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打击学区房2021年南昌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发布


南昌打击学区房2021年南昌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发布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郑周贇、万文慧)摄影报道:5月12日,南昌市教育局召开2021年南昌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新闻发布会,南昌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付青岚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介绍了招生入学办法的主要内容,着重强调了招生入学政策变化。

义务教育坚持“六原则”:

不得采用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会上获悉,南昌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坚持以县为主管理、免试就近入学、阳光透明招生、公办民办同步、班额容量管理、强化控辍保学原则。

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遵守免试入学规定,不得采用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任何形式选拔生源。要按照各班师资力量相对均衡的原则电脑随机编班,不得按学生成绩进行编班,严禁举办重点班或变相重点班。

意见明确,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初中)招生可设置直升招生计划(直升招生方案、计划提前报市教育局审核)和校外招生计划,直升计划数比例不得超过今年全校初中招生计划总数的15%。有意愿直升人数超过直升招生计划的或报名人数超过校外招生计划的,全部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并同步编班。自本校起始年级入学且一直在本校在籍就读的学生具备直升资格,中途转入的学生不具备直升资格。从2022年起,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初中)直升招生暂不实施;未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录取的学生,由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区划分和生源类别安排入学,保证公办学校“兜底”;参与电脑随机派位的学校,如果存在因学生放弃而产生空余学位的,则该学位自动核减,该学校直接减少招生计划,不再补录。放弃学位的学生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公办小学招生入学:

2015年8月31日(含31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入学的,应向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书面申请推迟一年入学;上一年度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未入学的,应向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入学书面申请。

2021年小学新生入学,一套城区房产在三年之内只作为一个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招生依据;2022年小学新生入学,一套城区房产在四年之内只作为一个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招生依据;2023年小学新生入学,一套城区房产在五年之内只作为一个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招生依据;2024年及以后小学新生入学,一套城区房产在六年之内只作为一个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招生依据。

房产权证、房屋租赁备案、拆迁协议、居住证及其他有关证件推算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31日,房屋租赁备案、居住证及其他有关证件的办理时间必须在一年以上。

8月20日—22日为城区和县城小学新生统一报名时间,8月31日—9月1日为农村小学新生报名时间。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督促属地小学于8月15日前,在本校学区范围内张贴公告,公布经本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的招生学区范围。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在8月中旬,向社会发布来昌人员随迁子女登记报名工作信息。

适龄儿童少年家长携带其子女,持户口簿、合法常住固定住所证件(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居住证、经房管部门审核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等有效证明)、儿童预防接种卡、儿童出生医学证明等有关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教育部门划定的学区范围学校报名,交审有关材料,办理入学手续。

公办初中招生入学:

经“南昌市城市大脑”进行信息采集

为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南昌市第十九中学叠山路初中部从2021年秋季起停止招生,其原有学区地段生源调整到就近学校。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湾里管理局、新建区初中入学工作,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小学毕业生家长经“南昌城市大脑”手机应用程序提取家庭户口、合法常住固定住所(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居住证、经房管部门审核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等信息进行采集。具体时间安排、操作规程和工作要求由市教育考试院制定并实施。信息采集一经确认提交,则不再作修改。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了解到,南昌市是全国第一个通过“城市大脑”进行小升初信息采集的城市。

信息采集及审核入学所需材料为:

具有本市城区户籍:提交家庭户口信息以及合法常住固定住所相关信息。其中房产权证必须为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不含购房合同),未在城区取得房产的,必须提供经房管部门正式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非直系亲属间共有的房产不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的依据。

来昌人员随迁子女: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监护人(或本人)在城区拥有固定住所的小学毕业生提交家庭户口信息以及合法常住固定住所相关信息,其中房产权证必须为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未在城区取得房产的,健全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在必要的条件下,补充审验工商执照、社保缴纳以及经房管部门正式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等相关信息。

学区生源认定:

“小升初”入学政策有变 按七类顺序接收学生

城区各初中学校按照划分的学区范围接收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如果学区范围内学生数量未超过学校接纳能力,则全部接收。如果学区范围内学生数量超过学校接纳能力,则按以下生源类别顺序接收学生:

一类:小学毕业生及其父母户口均在学区范围内,且户主为其父或者其母,房屋产权所有人为其父或母或小学毕业生本人、房屋权证性质为住宅,同时属于学区范围内。

二类:小学毕业生及其父母户口均在学区范围内,且户主为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庭实际居住地(房屋产权所有人为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屋权证性质为住宅)同时属于学区范围内,且该小学毕业生及父母在城区无房产。

三类:小学毕业生或其父母户口不在学区范围内,房屋产权所有人为其父或母或小学毕业生本人、房屋权证性质为住宅且在学区范围内。

四类:小学毕业生及其父母户口均在学区范围内,且户主为其父或者其母,家庭实际居住地(房屋产权所有人为其父或母或小学毕业生本人、房屋权证性质为非住宅[公寓、商住楼],且该小学毕业生及其父母在城区无其他权证性质为住宅的房产,落户在该常住地址)在学区范围内。

