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8部门联手严打乱象,高品质医美品牌的春天来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医美已成为大众普及度非常高的一种美容手段,然而行业乱象却层出不穷——从业人员被发现没有资质、医美事故频发,各类新闻反复出现在大众视线中。

一边是国民愈发旺盛的需求,另一边是专业度完全不够的服务供应端,在鱼龙混杂的服务市场,消费者很难挑选到放心的服务。

不过,好消息来了,6月10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一份通知显示,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决定于2021年6月-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同时附上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好消息!8部门联手严打乱象,高品质医美品牌的春天来了

针对如今的行业乱象,方案作了严格规定。


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

医疗美容活动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开展执业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不得违法采购、使用医疗美容类药品和医疗器械,不得发布医疗广告或变相发布广告。

重点加强生活美容服务机构监管,查处生活美容服务机构及其他机构和个人未取得相应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以及医师到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

待整治过后,消费者基本无需再担忧美容机构或从业人员“无证上岗”。


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

美容医疗机构对本机构依法执业承担主体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并落实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加强投诉管理,排查执业风险,消除安全隐患。机构要加强医疗美容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严禁机构聘用非卫生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严禁“以次充好”,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消毒器械;严禁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以及服务资讯类信息;严禁违规分解手术项目;严禁价格欺诈,以及不按规定项目名称和标准收费。

以次充好、天价医美的现象一定会大大减少。


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

加强我国境内上市的药品和第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未取得注册批准的产品不得上市;未依法取得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合法资质的,严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

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要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管理,依法生产、守法经营。美容医疗机构应当向有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购买药品、医疗器械,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按照适应证依法合理使用医疗器械,严格医疗用毒性药品和麻醉用药品使用。

自2020年起,我国对于“械字号”产品的监管力度也是愈发加强,这份方案将械字号产品监管推向了新高度。


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

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非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广告。美容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严格按照《广告法》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按规定发布医疗广告;未经依法审查取得批准,严禁发布医疗广告,或以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专题(栏)、健康科普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广告、虚假信息。

明确了医美广告的属性,未来发布医美广告时,不仅需要确定自身是否有资质,更要注意医疗广告的要求,千万不能违反广告法。

对于方案解读就到这里啦~

都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对于我们始终严把品质的品牌方来说,让黑医美凉透、让市场回归理性就是最好的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海关总署   广告法   以次充好   大众   严打   服务机构   医疗机构   生产经营   资质   好消息   医疗器械   春天   部门   药品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