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私募的公募基金:0.8%管理费+提成,你算明白了吗?

昨天指数虽然收绿,但比起外围的跌幅,也是相当顽强了。


最像私募的公募基金:0.8%管理费+提成,你算明白了吗?


月底+季末,银行结算节点,市场上资金略紧一波,但熬过6月底就好了。此时修整更健康,这会儿外围股市亦是上涨状态。

之前说到过,公募基金类似私募式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一个保底收益+超额收益提成,有读者说算不明白。我们来盘一盘。

投资的本质是为了赚钱,你愿意为代你投资的基金经理付多少成本?

我们知道,偏股主动的公募基金一般来说管理费是1.5%,背后是一帮金融高材生代你投资。

无论基金业绩表现如何,基金经理名气响亮与否,定价都这个水准。

基金经理呢,努力做好业绩,得到投资者认可后规模逐渐壮大,只能靠走量,从而赚到更多的管理费。但自己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地方,并没有被充分定价,所以出现很多能干的基金经理最后都“奔私”的情况,人才留不住啊。

投资者呢,遇到市场普跌或者管理人水平不佳,就算基金亏了钱也被收了1.5%管理费,多少有点不爽。

互相不爽。

而据我观察,投资终究绕不开二八定律,市面上璀璨牛掰的主动基金经理属于人中瑰宝,依然是Top 20%的一小撮人(遇到了请要珍惜)。


论能力,他们值得更好的奖励、更高的定价。还有一波水平线之下的,很容易被被动基金代替,费率还便宜。

那如果,公募基金按照私募的方式浮动收费,能者多得呢?

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双赢的故事。

公募行业从不缺乏革新,19年11月底浮动管理费再度开闸后,6只基金立刻跟进。近期又有三只浮动费率的基金发行,看时间目前基本都已建仓完毕:

最像私募的公募基金:0.8%管理费+提成,你算明白了吗?

1、所谓浮动费率基金,就是在传统固定1.5%管理费率上做了创新,采用“低固定管理费+达标获取业绩报酬”的收费模式。


让管理费与产品业绩挂钩,业绩高收费就更多,业绩贡献低,收费相应就低。

说白了,就是更精细定价,能者多得,类似私募基金,业绩超标才会有“奖金”。

最像私募的公募基金:0.8%管理费+提成,你算明白了吗?

现有的这几只浮动费率基金,固定的管理费方面,都以0.8%打底,比起原来统一收取1.5%便宜了不少。


而业绩标准线也都定为年化8%,收益率超过8%的部分才提取超额业绩的20%为报酬;没超过就对不起,没有提成奖励。

这几只基金收取浮动费率的方式都很类似,年化收益率不高于8%是不收取业绩报酬(分成)的。


按1年看,只有业绩达到11.5%才能取得之前1.5%水准的管理费。0.8%+(11.5%-8%)*20%=1.5%。

我们以较为普遍的两年封闭期基金为例,看看他们的抽成是怎么算的,假设两年后赚了x%。那么年化收益就是(1+x)^0.5 - 1。

我们可以倒算出持有两年后收取业绩报酬的临界值是16.64%,假如年投资时净值是1,两年持有到期后,如果净值低于1.1664,则不收取去业绩报酬(收益分成),只有0.8%的管理费。

最像私募的公募基金:0.8%管理费+提成,你算明白了吗?

最像私募的公募基金:0.8%管理费+提成,你算明白了吗?


2、那么,这类浮动费率产品真的划算吗?前面这些基金的表现如何呢?


这里就牵扯到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问题了。


如果从相对收益来看,

1)业绩基准大多是沪深300 80% + 中债综合财富指数20%;

2)竞争对手是其他偏股混合型基金;

3)基金经理自己管理的其它固定费率基金。

从绝对收益来看,投资者更应关注收取业绩报酬的门槛8%,和相同持仓的浮动固定费率打平的11.5%。

我们以上表中,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谢治宇为例,


首先,和沪深300相比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即使在费后也可以跑赢沪深300的收益率。


和其它偏股型基金相比,兴全社会价值目前也做到费后跑赢同类平均。


而和谢治宇管理的其它固定费率基金兴全合润相比,他在这半年里没有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无论是走势还是持仓都高度相似。


最像私募的公募基金:0.8%管理费+提成,你算明白了吗?


由于兴全社会价值可以投资港股市场,今年同期还略跑赢兴全和润。

最像私募的公募基金:0.8%管理费+提成,你算明白了吗?

3、看到这里,有人会想,很多明星基金经理从业期间年化收益可以达到20%以上,对于他们来讲,岂不是买入固定费率产品优于浮动费率产品?


相当于用一个平均管理费成本,获得更优秀基金经理的服务呀。

我认为如果两者仓位完全一样,对于优秀基金经理,长期看确实是固定费率占优。但还两点原因,令这类浮动费率产品可能更适合一部分投资者。

其一,这些产品在设计上,还是和基金经理原有的固定费率基金有所不同,比如兴全谢治宇和嘉实归凯新发行的浮动基金都可以投资港股市场,和他们管理的其它基金进行一定的差异化,这种基金就适合更加看好港股市场的投资者。

其二,这些产品都设计为封闭式定开产品,回顾《就爱追涨杀跌,这类基金帮你管住手》。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封闭式设计可以拉长投资周期,从容建仓,甚至可以在合同允许的条件下合理利用股票仓位进行择时,更充分发挥基金经理的实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管住自己的手,防止追涨杀跌,强制约束更好地使投资者享受股票长期成长的红利。

总的来说,浮动管理费公募基金的设计初衷就是淡化投资者对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诟病,将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实现一定的激励机制。

优点是,这种浮动的收费方式可以使管理人与持有人“统一战线”,利益一致;还可以深化基金经理之间的竞争,更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有更高的管理费奖励。

浮动的管理费会使得优质的管理能力得到更合理的定价,业绩提成的KPI设置,更能激发管理人的潜质。我认为长期来看,能者多得,这是趋势,使得市场进入良性的可持续的循环,总得来看利大于弊。

当然,浮动费率并不决定业绩就一定会好,目前还有其他一些弊端:


主要在于,简单产品的复杂化不利于投资者充分理解产品。中国公募基金处在一个不断普及、被大众了解的阶段。


指数ETF管理费大多是0.5%,主动股票管理费大多是1.5%,各个互联网、移动端代销平台也都是都可以较为简单地展示认购、申购、赎回、管理、托管等环节的费率。

浮动费率的引入,增加了投资者和代销平台的学习成本,不少投资者没有详细了解业绩分成的条款,仅因为较低的管理费而下单。代销平台也没有对这类产品进行差异化的描述,仅罗列了常规的费用,详细的费率需要参考基金合同。


我看着基金吧里,大家都算不明白,大多进入了纠结成本的怪圈。但如果一个公募基金经理真的有能力带来更高的回报,你愿意为他付费吗?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管理费   基金   能者   管理人   费率   收益率   报酬   投资者   收益   月底   业绩   成本   经理   财经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