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涨声一片”,输入性通胀?


商品价格“涨声一片”,输入性通胀?





2019年开启的那轮猪肉涨价周期,可以说让国人吐槽了近两年,眼看着猪肉价格日渐疲软,已经淡出了公众视野,而现在几乎一眼望去,其它商品价格“涨声一片”,仿佛都在涨价。


并且,人家仿佛涨得还都有道理,某些品牌的生活用纸涨价了,原因是进口木浆价格上涨;玉米价格历史新高,有人说因为生猪养得太多了,需求旺盛;国际铜价同样是不断节节攀升,并且带动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于铜博士的价格上涨,大家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全球经济复苏,多国央行货币超发!


这还不算,芯片短缺,又是一把利剑。


如果说别的商品涨价的话,那还可以解决,毕竟掏钱还是能买得到,而芯片短缺,直接后果是有钱你可能买不到,企业因之停工,上游毫不犹豫地涨价,迫使产业链整体价格上涨!这不,曾经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打算提价了,说白了,归根结底,为涨价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这还不算最离谱的,前阵子,咱家刚刚夸过的特斯拉,甚至国内观察者称其主动降价的策略为“鲶鱼效应”,可惜没有维持多久,就涨价了,有点令人大跌眼镜。


这还不算,咱家突然看到有视频网站的会员年费也涨价了,啥意思,这个背后涨价的逻辑咱家的确没搞懂,人力成本上升啦?



商品价格“涨声一片”,输入性通胀?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说实话,到底是真的迫于无奈涨价,还是“浑水摸鱼”,这还真的需要推敲。


这无疑令咱家想起去年的大致这个时候,餐饮行业放开了,两家知名的餐饮企业变相涨价,以及某品牌奶茶黯然涨价,遭到了全网抵制,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开始主动认错,价格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了。


有人开诚布公:想挽回疫情期间的损失。


这种逻辑同样在前阵子的影院行业出现,票价普遍要比疫情之前价格要高,甚至某些地方竟然网上不给退票,要临柜才行,说白了,这种涨价跟前面两家餐饮企业目的是一样的,想通过“提价”来挽回损失!


而随着“涨”声此起彼伏,消费者已经看“傻眼”了,分不清楚到底哪里是真的需要涨价,哪些是企业“浑水摸鱼”了。


对于国内来说,疫情期间没有大“放水”,也不存在货币超发引发通胀的问题,并且此时,我们的货币政策其实相对偏紧的,尤其是对房地产领域明显控制力度加大。


按道理说,这种此起彼伏的涨价,不应该有的。


怎么回事呢?



商品价格“涨声一片”,输入性通胀?




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很多行业出现涨价,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疫情期间“阻断”,短期供需不平衡所致,不具备可持续性。当然了,最可恨是有人“浑水摸鱼”。


而很多经济学家谈到了一个“输入性通胀”的问题,那这会不会主导未来我国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呢?


原材料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属于输入性通胀传导因素。


从这个逻辑上来讲,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引发的产业链整体提价,这属于输入性通胀范畴。


芯片短缺问题,引发的价格上涨,很明显不属于输入性通胀,这是供需关系。比如对于汽车芯片领域的判断,中汽协相关人员表示,之前预计汽车芯片可能短缺6个月,近日又预计短缺可能超过9个月。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芯片进口国,美国又专门对我国芯片领域进行过“卡脖子”,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而芯片短缺可以说是困扰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因素,芯片短缺到底是市场所为,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芯片企业调整节奏,涨涨价,中国企业来买单,有没有这个嫌疑呢?


当然了,还有一个美国剪羊毛的问题,美国货币超发,美元近期开始逆势走强,也就是说,美国印的钱,可以买更多的中国商品了。


这也是美国与世界之间的矛盾,因为美元更值钱了,进而购买力增加,诱发其他国家商品价格上涨。归根结底,美国可以通过这个手段,将本该国内的通胀转化到全世界。这,也属于输入性通胀的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通胀   浑水摸鱼   大宗   中国经济   美国   商品价格   疫情   此起彼伏   短缺   货币   芯片   逻辑   因素   领域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