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健时刻,谁能为你的家庭财富兜底?

随着我国人均GDP迈入一万美元关口,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及保险行业相关的政策利好,人们对于健康、保险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根据《用户健康+保险行为数据报告》显示,仅在去年1至11月中,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关“保险”话题整体播放量就超过349亿次, “保险理赔”“保险怎么买”“保险行业揭秘”等热度话题跻身“百亿话题圈层”,整体搜索量显著提升,同比增长率达到338%


每一个家庭都可能会遇到不确定的风险,虽然风险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对个人或家庭来说就是百分百的事情。在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上提前投入,才能够在风险来临时,避免因病致贫。


保险,正是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由于保险需要每年都缴纳保费,却无法带来看得见的收益,很多人认为保险是“白花钱”。但实际上,通过缴纳一定额度的保费,我们将不确定风险造成的损失转变为确定性的成本。


风险无法避免或消灭,但可以借由保险转移。保险公司归集保费,然后均摊损失。将个人无法承担的风险损失,均摊给同类保险的投保人,变成大家分摊的能够承受的损失。



风险最薄弱的短板,决定家庭财富的水平



知乎上有一篇超万赞的帖子,是“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这个问题下的回答。一位匿名的博士讲述了岳父和父亲相继得癌的故事,小夫妻都在大学任教,年收入30多万;父母家庭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中产家庭,但因为两位老人的病,家庭几乎被拖垮。


一人得病,全家返贫,无底洞般的医疗费用成为压倒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产家庭既光鲜,又脆弱。令人羡慕的中产家庭过得并不轻松。房贷、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隐忧,每一种危机都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中产家庭的上方。房贷不仅掏空了中产家庭的钱包,也锁定了未来二三十年的现金流,更不用提动辄十万一平的天价学区房。在全民鸡娃的时代,孩子教育的投入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人到中产,又面临着中年失业的危机,和无可避免慢慢老去的现实。


仅仅是一场大病或是一个意外,就可能打破这种拼尽全力才维系的平衡,把一个家庭从中产拉入破产。面对不可预知的风险,如果没有保险的屏障,中产家庭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定律”,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真正决定家庭财富水平的,不是你当前积累的财富,而是面对风险时你能守住的财富。


一个家庭财富木桶的上限,取决于风险最薄弱的那块木板。拼了命的赚钱、两代人奋斗的家业,可能会在一次变故中塌方。补齐短板,加固风险防范,在风险管理“压舱石”基础上搭建的财富金字塔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保险的初衷是保障,为中产家庭“兜底”


关健时刻,谁能为你的家庭财富兜底?


保险属于保障型金融工具,产品的初衷是保障而不是收益率。保险的核心功能是发挥风险杠杆的作用,在重大风险事故发生时,为家庭兜底缓冲,保障家庭生活品质不因为意外发生而滑落太多。


保险被认为是一种“反脆弱”的设计,也就是说保险支出的成本是有限的,但发挥的作用却几近无穷。


在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时代,“不确定性”成为主题词。脆弱是因为不确定性和波动而承受损失,反脆弱则是让自己避免因不确定性而带来的损失,甚至因此获利。保险正是在帮助我们解决不确定性的难题,增厚家庭的“反脆弱能力”,让家庭在遭遇未知风险时得到“损失补偿”,能够生存下来,甚至可能获益。


购买保险不是为了改变生活,更不是为了投资致富,而是为了保障在意外和疾病到来时,我们的家庭财富有托底,我们的生活不会被改变。



守卫来之不易的财富,为未知风险加上减震器



财富积累如爬坡,多数需要两代人的奋斗加持,才能够成就一个中产家庭的幸福,但如果不做风险管理,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都能将一个中产家庭的幸福生活摧毁,迅速滑下坡。风险管理是我们守住财富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家庭财富水平的关键一环。


当前我国的医保覆盖率高达97%,虽然社保的赔付比例并不低,但因其低水平缴费和高覆盖性,决定了社保只能满足“基础医疗需求”。门诊费用一般不能报销,针对肿瘤的很多进口药,靶向药等也不能报销,据媒体报道,肿瘤患者自费支付比例超过50%,10%的患者因支付能力不足而放弃治疗。


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以医保为基础,合理配置必要的商业保险才是正确的风险防范模式。尤其是健康险和重疾险,是一个中产家庭的必备品,每年缴纳几千元,就能够获得几十万、上百万的保障。提高了医疗赔付比例和保障程度,降低医疗费用自付部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重疾险并非由保险公司发明,而是源于南非一位名叫巴纳德的心脏外科医生,他意识到虽然他能治病救人,但是并不能改变病人的生活质量,很多病人治好了病却陷入贫穷,虽然活着,在财务上已经死了。重疾险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因病致贫的危机,挽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


合理配置必要保险,是中产家庭防范未知风险的减震器,也是中产家庭守住财富的稳定器。未雨绸缪,才能在风险发生时从容应对


尤其是疫情以来,很多人愈加意识到风险的不可预知,我们永远无法知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要做的除了珍惜当下,就是提前做好风险管理。对于家庭资产配置而言,保险早已不是锦上添花的奢侈品,而是雪中送炭的必需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中产   财富   家庭   减震器   木桶   保费   不确定性   木板   守住   脆弱   损失   比例   意外   时刻   风险   发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