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背景,一个战略中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兑现历史性的欠账

2021年,“乡村振兴”成为开年焦点。

继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完美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2021年2月25日, 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替换成“国家乡村振兴局”,标志着乡村振兴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过去70年,我们国家优先发展城市,搞城市化建设,前30年是工农业剪刀差,后40年是城乡土地剪刀差,这两大剪刀差帮助我们国家积累了原始资本的第一桶金。这其中,农民群体,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一直在做贡献,不管是进城务工,搞城市化建设,还是原地种庄稼,交了几十年的公粮。

这本是历史性的欠账,到了该还的地步了。

三大背景,一个战略中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兑现历史性的欠账

三大背景,摆在面前的残酷现实,真实的写照

农村的问题还很严重,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框架之下,城乡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使乡村发展处于落后的状态。

当下,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光棍化”的大背景,处在这样的环境下,确实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农村空心化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建国初期的10.64%提升到如今的58.52%。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造成了农村人走房空的现象,许多村庄无人居住,建筑破败、村庄衰败,乡村传统文化传承濒临断绝,加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空心村”产生,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数量增长,农村主体老弱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大批土地撂荒,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农民老龄化、社会地位不高。一直以来,农民社会形象都是贫穷、落后、文化水平不高,农民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作为一种身份,被城里人所看低。当农民涌入城市后,又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医疗、教育等公共福利,导致他们“城市住不起,农村回不去”,只能在城市夹缝中求生存。现在,在农村种地的农民,差不多都在60-70岁左右,无人种地已成现实,农业后继无人,隐患很大。

农村光棍化,一步一步逼近。 全国各地的农村,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某些区域彩礼年年加码,农村找不到媳妇的单身汉越来越多。诸如“脱贫不易,小康更难;喜结良缘,毁于一旦”,反映了农村天价彩礼已成为一些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路上的“拦路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舆论引导,迫不及待,真正实现移风易俗。虽然,“光棍”高峰期还没到,但部分农村地区的光棍率已经非常吓人了。

根源归结于此,农村正在一步一步衰败。

现实写照倒逼,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直接关系到5亿多人的幸福生活。

乡村振兴既是“大蓝图” ,也是“大难题”,需改革来让路。

乡村振兴的落地实施,将触及政策法规、土地、金融、人才的支持,不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打法,将是资源整合的入口。

战略没问题,策略就需更细致化,以落地为目的,绝妙的方案,才能刺到痛点。

三大背景,一个战略中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兑现历史性的欠账

乡镇,“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心。

乡村振兴,一切要围绕“人”来做,是农民的振兴,包括:老农民、新农人。农民,才是重中之重。农民的居住环境,农民的收入多少,农民的养老,农民子女的教育,农民的就医等等。

近几年,农民的日常需求,都依靠附近的乡镇,赶集采购必需品,很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都转移到乡镇了,以乡镇为治理单元更符合实际情况。

乡镇,无论从规模、地域面积、管理职能都是落实县域乡村振兴的最为经济、高效的单元,村庄没法实现乡村振兴。

乡镇,是乡村振兴的最基本单元。

乡镇,基层政权的执行中心,处在乡村改革的前沿,是一切国家政策的发号施令点。

乡镇,未来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和服务”乡村。

未来五年,会是“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心。

农村要振兴,关键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要让农村能留住人,得靠相关产业。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一旦走了弯路造成损失,伤人感情、打击信心、耗费时间,村民感到没盼头。过去,基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招商引资,搞产业,选择不慎,都以失败告终。导致,政府鼓励搞什么,到头来,农民都跟着倒霉。比如:甘肃陇东地区,十几年前鼓励种“烤烟”,近几年,又搞种植“万寿菊”等。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选择上,必须慎重,因地制宜。选好产业后,持之以恒,一攻到底。

产业发展,要从县域层面考虑,落到下面的乡镇。单个村庄,要能做起产业来,是非常困难。成功的,只是少数。

产业要发展,把脉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是前提。

农村经济发展的背后,迎来一个大休闲的潮流,城乡对流,消费者亟需“生态、文化、健康”的多元化业态,满足其需求。

产业要发展,引擎载体或主要抓手,是关键。

这里,载体或抓手,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项目。借助产业融合度高、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助力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方面,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优势。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乡村集聚,是后脱贫攻坚时代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接轨的重要手段。

三大背景,一个战略中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兑现历史性的欠账

在项目地所处的村落,找特点,包装提升成为卖点,创意设计为爆点,形成品牌;然后,靠品牌来带动产业(农林牧副渔)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发展,植入一些微型的田园商业综合体,服务周边区域的农村。

这里,要特别强调,农村一定要有建设用地指标。农村没有建设用地,乡村振兴的任何项目都落不了地,更别提一二三产融合项目了。

最根本,要靠农村建设用地,种出“农文旅、农商旅、农康旅”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项目。比如: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智慧乡村等。

最重要的,是引入新产业,实现乡村的永续性生长。

只有产业升级,人才回流,才能给农村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

农村,只有产业搞起来了,农民就地接受培训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相关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才能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向着小康生活迈进一大步。

洁净是基础、产业是支撑、文化是灵魂,只有产业的导入、文脉风骨的重塑、民风民俗的传承,才能重新充实乡村结构的肌理,激活乡村生活的活力,使之焕发新生。

三大背景,一个战略中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兑现历史性的欠账

关于乡村内核牵引的长期驱动力的思考,我们团队,正用更多样化的实践深入探索未来乡村的更多可能性,比如:“智慧乡村” 的跨界融合解决方案。

当然,乡村振兴不是城里人的怀念,不是乡村生活的回归,而是乡村社会的进化;不是要呈现标本,不是一味的乡村保护,不是提供场景,更不是消费陪衬,而是要创造舞台,要释放空间价值。

乡村的未来,将迎来一个“产业优、文化厚、艺术美、有品质、新田园”的全新进化,有望实现“城乡融合美、生活艺术美、人与田园美、社会和谐美”的天下大同。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观察员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乡村   剪刀差   艺术美   战略   财经性   光棍   村庄   城乡   田园   乡镇   背景   土地   农民   农村   未来   产业   项目   财经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