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封测或将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新能源产业上游行业迎来拐点

为什么要选科创板的半导体公司?

浙商证券指出,3月底以来半导体表现有分化,涨幅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短周期且爆发力强的细分领域,多数成长性较强但周期性偏弱的公司则涨幅有限。

半导体盈利释放具有非线性,静态估值参考价值有限。从动态估值维度,基于前期大量刚性投入,叠加国产替代浪潮下的下游需求,多数半导体公司盈利开始快速释放。

进一步从市值维度,对比世界半导体巨头,英伟达总市值4859亿美元、英特尔达2179亿美元,而A股半导体公司中,中芯国际总市值最大仅5112亿元,总体超过千亿市值的公司数量也较少,市值空间广阔。

针对半导体选股,除了结合产业和公司的基本面视角外,浙商策略认为,科创板中的半导体公司是阻力较小的方向之一可以重点挖掘。

原因在于,科创板中的半导体公司多数上市未满2年,具备次新红利,也即, 股价位置低、基金配置低、IPO资 金投产、公司动力强。

(1) 位置低

新股上市后,小非解禁压力往往对股价形成阶段性压制,观察科创板中半导体市值最大的前十家公司,多数公司自20年7月以来持续休整至21年3月。

半导体封测或将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新能源产业上游行业迎来拐点


(2) 基金配置低

以主动股票类基金的21Q2重仓股为统计口径,基金对科创板中半导体的配置显著低于其他板块。

以市值达1000亿的公司为例,有两家科创板公司,其中,中芯国际总市值最大,但基金持仓市值仅41.62亿元,而华润微的基金持仓市值仅18.87亿,显著低于韦尔股份、北方华创、兆易创新、卓胜微、紫光国微。

(3) IPO资金投产,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快速释放。

截至当前已上市的科创板中半导体公.司,IPO募集资金净额达921亿,其中,中芯国际达525亿,占比57%以上

在需求高景气的背景下,随着产能扩张,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快速释放。

半导体封测或将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新能源产业上游行业迎来拐点



(4) 公司动力强

新股.上市后公司动力较强。观察科创板中半导体板块,多数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包括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晶晨股份等。

半导体封测或将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新能源产业上游行业迎来拐点

《稀土管理条例》或将推出,稀土行业迎历史拐点


半导体封测或将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新能源产业上游行业迎来拐点



近期稀土价格强势上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下游需求开始爆发,政策端对上游供给或将持续严控,中信证券认为,稀土行业历史性拐点已经到来,供需、政策有望持续共振,价格或开启长牛,稀土板块或迎来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7月29日Wind稀土指数大涨7.87%,涨幅居前

对此中信证券评论如下:

(1)补库前置叠加供给扰动,稀土价格或趋势.上行。7月初以来稀土主要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氧化镨钕、氧化铽、氧化镝分别累 计上涨约24%、23%、11%, 今年稀土下游淡季不淡,受到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的强势拉动,补库前置效应明显,受到雨季来临和疫情加重影响,缅甸稀土供给出现扰动,叠加近期国家环保督察下部分冶炼分离厂减产停产,供需基本面对稀土价格形成有力支持

持续强调本轮稀土板块长牛的五大核心逻辑

1) 流动性合理充裕;

2)新能源等下游需求驱动;

3)涨价顺周期配置策略;

4)国家政策扶持;

5)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2) 2025年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稀土下游第一大应用。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 在稀土产业链下游产值占比80%左右,主要应用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变频空调等领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8/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1.3/1.4倍,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约2倍。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约3-5 千克,是传统汽车用量的3- -5倍,假设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800万辆,对应钕铁硼需求将达5.4-9万吨,2021-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钕铁硼的需求年均增速约40%,2025年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稀土下游第一大应用。

