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审美时间哲学形成两大谱系

  西方传统美学“缺钙”,此“缺钙症”就是缺时间性。西方形而上学号称大一统哲学,其实是由科学哲学、宗教哲学构成的无时间性哲学。这种无时间性嗜好往往越界滋扰审美生活,造成意义-时机、时态、时体、同时性的丧失。

现象学审美时间哲学形成两大谱系

  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现象学美学中的时间性思想与效应”(16BZW024)指出,现象学美学使审美时间哲学成为真正的哲学事业,形成两大谱系,为西方美学补时间之钙,形成西方美学的审美时间性转向。

  审美时间哲学的四大支柱

  哲学,只不过是关于一件正在进行着的有意义的事儿的道理而已,哲学存在的理由就是解释与促进有意义之事。事即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是事儿,但所有的事儿都是时间。这件有意义的事儿,合时机、时宜而发,有意义-时机化或意义-时宜化;有正在进行之时态;有起-住-止之时段;有长度、宽度、容量等时量;有时段之内绵延、连续之时体;有人们专注于此事对象的同时性;有此事所穿行其中的空间性;有此事在实践中的意义增殖或境界提升。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审美生活,那就是:这是一件感官幸福感之时机化的欲求与满足,且正在进行着的、流畅的,主体与对象始终黏连在一起的快活事儿。就审美生活的意义而言,它是时机化的感官之愉悦感,审美生活的主体始终处在变化之中,只能是原发性的、一次性的,而不能经由回忆与反思来完成,且不同的审美对象会给主体带来完全不同的快活感。就审美生活的显现状态而言,它是正在进行着的与流畅无碍的;正在进行时即审美生活之时态;流畅无碍且充满持续欲即审美生活所显现审美时间意识域的特性,即审美生活之时体。就审美生活的构成方式而言,人们与审美对象之间不仅是意向性关系,而且是绝对意向性关系。在正在进行着的审美生活中,原主体始终指向原对象;如果不再指向,审美生活便告中断或结束。这种绝对意向性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绝对同时性。

  如此,审美生活的时机、时态、时体、同时性便是审美生活时间性的四个具体表征,也因此成为审美时间哲学的四大支柱。

  现象学审美时间哲学的两大谱系

  在现象学时间哲学中,有两大分野,且都成为真正的哲学事业。一是对时间意识域的构成分析,二是对时间与存在(意义)的关系的探究。对时间意识域的构成分析,以胡塞尔为开山巨匠,继承其衣钵者有英加登、许茨等,并影响了萨特、梅洛-庞蒂等;简言之,其侧重分析一个行为、一件事所呈显的时间意识如何从始到终,即分析一件事作为一个时段的时间意识构成。对意义(存在)与时间关系,对此在的正在进行时之时态的分析,则以海德格尔为开山鼻祖,影响了萨特、梅洛-庞蒂等;简言之,人生的意义体现于一件正在进行着的有意义的事中,而不是事前或事后;海德格尔们则侧重对此正在进行着的有意义之事的分析,即一件事正是因为有意义,才会从始至终,也就是侧重于为何从始至终。胡塞尔、海德格尔之后,现象学时间哲学的两大潮流就此产生,也可以说,现象学时间哲学两条路线的独立、对立、融合、修正也由此产生。

  在现象学审美时间哲学谱系中,也同样存在两条路线,其间既有相对独立、对立,也有彼此融合、修正,且业已成为真正的美学事业。第一条路线侧重对审美生活所显现的审美时间意识域所做的时间相位构成分析,以胡塞尔为开山巨匠,英加登、许茨、萨特、梅洛-庞蒂承其衣钵,并对伊瑟尔、斯蒂格勒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此路线也可以称作胡塞尔路线。第二条路线侧重对审美生活意义(存在)与时间关系的探究,以海德格尔为开山巨匠,承绪者有萨特、梅洛-庞蒂、伽达默尔、斯蒂格勒等,此路线也可以称作海德格尔路线。

  现象学标志着西方哲学史的时间性转向,现象学美学标志着西方美学史的审美时间性转向。(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现象学   谱系   海德格尔   萨特   哲学   时间   时间性   时态   美学   事儿   主体   路线   对象   意识   意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