等。


先后天之精血不足、气血化生欠佳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尿频   酸软   阳气   腰痛   精气   脾胃   大便   先天   临床表现   症状   后天   脾气   无力   中医   身体   情况   功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