小学毕业生或其父母户口(含集体户口)不在学区范围内,家庭实际居住地房屋产权所有人为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屋权证性质为住宅)且该小学毕业生及父母在城区无房产。

五类:小学毕业生及其父母户口(含集体户口)均在学区范围内,家庭实际居住地为租赁房(凭房屋租赁合同等有效证明)属于学区范围内,且该小学毕业生及父母在城区无房产。

六类:小学毕业生或其父母户口(含集体户口)在南昌城区范围内但不在学区范围内,家庭实际居住地为租赁房(凭房屋租赁合同等有效证明)、房屋产权所有人为其父或母或小学毕业生本人(房屋权证性质为非住宅[公寓、商住楼])等属于该学区范围内,且该小学毕业生及其父母在城区无房产。

七类:小学毕业生或其父母户口不在南昌城区范围内,但家庭实际居住地为租赁房(凭房屋租赁合同、居住证等有效证明)属于学区范围内,且该小学毕业生及父母在城区无房产。

学区范围公布:

6月21日公布城区初中学校招生学区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房产权证、房屋租赁备案、拆迁协议、居住证及其他有关证件推算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31日,房屋租赁备案、居住证及其他有关证件的办理时间必须在一年以上。

一套城区房产在三年之内只作为一个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招生依据。租赁房未满一年或非直系亲属间共有的房产,由教育部门依据其学区学校学位限额情况和实际居住地,相对就近统筹安排义务教育学位。

城区地铁建设拆迁户、棚户区(旧城)改造拆迁户及其他因国家建设需要的拆迁户子女就学安排:被征收居民迁出原地后,其子女入学须提交家庭拆迁协议材料进行审验。拆迁协议三年内有效,可选择继续在原户籍、家庭住址所在地就近入学,或在安置房所在地就近入学,也可在被征收人住地附近相对就近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据悉,6月21日公布城区初中学校招生学区范围,分批次报到,第一批为7月16日—7月18日,第二批为8月1日—8月3日。各城区学校按照七类排序顺序对符合要求的学生办理报名手续。在办理正式录取学生报到手续的同时,须在“南昌城市大脑”应用程序中提交确认报到。

“南昌城市大脑”应用程序核验毕业生家长提交的相关入学信息后,自动生成学位分配信息。由各小学负责通知毕业生家长陪同该生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招生学校办理报名入学手续。

2021年南昌市城区部分学校仍然实施小升初对口直升,从2022年起,南昌市小升初对口直升工作暂不实施。

经开区、高新区实行小学对口直升初中学校;东湖区滨江学校、扬子洲学校;西湖区团结路学校;青云谱区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江铃学校(南昌市象湖实验学校小学毕业生直升)、十字街学校、南昌市昌南学校(南昌市南菁学校小学毕业生直升);青山湖区义坊学校、解放路学校(原湖坊学校)、豫东学校、江南学校、培英学校、城东学校、江安学校;红谷滩云溪学校、生米中学。对口直升的城区和学校应于5月23日之前,将工作方案和生源名单提交至市教育局义教科和市教育考试院。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

城区民办初中学校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录取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入学”,即所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应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不得采用面试、评测等方式选拔学生或编班。坚持“公民同步”,即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坚持“唯一志愿”,即每名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意愿的适龄儿童只能填报1个民办学校志愿。坚持“两个统一”,即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统一志愿填报时间、统一录取时间。

城区民办初中学校继续实行网上报名。有城区民办初中学校就读意愿的学生应按市招生考试部门统一安排登录“南昌城市大脑”应用程序注册信息并填报志愿;信息一经确定,不得修改。市管民办小学统一由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网上报名,具体方案另行下发。

所有民办录取学生应按统一时间在“南昌城市大脑”应用程序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即视为正式录取,逾期未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该校录取。录取完毕后不再受理学位放弃和补录。正式录取的学生按统一时间安排到校报到。未实施电脑随机派位的民办学校按照要求,自行进行电脑随机编班。

城区民办初中和市管民办小学报名招生录取具体日程安排将另行通知。

残疾儿童少年招生入学:

中度残疾儿童少年8月15日入学报名

按照“零拒绝”“全覆盖”目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户籍所在地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估认定,根据“一人一案”原则确定合适的教育形式。

轻度残疾儿童少年,由招生片区的学校接收随班就读;中度残疾儿童少年,由特殊教育学校接收就读,入学报名时间为8月15日,家长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持家庭户口本、合法常住固定住所证件、儿童预防接种卡、残疾证(或医院证明)、体检证明等证件,到辖区特殊教育学校报名入学。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要纳入学籍系统统一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南昌市   南昌   学区   义务教育   范围内   户口   毕业生   城区   父母   初中   政策   小学   家庭   学校   房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