(3)《稀土管理条例》或将推出,稀土行业迎历史拐点。7月初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指出将推动《稀:土管理条例》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立法规范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将稀土行业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与前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遥相呼应,规范中国特色战略资源的进出口管理,加强稀土全产业链管理,进一步明确了稀土产品战略储备制度、总量指标管理要求,且对违规企业处罚首次做出统一明确,违法成本大幅提升,稀土.上游供给端扰动或大幅减少,供需基本面与政策有望共振,新形势~下持续坚定推荐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4)供需与政策共振,稀土价格或开启长牛。新能源汽车需求开始爆发,碳中和下风电、节能变频空调等下游需求持续回暖,稀土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向好;“十四五”期间国内稀土供给仍将受到开采总量指标的限制,打黑、环保等供给侧高压政策仍将继续,预计未来5年海外供给增量相对有限,全球稀土供需或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我们调升2021年氧化镨钕价格高点预测至80万元/吨,维持氧化镝、氧化铽价格高点为300万元/吨、1500万元/吨的预测,稀土价格有望开启长牛,稀土产业链相关公司业绩或将长期维持中高速增长态势。

(5) 新形势下稀土资源战略价值重估进行时。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近年来全球多个经济体相继出台政策将稀土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我国稀土冶炼分离环节全球领先,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稀土产业链。近年来国内稀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下游磁材等应用高速发展,供需基本面有望进入良性周期,新形势下稀土资源战略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半导体封装设备国产化率特别低,国产品牌急需重点培育

中银国际研报指出,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封测环节发展成熟度好于晶圆制造环节,但封装设备与测试设备国产化率均远低于晶圆制程设备的国产化率,国内缺乏知名的封装设备制造厂商,也缺乏中高端测试设备供应商,封测设备尤其是封装设备的国产品牌还需产业链及政策重点培育

1)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40亿美元。根据SEMl统计,2018年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40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占比6.2%,仅为制程设备市场规模的1/13,也低于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过去10年内,全球封装设备市场规模年均增长6.9%,其增速仅次于半导体设备中的制程设备和掩膜设备,但快于测试设备。2)全球封装设备也呈寡头垄断格局。国际上ASM Pacifhc、K&S、Besi、Disco等封装设备厂商的收入体量在 RMB50- -100亿元,其中K&S在线焊设备方面全球领先,球焊机市场率64%,Besi、ASM Pacific垄断装片机市场,Disco则垄断全球2/3以上的划片机和减薄机市场,表明全球封装设备的竞争格局也和制程设备、测试设备一样,行业高度集中。

3)我国封装设备国产化率远低于制程设备。据中国国际招标网数据统计,封测设备国产化率整体_上不超过5%,个别封测产线国产化率仅为1%,大幅低于制程设备整体上10%-15%的国产化率,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向晶圆厂、封测厂、制程设备等有所倾斜,而封装设备和中高端测试设备缺乏产业政策培育和来自封测客户的验证机会。

4)各类封装设备几乎全部被进口品牌垄断。国内装片机主要被ASM Pacifc、Besi、日本FASFORD和富士机械垄断,艾科瑞斯实现国产化突破;倒片机 也被ASM Pacifc、Besi垄断, 中电科实现倒片机国产化突破,线焊设备主要 来自美国K&S、ASM Pacifhc、日本新川等外资品牌,暂无国产品牌进入主流封测厂;划片切割/研磨设备则主要被DISCO、东京精密等垄断,中电科实现减薄设备国产化突破;塑封系统/塑封 机也主要被TOWA、ASM Pacific、APIC YAMADA垄断

5)多个封装设备国产品牌正在蕴育中。中电科的封装设备产品涉及减薄、划切、倒装、引线键合等设备;苏州艾科瑞思则专注于高性能装片机,2018年营业总收入7千多万元;江苏京创专注于半导体切磨设备,自主研发的AR9000型12英寸双轴全自动划切设备在国内某封装产线正式并线运行验证;深圳翠涛自动化从事固晶机、焊线机、点胶机的研制,还有大连佳峰自动化产品定位于装片机。

