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主线挖掘低估值、高性价比的建筑龙头,了解储能产业链

一图了解储能产业链公司及各企业参与的环节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储能行业正在酝酿大变局与新机遇。

政策方面,2021年7月15日,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储能作为电气化时代能源调节必需品作用凸显。

2020年以来,储能系统成本快速下降叠加支持政策密集出台,行业迎来三大变局:新增装机向电化学储能靠拢、应用场景向发电侧与电网侧靠拢、商业模式从单一向多样化扩张,储能商业化、规模化拐点渐行渐近。

根据EVTank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1年) >》,2020年全球储能用锂电池出货量 28.5GWh,广 发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需求量达315GWh。

目前,储能产业链日臻成熟,龙头效应展现。储能电池和储能变流器占总成本比重约60%和15%,作为价值量最大、技术壁垒最高的核心环节,有望率先受益于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

此外,储能产业链公司及各企业所参与的环节图谱如下:

细胞治疗国产设备黄金时代来临,细胞培养隔离器市场有望最先突围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细胞治疗是指应用人自体或异体来源的细胞经体外操作后输入(或植入)人体,用于疾病治疗的过程。体外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活化、细胞(系)的建立、冻存复苏等。细胞治疗主要可分为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其它体细胞治疗。

三条主线挖掘低估值、高性价比的建筑龙头,了解储能产业链

(1) 细胞治疗优势明显,处于萌芽期,市场潜力大

与传统化学药物或抗体药物相比,细胞治疗具有单次治疗、长期获益的作用优势和更广阔疾病领域的应用潜力。

一方面,不同于传统药物局限在蛋白质的功能改造、可治疗难治愈,细胞治疗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疾病根源入手,治标更治本;

另一方面,针对蛋白质水平难以成药的靶点,如罕见病和肿瘤治疗领域,细胞治疗有更大的作用潜能。

(2)国内外细胞疗法风起云涌

全球研发前沿,临床管线快速推进,截至2021年4月,全球细胞治疗管线同比增长38%,其中80%为早期项目(临 床前/临床一期) ;国内细胞治疗研发热情高涨,截止2020年,我国干细胞治疗研究项目占全球约10%,免疫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占全球约1/3,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其中68%为早期项目。

三条主线挖掘低估值、高性价比的建筑龙头,了解储能产业链

(3)细胞治疗国产设备黄金时代来临,发展空间广阔

国内细胞治疗研发创新浪潮将逐渐由前五年的立项及早期开发逐渐过渡到未来五年的临床中后期开发及商业化,因此伴随细胞治疗领域风起云涌的上游装备设备市场的规模加速扩容。国内从事细胞治疗药物装备的企业较少,相关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但价格昂贵且订货周期长,导致卡脖子的问题严重。在此背景下,国产细胞治疗产业亟待走上产业技术、装备国产化和产品成本控制之路。

细胞治疗产品产业化需求(成本控制)+国产装备设备技术升级+政策鼓励支持,国产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三条主线挖掘低估值、高性价比的建筑龙头,了解储能产业链

(4) 看好细胞培养隔离器市场:蓝海市场,空间大,看好具有先发优势的国产企业

细胞药物的生产,必须均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所有生产操作也需要无菌性保证,最终安全的回输给患者。

①隔离器属于柔性制造平台,集成度高

细胞培养隔离器可以为细胞治疗企业打造细胞药物柔性制造平台,集成细胞药物制备所需的关键仪器设备,实现分离提取、诱导活化、扩增培养、换液、收集等全站功能,使得从细胞药物研发到细胞药物GMP生产无缝连接,最终实现全过程的密闭化操作,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并降低了生产耗时和细胞损耗,并减少了安装和运行成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模块化的设计,将细胞治疗的多个甚至全部工序进行整合,实现封闭或半封闭式的无菌操作,从而满足不同的细胞制备工艺要求。

②价值量高、定制化(研发属性强、高壁垒)细胞培养隔离器均价在三百万到五百万左右,进入商业化阶段每个厂家根据自身工艺不同需要数台至十数台不等的隔离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细胞治疗产品临床推进,商业化生产规模扩大,隔离器的市场有望达到近百亿的市场规模。

看好目前具有先发优势、有一定早期客户基础的头部国产企业。

建议重点关注:传奇生物等细胞治疗企业;东富龙、 森松国际、楚天科技、泰林生物等上游制药供应链企业。

三条主线挖掘低估值、高性价比的建筑龙头

疫情之后的低估值板块中的央企蓝筹&地方国企基本面持续向好,龙头市占率提升的趋势不断增强,而传统建筑企业也在不断进行转型升级,在‘碳中和”、“绿色建筑”的产业背景下不断突破传统经营方式,天风证券认为,认为当前时点建筑板块仍可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性价比。

主线一:“建筑+实业”双轮驱动,显著改善业绩弹性

“建筑+实业”主要沿化工产业链及矿产资源类两路径发展,中国化学、东华科技等化学工程类公司利用自己传统的化工领域优势,向实业进行切换,中国中冶、中国中铁旗下的子公司具有优质的.矿产资源业务。

长期的工程施工服务中积攒的产线设计和工艺优化优势以及较低的初始投资和相对较低的资金成本是建筑央企发展实业的优势,而转型实业亦可优化建筑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和改善基本面、增强业绩的可持续性。

主线二:“建筑+双碳”切入运维领域,商业模式有望重塑

“建筑+双碳”是利用传统专业工程优势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 下进行传统产线改造并切入运维领域,以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为代表的专业工程公司,利用传统工程领域积攒的项目经验和技术实力,有望在旧有产线改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增量市场空间,后续有望切入运维领域。

传统优势主业以及竞争格局相对清晰,渠道优势明显,专业工程类公司在原先所属的国内细分市场均具备很高的市占率是发展智能改造并切入运维的优势,而切入运维在给建筑公司提供了除传统工程服务外的技术改造增量市场的同时,若能够收取稳定的运营管理费,商业模式有望重塑。

主线三:“建筑+内生提效”增强动力,地方基建国企价值属性提升

“ 建筑+内生提效” 是传统地方国企通过激励机制改革激发内部增长潜力,提质增效。山东等地的地方基建国企,

21H1基本面情况持续向好,同时充足.的在手订单也为十四五阶段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公司自身也具备从传统的.路桥施工领域向轨交、市政、环保等其他领域多品类扩张的逻辑。

激励机制自.上而下理顺后,地方国企通过压降成本、效率提升实现了利润和财报报表质量的显著提升,而区域基建需求景气度高,十四五阶段均有望实现较高增长,此外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进一步提升,利好公司在省内市场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三条主线挖掘低估值、高性价比的建筑龙头,了解储能产业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隔离器   产业链   主线   建筑   国企   药物   龙头   细胞   成本   优势   传统   领域   全球   财经   市场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