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宏观大势汽车行业务必关注

这些宏观大势汽车行业务必关注

一季度,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增幅喜人。然而,温州 “2021中国汽车经销商大会”上,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提出:“‘十四五’ 开局良好,但需关注发展中的隐忧。”

“十四五”开局良好

今年一季度,单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这是“十四五”开局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表现。

一季度GDP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10%,刷新了近十年来GDP增速最高纪录。任兴洲分析称:“一季度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即使与正常年份——2019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10.3%。这是什么概念?从2012年开始,无论是季度还是年份,中国GDP增速始终低于8%。如果把2019年和2020年再平均一下,一季度GDP两年平均增幅为5%。同时,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环比增长了2.61%,两年同比平均增幅为6.8%。这样的数据可以证明,今年一季度开局是不错的。”

这些宏观大势汽车行业务必关注

从细分领域看,投资将集中在二季度发力,消费成为主引擎,出口表现异常亮眼。任兴洲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投资同比增长了25.6%,两年平均增速2.9%,这个比例不算高。原因是两会期间,我们才把今年的盘子定下来,所以大量投资专项债,都将在二季度以后逐步发下去。所以二季度,随着地方专项债到位,投资规模将逐步扩大。同时,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了1.86%,这一点很重要,原因是环比正增长反映了消费增长的趋势。并且,一季度GDP中,消费贡献了11.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出口方面,去年三四季度国际上很多国家还处在疫情中,需要进口大量的物资,这种需求拉动了中国出口增长。今年一季度延续了这一势头,出口对GDP的贡献达到了12.2%,与前些年出口负增长相比,这是非常靓丽的数据。”

显然,“十四五”开局延续了去年经济恢复和增长的势头。任兴洲总结称:“今年中央说政策不急转弯,目的是进一步夯实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

关注背后的隐忧

“十四五”开局第一脚先踢出去了。但是,宏观经济在恢复增长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非常值得汽车行业关注。

部分国家货币超发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或将导致通胀。任兴洲表示:“部分发达国家无底线地量化宽松,带动了能源和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钢材、有色金属等涨幅非常大,由于中国制造业很多原材料是净进口,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防止它向下游传导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影响居民消费价格。”

这些宏观大势汽车行业务必关注

供应链不稳定,加之部分国家制裁,出口能否延续高增长需密切关注。任兴洲认为:“一季度出口对GDP的贡献超过消费,表明我们对外需的依赖性过高。事实上,我们的供应链是不稳定的,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时,发达国家都在接种疫苗提升防疫水平,随着这些国家经济复苏,去年流到中国的订单,还会持续吗?这是出口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压力。另外,美国拉着一些小兄弟制裁中国,中欧已经签署好的协定,现在也受到影响。在国际环境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审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非常有前瞻性。”

服务业复苏缓慢,小微企业恢复较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消费信心。任兴洲分析称:“一季度服务业虽然在增长,但两年平均增速只有4.7%,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6.8%)。第三产业一季度占GDP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近期,中小微企业恢复较慢,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对中小微企业的解困纾困政策要落实。同时,区域经济恢复不均衡等等……后疫情时代如何让消费和服务业能够可持续地增长,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十四五”中国经济良好开局的背后,供给端和需求侧都存在隐忧。大势向好提振了行业发展信心,而背后的隐忧需要全行业重点关注认真解决。

理清大势思路 制定操作策略

汽车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理清宏观大势思路,有助于车企管理层制定相应的操作策略。

前高后稳,是今年宏观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任兴洲分析说:“受疫情影响,去年全年消费增速为-3.9%,这前所未有。今年一季度消费同比增幅高达33%。从二季度开始增速肯定会降下来。原因是去年二季度以后,复工、复产、复业、复市推动经济开始恢复。所以今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增幅会下降,稳定在一个水平上。3月两会上,确定今年经济增速是6%。如果不出现更强的‘黑天鹅’事件,有可能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对2021年中国增速8%的预期。”

回到汽车行业,传统燃油车营销除了关注产品品质、品牌等核心竞争力,还要注重新要求。任兴洲认为:“新形势下,不仅对销售场景变化、业态融合、用户体验性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经销商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的供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对主机厂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精准地提供供给提出了新要求。”

这些宏观大势汽车行业务必关注

“双碳”目标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任兴洲分析称:“‘双碳’目标不仅有了时间表,而且‘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碳达峰的行动方案,这是路线图。目前,汽车已经替代曾经的碳排放大户——钢铁行业,成为被大家紧紧盯住的行业。全国2.8亿辆汽车中,新能源车占有率仅占1.75%。所以,未来新能源车的研发和生产将进一步加速。同时,中央强调用系统化的观点来看待经济发展,看待消费,所以交通、能源和出行相互融合,从购买到使用全链条的绿色低碳,是汽车行业未来面临的新任务。”

整体看,由于去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欠账太多,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出现高增长,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参考意义不大。然而,随着二季度经济增速下降,供给端和需求侧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从主机厂到渠道端或许会被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困扰。

此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邀请经济学家分析宏观经济走势,有助于厂商全面、准确地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大势   汽车行业   隐忧   疫情   宏观经济   增幅   开局   中国   原材料   服务业   经济发展   平均   去年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