6)先进封装设备国产化率略高于传统封装产线。据中国国际招标网数据统计,国内某先进封装产线上的工艺设备国产化率高达 20%- 50%,但后道封装设备国产化率.较低。其中,刻蚀设备、曝光机、清洗机、去胶机、涂胶显影等都有实现国产化突破,但封装用CVD、PVD、编带机、电镀设备、检测设备、切割机、贴片机、抛光研磨等设备少有国产设备,仍主要依赖于进口。

半导体封测或将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新能源产业上游行业迎来拐点

7)中高端测试设备也主要依赖进口。尽管精测电子、长川科技、北京华峰测控、北京冠中集创、金海通等实现部分测试设备或分选机的国产化突破,但国产品牌主要聚焦在国内较为成熟的电源管理芯片测试设备等领域,而SOC和Memory芯片测试设备仍主要依赖于美国泰瑞达和日本爱德万等进口品牌。精测电子、长川科技、北京冠中集创等布局的数字测试设备急需市场培育。

三胎政策利好人口增长, 辅助生殖有望迎来高景气度

1)辅助生殖医疗服务不纳入医保范围。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号建议的答复》,正式回应我国尚不具备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条件,我国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800元左右,现阶段医保制度主要还是立足于为群众提供基本疾病治疗保障,着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我们测算辅助生殖治疗费用大约为1.2万元,药品费 用大约为1.2-1.5 万元,其余检测费用及相关费用大约为1万元左右,因此辅助生殖目前仍然属于费用较高,消费与刚需属性并存的治疗方式。

2)鼓励社会基金予以补贴,积极探索商业孕育保险制度。部分省份通过设置公益基金等方式,对“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予以适当补贴。我国目前已经有辽宁、陕西、湖北、广西、福建、漳州、内蒙等地区对于试管婴儿有补助政策。此外,国家近年来也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推出针对“不孕不育”辅助治疗的保险产品,将“不孕不育”辅助治疗的检查检验费、药品费、治疗费、胚胎移植手术费及“不孕不育”辅助治疗导致的部分危重疾病、辅助生殖并发症等纳入医保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不孕不育”患者的医疗负担。

半导体封测或将是阻力最小的方向,新能源产业上游行业迎来拐点

易安财险的“易孕保”是我国首款可报销试管婴儿的保险,由百健和易安保险合作,能够承担取卵到胚胎移植过程的费用且保险期限额内无限次理赔,该保险的合作辅助生殖医疗机构为26家,其中就包括锦欣生殖下属医院成都锦江区妇幼保健生殖中心。

3)鼓励生育政策相继出台,看好三胎.政策释放人口增长红利。自从三胎政策正式出台后,在促进“生、养、育、学”等领域陆续出台各项利好政策。2021年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首次在全国率先提出“本地户籍二孩、三孩每月发500元补助”的政策,我们预计未来围绕着促进生育等重大利好措施将逐步出台。三胎高龄产妇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高龄不孕症患病率的提升,参考《中国高龄不孕女 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35岁 的女性不孕症发病率显著逐渐增加,建议≥40岁的女性采取ART以缩短达到妊娠的时间。因此,我国接受辅助生殖的核心人群大约是在30-40岁之间,占所有生殖人群的90%。我国1980-1990年出生的女性在未来十年内将保持快速增长,并成为辅助生殖需求的“主力”群体,我国未来辅助生殖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4)辅助生殖牌照仍然具有稀缺属性。2021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指导原则(2021版)的通知》,各省(区、市)增设的辅助生殖机构数量不超过截至2020年底辅助生殖机构总数的15%。所以在未来五年内,辅助生殖牌照仍然具有稀缺性。辅助生殖行业龙头锦欣生殖未来仍然有望依托“内生增长+并购”实现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新能源   半导体   拐点   稀土   供需   市值   产业链   阻力   下游   最小   方向   需求   政策   基金   测试   产业   设备   全球   汽车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